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2022年10月14日00:04:18 軍事 1155
  • 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雖然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可同樣犧牲了十幾萬志願軍的性命,除此之外還有三十多萬人負傷、兩萬餘人被俘。

而在這兩萬多志願軍俘虜中,僅有一位女志願軍,她便是來自六十軍180師的楊玉華。

作為一名年輕女戰士,楊玉華在戰俘營中的經歷自然引來了不少人的臆測,甚至抹黑。

那麼,楊玉華在戰俘營中的兩年,有著怎樣一番不為人知的經歷?回國之後便銷聲匿跡的她,又過著怎樣的生活?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楊玉華

戰俘營經歷成疑

1951年5月,中國人民志願軍60軍180師在朝鮮戰場陷入敵人三面包圍。

師長鄭其貴率部血戰整整十天,艱難分散突圍成功,可也有不少裝備較弱、戰鬥力較低的隊伍在突圍中與大部隊失去了聯繫,最終落入敵手。

180師衛生所的楊玉華就是其中一員,不過比較特殊的是,她是一名女兵,也是朝鮮戰場上唯一一名被俘的志願軍女兵。

當時她經美軍野戰醫院治療後,被關進了戰俘營。這一關就是兩年時間,直到朝鮮戰爭結束她才得以回到國內。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作為志願軍中唯一一位女俘虜,註定了楊玉華接下來的人生,會受到外界的不同評論。

日本人當年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不知多少女性慘遭日寇凌辱。

中國人對於日本帝國主義的醜陋嘴臉和邪惡印象早已根深蒂固,在眾人眼中美帝國主義也好不到哪裡去。

因此,楊玉華在戰俘營中的遭遇,也成為了無數人茶餘飯後的議論的話題。可她在回國之後便銷聲匿跡,不見了蹤影。眾多媒體想要對其進行採訪,卻始終找不到人。

一些無良媒體為了博取觀眾眼球,便在報道中捏造了「楊玉華遭受美軍凌辱」的新聞。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這樣的說法很快被傳的人盡皆知,而觀眾遲遲等不到楊玉華站出來現身說法,久而久之自然也就將這則傳聞當做了事實。

上世紀八十年代,一部講述志願軍戰俘事迹的紀實文學出版,其中講述了關於楊玉華及其被俘戰友的一段傳聞。

據記載,五名志願軍戰俘皆為女性,在戰俘營中遭到了美國大兵的欺凌。

其中一人奮起反抗搶到了一把手槍,惱羞成怒的美軍見狀立刻開槍向幾人射擊,最後只有楊玉華一人活了下來。

這樣的言論看起來似乎」有理有據「,如此一來,楊玉華在戰俘營當中的遭遇,似乎已經蓋棺定論了。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後來,志願軍文工團出版的一本回憶錄集,也記錄了楊玉華的經歷。據稱,文工團成員胡一山參加了板門店的戰俘接待工作,此人曾與楊玉華見過一面。

書中寫道:

「楊玉華一見同胞就哭了出來,說自己的另外幾名女戰友先後遇難或是不堪凌辱自殺......」

這樣的說法似乎印證了紀實文學書中的記載。

就在這兩本書出版沒多久之後,社會上居然再一次傳出了關於楊玉華的消息。不過令人感到遺憾的是,這則消息是她與丈夫的離婚。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一時間,眾人理所應當地認為,是楊玉華的丈夫通過這兩本書,了解到了她在戰俘營中的經歷,選擇了與其離婚。

至此為止,一件件證據似乎都表明,楊玉華在戰俘營遭受了美軍的凌辱。但是真相真的如此嗎?楊玉華當時究竟是如何被俘的呢?

