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烏軍掀起大規模的反攻,俄軍的處境變得越發艱難,尤其是後勤補給這一塊,出現了相當大的麻煩。按照外媒的說法,俄軍大多數武器供應十分緊張,其中用於遠程精確打擊的導彈尤為稀缺,積攢了多年的導彈庫存,或許已經被俄烏軍事衝突「清零」。庫存沒了,當前的生產因為種種原因,又跟不上前線的消耗。在無法自給自足的情況下,俄軍向其他國家購買導彈,似乎成了必然選擇。日前有外媒報道稱,印度已經準備好了,計劃向俄羅斯出售「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
那麼上述報道是否意味著俄羅斯要向印度回購「布拉莫斯」呢?筆者認為,印度可能有點想多了。首先,「布拉莫斯」雖然號稱是一款由印度和俄羅斯聯合研發的全新的導彈,但是俄軍當中其實已有類似型號的導彈。外界普遍認為,「布拉莫斯」是俄軍現役的「縞瑪瑙」超音速導彈的套殼產品。既然俄軍有,自己也能生產,俄軍不太可能會花錢向印度回購「布拉莫斯」,在資金十分有限的情況下,俄軍自然會優先購買自己無法生產、且能滿足自己作戰需求的導彈。
其次,俄軍回購「布拉莫斯」,存在極大的風險。「布拉莫斯」作為俄印開展防務合作的典範之作,印度一直將其視為自己研發的導彈,並且各種吹噓,宣稱「布拉莫斯」是全球最好的超音速巡航導彈和反艦導彈之一,眼下印度正在向許多國家推銷「布拉莫斯」。一旦「布拉莫斯」被俄軍回購過去,並且投入到烏克蘭戰場,要是「布拉莫斯」在實戰中沒有打出預期效果,甚至表現有點糟糕,不僅會砸了印製武器裝備的牌子,也會極大打擊俄制武器裝備的口碑。如果「布拉莫斯」實戰表現不佳,印度便會失去對俄制武器裝備的信賴,以後印度可能再也不會購買俄制武器裝備。
眾所周知,印度一直是俄制武器裝備的最大買家,俄羅斯還指望著從印度身上繼續賺錢,克里姆林宮可不會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失去一位VIP級別的客戶。第三點原因,俄軍對印度製造的「布拉莫斯」不放心。多年來,印度一直在推進武器裝備國產化,也生產出了一大批國產武器裝備,但是從過往的表現來看,印度自己製造的武器裝備,簡直就是一坨那啥,從「光輝」戰鬥機到「阿瓊」主戰坦克,再到「北極星」武裝直升機,就沒有一個不出事的,不管是性能還是可靠性,都比較差。就連比較簡單的自動步槍,印度自己也造不好。
試想一下,在這樣的軍工和製造業水平下,生產出來的「布拉莫斯」,射程和打擊精度還有保障嗎?俄軍敢用這樣的導彈去打擊烏軍嗎?或許就算印度給俄羅斯一個十分優惠的折扣價,俄軍也不會回購「布拉莫斯」,畢竟俄羅斯可不想當「大冤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