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戰爭期間,共產黨充分發揮己方優勢,靈活運用游擊戰、運動戰的作戰方式,在解放戰爭中佔據了上風,並隨著時間的推移,作戰方式由戰略防禦轉向了戰略反擊。
1948年12月30日,毛主席撰寫了《將革命進行到底》。
文中明確指出,共產黨要在石家莊、運城、四平、洛陽、寶雞、開封、臨汾等九座城市的作戰中,學會攻堅作戰。
毛主席在文中指出,徐向前徐元帥一人便指揮了兩座城市的攻堅戰,在軍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這場攻堅戰打得極為艱難,使得元帥對上將說:打不下來我和你當和尚去。
臨汾城易守難攻
1947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和西北野戰軍對國民黨堅固設防的山西省運城縣發起了最後的衝鋒,至28日全殲守軍,佔領全城,迫使國民黨增援部隊退至黃河南岸。
至此,晉南廣大地區除臨汾一座孤城外,全獲解放。
在運城解放的第二天,徐向前就向總部發電報:攻打運城收穫了攻城經驗,建議馬上攻打臨汾。
在當時,只有拿下臨汾,才能北上晉中,威脅太原,徐向前的建議得到了同意。
臨汾是國民黨在晉南死守的一座孤城,依山而建,整座城都在一個大山丘上,因此城內地勢高於城外,東、南、北三面均為開闊地形,西傍汾河,城高壕深,從遠處眺望,像是汾河上卧睡著一頭牛,所以臨汾城又被稱為卧牛城。
自古以來,臨汾城都是扼守太岳、呂梁間要衝的的重要地段,歷代發生在此地的戰爭不在少數,均無一戰獲勝。
日本投降後,臨汾城成為國民黨的統治區。
國民黨高級軍官閻錫山命令士兵加強臨汾的城防建設,構建四道堅固的防線,使得這座城更加難以攻破。
梁培璜擔任國民黨臨汾地區最高指揮官,率領2.5萬名士兵守衛在此,他驕傲地把臨汾城的軍事工程稱為「馬奇諾防線」。
1948年2月,徐向前的部隊得到擴編許可,部隊的兵力擴充到5.3萬人,從數量上看,兩倍於國民黨臨汾守軍。
但這支新擴充完畢的軍隊只在數量上佔據優勢,軍隊中大部分士兵缺少攻堅經驗,且我軍缺乏軍需物資。
為了獲得勝利,我軍制定了完備的攻城計劃。
然而在3月4日,閻錫山派出軍隊騷擾汾城和襄陵的西岸,胡宗南也從臨汾城調動了一旅士兵出發前去支援西北戰場。
臨汾城的守備力量減少,對於攻城方來說,無疑是件好事,但是,若胡宗南成功把士兵空運到洛川,那西北解放戰爭的壓力便會加大許多。
在戰場上,時間不等人。
徐向前沒有多猶豫,他胸懷全局,在發現胡宗南的運兵企圖後,決定提前六天發起臨汾戰役。
初戰十分順利,我軍派出的一旅士兵勢如破竹,硬是用自己的雙腿跑過了敵人的飛機,一路殺到城南,攻佔飛機場,直接搗毀了兩架運輸機,破壞了胡宗南空運士兵的計劃。
只不過幾天時間,留在臨汾城的國民黨軍便開始了反攻戰,雙方開啟了長達二十天的拉鋸戰。
我軍將士們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秉持著不可放跑一個敵人的堅定理想信念,臨汾各大據點紛紛被我軍佔領。
饒是如此,徐向前也高興不起來。
原因無他,在這二十天的時間裡,我軍傷亡人數多達三千,且彈藥消耗巨大,給原本不富裕的軍備力量雪上加霜,攻下臨汾城的速度和他想像中的大有出入。
臨汾城的城牆實在是太厚了,厚到城牆上可以並行兩輛車,雖然敵方守軍人數遠少於我方,但他們依舊仗著自身的防禦工事,死戰不退,在這一場戰事中佔據上風。
儘管我軍展開了猛烈的攻勢,但戰事還是難以避免地落入了僵持階段,部隊中也有人提出來要放棄這一場戰事。
加之徐向前的身體已然不大好,一時間,落在他身上的壓力巨大。
打不下臨汾,就上五台山
為了鼓舞士氣,徐向前召開幹部會議:「從這20多天的戰鬥情況來看,臨汾確實是塊硬骨頭,雖然它難攻,但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攻下來。我們要轉變求勝心切的觀念,重新制定一套新的作戰計劃。」
原計劃,他們打算採取多面進攻的方式,拿下臨汾這塊地。
但現在他們要集中火力,全力進攻關東地區,由兩個縱隊分別從東北、東南角發動攻擊。
甚至他們想到從前地道戰的打法,決定先挖坑道,再押上我軍所有的炮火,猛烈攻城。