因幫助戰友不幸被俘

楊玉華,是來自山城重慶的一名年輕小姑娘。年幼時,她便早早地失去了雙親,打小被外婆撫養長大。

在革命戰爭年代成長起來的楊玉華,早早地就立下了參軍報國的遠大志向。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朝鮮戰場女兵

在她16歲那年,適逢朝鮮戰爭打響,中共中央做出抗美援朝決定。彼時正在軍區醫學院學習的楊玉華,瞞著外婆偷偷報名參了軍。

楊玉華加入到了解放軍第六十軍180師,被分配在師部衛生所當護士。

這是一支有著優良傳統和豐富作戰經驗的部隊,是朱德元帥當年一手提拔起來的鐵血之師。

新中國成立後,第六十軍進入西南地界,並按照中央軍委和西南軍區指示,從當地的西南軍區軍政大學、地方軍事院校等,招收青年知識分子充實部隊。

楊玉華就是在這個時候,與其他73名有志女青年一起加入到了180師。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1951年3月,第六十軍作為第二批抗美援朝軍隊赴朝作戰。

因為是以志願軍的形式參與戰爭,戰士們其實並沒有被強制要求進入戰場,但只要接到入朝命令的部隊,沒有一人退出,女兵們也不例外。

據六十軍戰士《屢創奇蹟的六十軍》記載,當時每個師、文工團、直屬機關各部門都有女兵的身影。

與之前在華北地區入伍的女兵加起來,每個師大約有70多名女兵,全軍上下共有近400名女兵入朝作戰。

她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積極工作,成為了朝鮮戰場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而楊玉華正是這幾百名女兵的其中一員。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胸懷大志的她等這一天很久了,楊玉華毅然告別年邁的外婆,跟隨180師踏上了奔赴朝鮮半島的征途。

可180師作為我軍精銳部隊,在戰場上自然要承擔起攻堅克難的關鍵戰鬥任務,這無疑也給楊玉華這些工作在衛生所的後勤人員增大了工作難度和人身危險。

對此,楊玉華毫無怨言。不到二十歲的她,有著崇高的思想覺悟和奮勇拼搏的戰鬥精神。

抗美援朝初期,後勤物資供給一直是一個大問題,前線戰士經常出現缺糧少彈的情況。尤其是口糧的缺少、衣物的單薄,給前線廣大志願軍將士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一般的戰士尚且有些無法忍受,而衛生所中的傷員病號就更加難以抵擋了。為了幫助保障這些傷員的營養補充,衛生所的同志經常會把自己的口糧讓給他們。

楊玉華就曾不止一次這麼做過,然而就是這樣的善舉,直接改變了她在朝鮮戰場上的命運。

有一回,楊玉華再次將自己攢下來的一點炒麵分給了傷員。飢餓難忍的她,迫不得已只能去冰天雪地里挖野菜吃,結果卻誤食了有毒的野菜。

當天晚上楊玉華便上吐下瀉,渾身上下沒有一點力氣,明顯是食物中毒了。

若是在部隊修養時倒也無妨,可偏偏在她卧病在床的時候,180師被敵軍包圍了。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深入前線的180師,陷入了敵軍的三面圍堵之中。奉軍部命令,師長鄭其貴率部突圍。

師部衛生所因為緊鄰師部直屬警衛力量,在突圍行動中早早地跟隨司政機關撤到了漢江以北。

但這楊玉華卻並不在其中,因為當時的她還在病床上躺著,只能由戰友抬著,跟隨後方大部隊撤退。

可奈何敵軍數量太多、火力太猛,楊玉華一行傷員在突圍時遭到了敵人的阻擊。

眾人躲至一處廢棄隧道中,卻不料被敵人發現,毫無人性的美軍對著隧道連發幾枚火箭筒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一時間,僅剩的十幾名傷員再次傷亡大半。最後,只有躲在隧道最深處的五名傷員活了下來,楊玉華便是倖存者之一。

但她也因此被俘,開始了長達兩年、暗無天日的戰俘時光。

戰俘營中的真實經歷

據悉,其實美軍一開始並未察覺出楊玉華是一名女戰士。楊玉華本就一頭颯爽短髮,長相也十分英氣。

在戰火中摸爬滾打了一圈,她渾身上下沾滿了泥水和污垢,根本看不清長相,美軍也就自然而然地把她當成了男性戰俘。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戰俘營模型(圖源網路)

