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源里的決策
在志願軍發起的第二次戰役中,郭忠田作為37軍337團1營1連2排的排長,接到了堵住龍源里的任務。他迅速指揮全排戰士火速趕往龍源里。為了尋找最佳陣地,郭忠田觀察了四周的地形。他注意到,葛峴嶺主峰雖然是戰場上的制高點,但一旦美軍戰機出現,部隊就會成為易被攻擊的目標。於是,郭忠田選擇了主峰旁邊的山包作為駐紮點。這個山包高度低,便於隱蔽,同時可以觀察到美軍的動向。在山包下方,有一條「彎道公路」,這為部隊伏擊提供了條件。
郭忠田及時指揮戰士們修築起了防禦工事,工事的修築在戰士們心中具有重要性。他們深知,高質量的工事是守住陣地的關鍵。不過,郭忠田並不滿足,他帶頭拿起鐵杴,帶領戰士們到主峰上修築了另一個防禦工事。面對戰士們的質疑,郭忠田神秘地表示,這個工事在關鍵時刻能夠保命。戰士們雖然不明所以,但還是跟著排長修築工事。
勇敢的決策
時間推移,美軍開始從龍源里的「缺口」撤退。來了第一批撤退的美軍,郭忠田觀察了局勢後猶豫不決。他明白,如果戰士們硬拼,一方面可能會遭受重大傷亡,無法完成堵住龍源里的任務;另一方面,難以交代給戰士們的家人。儘管有戰士們的顧慮,郭忠田還是做出了勇敢的決策:「放坦克營過去!」他堅定地表示,出了問題,他願意承擔一切責任。
以虛晃戰術擊敗美軍
郭忠田判斷到,接下來的戰鬥將會更加激烈,美軍必定會派出重兵來圍剿。但在不了解我方部隊情況的情況下,他們不會輕易派出軍隊進行陸上作戰。郭忠田決定以一個虛晃的戰術來迷惑敵人。
他命令部隊前往山頭的工事中隱藏起來,他和兩個偵察兵則密切關注美軍的動向。果然,美軍派出飛機進行轟炸。他們以為已經將駐守在此的志願軍炸得潰不一、龍源里的決策
在志願軍發起的第二次戰役中,彭德懷命令38軍阻擊美軍,彭德懷命令:「一個都不能放走」。時任337團1營1連2排的排長郭忠田接到了堵住龍源里的任務。他帶領全排戰士火速趕往龍源里,意識到龍源里是美軍的逃跑路線,他們決定切斷美軍的逃跑路線,給美軍來個「瓮中捉鱉」。
找到合適的陣地
在戰場上,郭忠田觀察了四周的地形,他發現了附近的葛峴嶺主峰雖然是制高點,有利於觀察敵人,但一旦美軍戰機飛臨,部隊就只有挨打的份。郭忠田又注意到主峰旁邊的山包,雖然比主峰低,但便於隱蔽,同時也能觀察到美軍的動向。山包下方有一條「彎道公路」,美軍的車輛在這裡要減速,也為部隊提供了伏擊條件。因此,郭忠田決定將部隊駐紮在山包上,並修築了防禦工事。
放走美軍坦克營
在戰鬥中,郭忠田發現龍源里離戰場不遠有個「缺口」,一旦美軍從這個缺口逃竄,勢必會影響整個戰役,造成我軍被動。接到彭德懷的命令後,郭忠田命令全排戰士火速趕往龍源里,並負責堵住龍源里。然而,在面對第二批撤退的美軍時,郭忠田猶豫了。如果部隊硬拼,全排戰士會有重大傷亡,任務無法完成,而且難以向戰士們的家人交代。最終,郭忠田做出了一個勇敢的決策:放走美軍的坦克營。他堅定地表示,如果出現任何問題,他願意承擔全部責任。
以虛晃戰術擊敗敵人
在龍源里戰役的關鍵時刻,郭忠田發現敵人必然會採取更加激烈的行動,他們派出飛機進行轟炸,並準備圍剿我方部隊。郭忠田決定利用一個虛晃的戰術來迷惑敵人。他命令部隊隱藏在山頭的工事中,自己和兩個偵察兵則密切觀察敵人的動態。果然,美軍派出飛機進行轟炸,以為已經將駐守在此的志願軍炸得潰不成軍,於是他們準備展開進攻。然而,當美軍以為擊潰了我方部隊時,郭忠田指揮部隊突然發起反擊,美軍陷入了混亂,被我方部隊徹底擊敗。
通過郭忠田的決策,龍源里戰役中我方部隊成功堵住了美軍的逃跑路線,並以虛晃戰術擊敗了敵人,取得了戰鬥的勝利。郭忠田的勇敢和智慧為整個戰役增添了勝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