在兩個縱隊的戰士們努力朝關東方向挖坑道時,我軍也在地面上與敵軍展開了交鋒,驅散敵方守軍,打破國民黨那自以為傲的城防守備。
十天時間,我軍挖出了六條坑道,並運送來了16000多斤炸藥,把它們全都填裝進了坑道里。
次日下午,在我軍挖好的坑道里,有三條坑道在同一時間完成爆破工作。
一時之間,火光衝天,關東的一面城牆直接被炸毀,喧囂的戰火瀰漫開去,我軍裹挾著戰場的塵土,廝殺進了城內,迅速佔領關東。
但我軍的勝利極大刺激到了國民黨軍。
國民黨山西省議員多次向蔣介石發出電報,請求支援,蔣介石排兵布陣,要求閻錫山、梁培璜堅守山西,並派出轟戰機,轟炸我軍臨汾陣地,同時朝駐守在城內的國民黨軍投放了大米和罐頭等軍需物資。
閻錫山向梁培璜下達死令,要求他鎮守臨汾,與這座城共存亡,梁培璜得到命令後,誓守陣地。
4月15日,我軍44團9連的戰士佔領了一座國民黨的碉堡。
隨後一天內,國民黨軍就組織了三次反撲,次次戰況激烈,以至於9連的士兵最後僅存活五人。
後來在5連的配合下,我軍打破了敵人的反撲,卻沒想到,國民黨軍喪心病狂到使用毒氣彈和燃氣彈,不僅是戰士們因此中毒,城外地區更是形成了一片火海。
地面戰爭的激烈,是為了掩護我軍地下坑道的挖掘工作。
挖掘坑道時,由於缺乏合適的工具,戰士們全都是靠人力的挖掘,鐵楸不夠,刺刀和瓦片也能湊,甚至還有戰士用了自己的雙手去挖,一雙手變得血肉模糊。
為了減少在坑道時走路發出的聲音,所有人都是踩著破棉絮走路,這一行動可以說是隱秘到了極點。
饒是如此,國民黨軍的空襲還是導致了許多剛剛挖通的坑道被直接炸塌、埋平,使得眾人無功而返。
除了空襲外,敵方還開啟了對挖模式,直接阻止我軍挖坑道,我軍直接把坑道里的士兵分為三組,分別進行挖坑、監聽和戰鬥,採用多分支推進方式,以打破敵方的進攻。
這樣的戰鬥進行了兩個多月,我軍中反對聲音越來越大,不少人認為,這一次的戰鬥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只有無謂的犧牲。
有領導幹部發言:「過去我們在運動戰中消滅敵軍,用對方的物資來填補我們物資上的不足,但這一次,光是坑道工程就消耗了我軍大量的物力和人力,再繼續下去,不僅會造成巨大的傷亡,甚至連後勤都難以保障。我們這邊,還是得撤軍,保全我們剩下的軍力,並轉移到其他戰場上去。」
徐向前不服氣,他認為,雖然我軍消耗巨大,但國民黨軍也好不到哪裡去。
臨汾城內的國民黨軍此時此刻就是一個孤立無援的狀態,只要他們繼續下去,國民黨軍就堅持不了多久。
為了安定下所有人的心,他對八縱隊的司令員王新亭說:「現在是關鍵時刻,我們一定要堅持戰鬥,就算是我的鬍子打白了,也要打下這臨汾城。如果打不下來,我就和你去五台山當和尚去!」
來自朱總司令的鼓舞
臨汾戰場的聲音傳到了朱德朱總司令的耳朵里,在知道戰場上有人試圖撤軍,並轉移到石家莊戰場時,他立刻寫信給華北軍區,直接說,如果這時候放棄攻打臨汾城,不僅是將士們學不會如何進行攻堅戰,此前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會付之東流,部隊損失巨大。
他表示,只要徐向前有繼續攻打的決心,那麼後勤便會源源不斷地供應軍火到前線,供他們使用。
有了這封信,戰場上前後方的人員總算是能統一作戰意見,繼續攻打臨汾城。
在我軍的努力下,臨汾城內的國民黨軍總算是亂了起來,由於糧食不足,他們只能殺了牲畜來補給軍糧,饒是如此,他們還是時常處於飢餓狀態。
甚至由於傷葯不足,城內還有七千多名士兵沒有得到醫治,他們逼迫城內的普通人充軍,以保證有足夠的兵力。
梁培璜眼看著空投的彈藥和糧食都被我軍劫走,幾番求助閻錫山,但閻錫山始終不敢出動,把他氣得紅了眼,國民黨內部開始瓦解。
在我軍的努力下,經歷了72天的戰鬥,我方全殲國民黨守軍,活捉梁培璜。
至此,晉南地區全部解放,呂梁、太岳解放區連成一片,此戰也造就了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攻堅部隊。
主席向東北野戰軍介紹這場戰役,總結道:「敵我兩軍攻防之主要方法是地道鬥爭。我軍用多數地道進攻,敵方亦用多數地道破壞我之地道,雙方都隨時總計經驗,結果我用地道下之地道獲勝。」
很久以後,徐向前在回憶中說:「朱總司令的支持,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