前言
印巴衝突如今已經告一段落,然而俄外交部長卻突然有了個不好的預感,在5月15日告誡中國:
西方正試圖讓印度和中國發生衝突。
回想此前印巴衝突發生的太過突然,俄外長的警告或許確實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那如果事情真像俄外長想的那樣,西方究竟在盤算什麼陰謀呢?
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請理性觀看
印度將軍「迷之發言」
其實俄外長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畢竟印巴停火之後沒多久,印度那邊一個退役中將就拿著中國開始說話。
按理說退役將領說話怎麼也得有點分量,結果他在節目里說:「我寧願和中國作戰,而不是和巴基斯坦作戰,因為巴基斯坦人擅長戰鬥。」
這意思已經不言而喻,但他之後甚至還怕觀眾理解錯意思,特地表示自己不是害怕巴基斯坦。
這話聽著真是越來越不對勁,先不說中印邊境這些年雖說有摩擦,但總體還算穩當,印度自己啥家底兒不清楚嗎?
真要跟中國硬碰硬,那不是拿雞蛋往石頭上碰嗎?而且印度跟巴基斯坦掐架歸掐架,可為啥突然把槍口對準中國呢?
更何況他作為退役軍方高層,不至於連基本的戰略判斷都沒有吧?
這話要擱老百姓嘴裡說說也就算了,從他嘴裡冒出來,咋看都像有人在背後遞話呢。
那問題來了,誰會幹這種事兒呢?
俄羅斯有個聯邦委員會委員,叫賈巴羅夫,他最近就提到了一個關鍵角色——英國。
雖然他沒有提到這位印度退役軍官的事情,但賈巴羅夫表示,英國情報機構在印巴滲透得太深了,當年印巴分治就是他們鼓搗的,現在還在這兒埋釘子呢。
而且看時間點,衝突爆發的時候,正好是俄羅斯準備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的時候,英國現在搞事,恐怕是想弄個新熱點轉移視線,順便噁心一下中俄。
說起來,中國前段時間給藏南地區更新了地名,這事兒本來就是中國自家院子里的事兒,結果西方媒體跟打了雞血似的,逮著機會就挑事兒。
英媒記者也對中國外交部詢問此事,不過印度外交部一開始沒吭聲,隔了幾天才突然跳出來反對。
這些事兒湊一塊兒,說是巧合確實有點太巧了。
那現在問題來了:如果西方真在背後搞陰謀,他們到底圖個啥呢?
連環計
先從最現實的地緣說起。中國和印度這倆國家,一個穩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寶座,一個頂著「人口大國」的潛力股標籤,在亞洲說話越來越有分量。
西方看著肯定坐不住,畢竟要是中印聯手把亞洲事務主導權攥手裡,他們還怎麼當「世界裁判」?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倆國家中間砌堵牆,只要中印成天為邊境那點事兒較勁,就沒空琢磨怎麼跟西方爭高低。
說不定還得求著西方「調停」,這不就又回到「西方說了算」的老劇本了?
就像當年他們在歐洲挑動各國互斗一樣,現在又把這套把戲搬到亞洲了。
說到這兒,就得提提印度的「軍火採購癖」,他們這些年買的武器可以說是五花八門。
俄制「陣風」戰機、美製無人機,只要能增強軍力,多貴都買。
站在咱們的視角,印度可能是周邊一堆矛盾,心裡沒安全感。
但也正因如此,要是西方再把中印矛盾往上拱拱,印度第一個反應恐怕就是「趕緊買裝備」。
一來二去,印度就算不想當西方棋子,也得被這些「軍購綁定」牽著走。
如果往深里去想,那美西方或許還藏著更深的目的——打斷亞洲的「發展鏈」。
這些年亞洲能成全球經濟增長引擎,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地區和平穩定的環境搞合作:
中國的「一帶一路」連著中亞、東南亞,印度的「東向行動」也在拓展周邊市場。
西方看著難免會眼紅,生怕亞洲哪天徹底「脫離掌控」。所以他們得想辦法讓亞洲「亂起來」,讓亞洲經濟增速放緩。
這時候西方再以「救世主」姿態出現,又是搞「印太經濟框架」,又是搞「民主峰會」,重新把亞洲國家綁到自己戰車上。
當然,一切的一切也只是猜測,事情真正如何估計誰也不清楚。
但如果真是這麼個樣子,那時代其實也變了,亞洲早就不是百年前的亞洲,靠挑動對抗搞霸權那一套,早就行不通了。
相煎何太急
雖說西方可能在中印之間動了動手腳,但要說印度眼下最該防著的「火藥桶」,還得是老鄰居巴基斯坦。
倆國家剛簽完停火協議沒幾天,表面上看槍炮聲歇了,可骨子裡的矛盾有些其實還沒解決。
就說水資源這事兒,印度最近又喊停《印度河用水條約》,表示不會恢復這個條約。
要知道,印度此前就因為這事和巴基斯坦吵得不可開交,現在又來這麼一出,明擺著是在停火協議上扎釘子,保不齊哪天就又炸了。
不過以局外人的角度來看,印巴這倆國家根本沒必要死磕。
論歷史,當年都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文化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論現實,倆國家都是核武器國家,真要打起來,整個南亞說不定都得跟著陪葬。
再說了,這些年衝突打下來,老百姓遭的罪還少嗎?
每次打仗,成千上萬的人往難民營跑,孩子上不了學,大人掙不著錢,最後得利的,還不是那些在背後賣武器、煽風點火的外部勢力...
所以現在最該做的,是坐下來好好談,靠軍事行動「立威」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只會讓老百姓跟著遭殃。
要是真為國家好,就該把心思放在怎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上,而不是跟著別人的指揮棒亂舞。
當然,國際社會也該出點力,別光看著熱鬧。當年英屬印度分治的時候,西方列強隨手畫了條線,留下這麼大個爛攤子,現在該負點責任了。
說到底,鄰居之間哪有解不開的仇?與其被外人當槍使,不如放下成見,認認真真找解決辦法。
克什米爾問題也好,水資源爭端也罷,只要有誠意,總能談出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參考資料:
東方財富網-外媒:印外長警告不會恢複印巴用水條約
觀察者網-印度退役中將張口就來:巴基斯坦人操控中國武器更好,寧願和中國作戰而非巴基斯坦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俄聯邦委員會委員:倫敦或因反俄而挑起了印巴衝突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俄外長:西方正試圖讓印度和中國發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