楊玉華本人也並未透露自己的身份,養好傷後便加入到了治療戰俘的工作當中,干起活來動作乾淨利落,完全不像一個女兒家。

直到楊玉華有一次來例假被美軍醫生髮現,敵人這才意識到楊玉華是一名女兵。

當時朝鮮戰場上志願軍女兵很少,美國人在此之前更是從未俘獲過我軍女兵,因此並未專門搭建女戰俘營。

所以楊玉華被送往了釜山女俘收容所,那是朝鮮女兵戰俘的關押地。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陪同楊玉華去釜山的,還有在美軍戰俘營擔任翻譯的戰俘張澤石,據他回憶:

「我當時接到消息後就去尋找楊玉華,在一間辦公室門口見到了她。這小丫頭不過十六七歲,穿著一身男軍裝,臉龐雖稚嫩但非常堅定。

很難想像,這樣一位妙齡少女將會在戰俘營中度過怎樣一番陰暗艱險的生活。」

由此可以看出,當年被美軍俘獲的志願軍女兵確實只有楊玉華一人,而不是有關書籍中記載的五人。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其實楊玉華還算幸運,雖然被獨自一人帶到了釜山,但好在此時的釜山女子戰俘收容所中,有不少朝鮮女俘來自當年的四野東北聯合軍部隊。

張澤石回憶:「當時小楊一進戰俘營,就被周圍的朝鮮女兵圍了起來,大家七嘴八舌地問候她的來歷,其中還有不少人會說漢語。」

得知楊玉華來自志願軍180師,朝鮮女兵們頓時親切地說:「以後你就跟著我們,大家都是戰友,是一家人。」

就這樣,楊玉華正式在釜山女俘營住下,期間也與朝鮮女兵們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從1952年初開始,美國人已經意識到戰爭不可能長久進行下去,眼下這些俘虜早晚要被放回去。

於是居心叵測的美國人聯合中國台灣的國民黨政府,準備策反這批志願軍戰士,戰後將其送往台灣地區。

美軍為了將這批戰俘送到台灣,開始對志願軍進行強制管控,甚至通過刺字、毆打、刑逼的手段來強迫他們屈服。

為反抗美軍,楊玉華等人在釜山各戰俘營中建立了一個秘密組織——同盟會,以此來對抗美軍的迫害和策反。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後來,美國大兵為了殺雞儆猴,竟然公開殺害了一位堅持回歸祖國、寧死不屈的志願軍戰俘。

聽聞消息,志願軍以絕食的方式予以了嚴厲抵制。

為支援眾人的行動,楊玉華不顧危險站上了一座高台,對著志願軍戰士們高聲喊話,盛讚他們的抗議舉措,並唱歌為他們助威。

《團結就是力量》《解放區的天》,一首首鼓舞人心的歌曲從楊玉華的口中傳出。她的行為感染了戰俘營中的戰士們,大家也紛紛加入到歌聲中來。

那些被虐待的戰俘們激動地對著楊玉華大喊:「謝謝小楊!我們一定能夠回到祖國!」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志願軍絕食抗議

經過楊玉華等人的不懈鬥爭,大多數戰俘還是堅定地選擇了回到國內。一直到她和朝鮮女兵登上開往板門店的火車,楊玉華的歌聲都沒有停止。

臨行前,大家開心地引吭高歌,慶祝即將迎來的自由。美國人便往車廂里扔了幾顆催淚彈。

一時間,狹小擁擠的車廂內被刺鼻的煙霧所瀰漫。

考慮到車廂內還有一些女兵誕下的嬰兒,楊玉華猛地就朝著催淚彈撲了過去,不顧灼熱和燒傷,將催淚彈扔出了車廂。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停戰協議簽訂

