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新一屆的領導班子塵埃落定後,美國陷入了一個非常尷尬的處境,原因很簡單,中國新任國防部長,曾被美國點名拉黑。
事情是這樣的,我國新任國防部長李尚福將軍,曾經擔任過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一職,在擔任該職務期間,他幹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從俄羅斯進口了一批蘇-35s戰鬥機和s-400地空導彈。這兩項軍售合同意義非凡,因為這是俄羅斯第一次出口蘇-35s,同樣也是第一次出口s-400地空導彈,這兩批裝備的購進,加速了我軍現代化升級的進程,也讓中俄兩國的友誼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這兩筆軍購動靜很大,自然也引起了美國的高度重視,於是在2018年,美國掏出了《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宣布對負責武器裝備的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及負責人進行制裁,制裁名單上,李尚福將軍的名字赫然在列。
時間來到2023年,美國的制裁已經過去數載,非但沒有對解放軍和李尚福將軍產生任何影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反倒成了「榮譽勳章」,李將軍也憑藉著自己的工作業績和能力被任命為新任國防部長,這下,美國尷尬不尷尬?
當然,其實最尷尬的人還得數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為什麼?
在前段時間的「氣球事件」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就一直抱怨,說希望跟中國國防部長進行電話溝通,結果中國根本不接,為此,他大發牢騷,希望中方能「安排通話」。但是隨著中國新任國防部長上任,奧斯汀就面臨一個尷尬局面——到底能不能跟中國防長通話?
別忘了,李尚福將軍現在仍在美國的黑名單里,而美國法律是禁止和被制裁的人接觸的,也就是說,按照美國的法律,奧斯汀是不被允許與現在的中國防長通話的,但問題是華盛頓現在正在尋求各種途徑與中國恢復軍事層面的對話,這電話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您說奧斯汀尷尬不尷尬?
當然,這也不僅僅是奧斯汀面臨的難題,美國現在必須要做出一個抉擇:到底是維持美國的面子,繼續保持制裁重要?還是說解除制裁,恢復中美防長對話重要?
老實說,目前來看,美國不太可能能拉下這個臉,因為現在中美博弈已進入白熱化階段,雙方不斷出招,尤其是美國,在台海、南海局勢上大做文章,美國的氣勢起得很足,一副要死拼到底的樣子,如果在這個時候突然宣布解除制裁,多少有點長他人威風,滅自己志氣,但不恢復中美防長對話也不可能,否則會產生很多安全隱患。所以看著吧,華盛頓那幫政客遲早要做出讓步,要麼解除制裁,要麼宣布豁免,美國胡亂揮舞制裁大棒的惡果,也只能自己吞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