待到1953年8月9日,從釜山戰俘營開來的列車,終於緩緩停靠於板門店站台,戰俘們終於重獲自由。

楊玉華從口袋中掏出自己親手製作的五星紅旗並高高舉起,走出車廂的那一刻,楊玉華激動無比。

志願軍政治部杜平遠遠的就看見了人群中那一抹鮮紅,朝著楊玉華飛奔而去。

他激動地握住楊玉華的手說道:「祖國在等待你回家!」聞言,楊玉華再也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與興奮,淚如泉湧。

這便是楊玉華在戰俘營中的真實經歷。兩年時間,楊玉華始終在與美國人進行鬥爭,內心始終堅守對黨和國家的忠誠。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傳聞中她所受的凌辱也根本不存在,那僅僅是一些不了解內情和史實的媒體、出版社捏造出來的故事情節。

不過,既然楊玉華沒有如傳聞所言受過屈辱,那她為何不站出來表明自己的清白呢?回國後便消失蹤影的她,這些年又在做什麼?

回國後的生活

其實,楊玉華回到國內後便選擇了退伍,先是在四川內江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來又回到了老家重慶定居。

此後,楊玉華一直在重慶市萬盛區實驗小學教書,直到退休。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萬盛區實驗小學

當年媒體捏造她被美國大兵欺辱的新聞傳出後,她也曾氣惱過一段時間。

不過很快她便想通了:

「我覺得解釋起來很麻煩,而且就算說了別人也不一定信,了解當年那段歷史的人不多,索性就算了,只要自己問心無愧就夠了。」

就這樣,楊玉華對外界的評論不聞不問,專心在教育事業上。

平日里,她經常跟當年戰俘營中的幾位好友通信,在鋼筆和信箋鋪開的那方天地中,他們享受著屬於自己的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往事。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回國不久之後,楊玉華嫁為了人婦。她的丈夫也是一名志願軍戰士,名叫劉英虎。

劉英虎長相英俊,又非常有才華,雙方在戰俘營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能夠互相理解,便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其實,楊玉華一開始心儀的對象並不是劉英虎,而是當年送他去釜山的張澤石。

在那段舉目無親的歲月,是張澤石給了楊玉華努力生活下去的力量。他告訴楊玉華:「不要放棄,只要活下來就有機會回到祖國!」

張澤石因為翻譯的身份,有很多機會在美軍後方穿梭,只要一有機會他就會去釜山看望這位小妹妹。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劉英虎

久而久之,楊玉華對張澤石產生了朦朧的情感,並託人給他帶去了一封表達愛意的信。

但是張澤石在國內早已經定下過親事,他本人對待楊玉華也僅僅是兄長般的關愛。

因此這註定是一場單相思的愛戀。和劉英虎結婚之後,楊玉華便進入了小學工作,而劉英虎則被分配到了供銷社上班。

兩人倒也算得上般配,婚後過了一段甜蜜的婚姻生活。但沒想到的是,日子漸漸好起來後,劉英虎背地裡卻是一副花花腸子。

因為長相不俗,劉英虎身邊從不缺少追求的人。三番幾次下來劉英虎便淪陷了,在與楊玉華已經有了兩個孩子的情況下出了軌。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後來這件事被組織發現,劉英虎由於生活作風的問題, 獲有期徒刑20年。

而這次離婚對於楊玉華的打擊很大,她整日把自己關在家中不出門,就連此前一直保持聯繫的戰友也斷了往來。

時隔多年之後,楊玉華才慢慢從陰影中走出。此後她便將所有的精力放到了教育事業和孩子們身上。

晚年從學校退休之後,楊玉華本以為自己可以一個人安享晚年了。沒想到的是,在人生的後半程她卻迎來了一段夕陽戀。

楊玉華與重慶地區一位駐軍幹部走到了一起,老兩口相互扶持、相互照顧,度過了一段難得的幸福生活。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晚年楊玉華

2013年,有媒體對楊玉華進行了一次專訪。已經77歲的楊玉華早已滿頭白髮、體態也略顯臃腫。

不過她依舊笑容慈祥、待人和藹,穿著打扮也十分清爽,可以看出她生活得很順心。

她現在跟兒子兒媳住在一起。跟大多數老人一樣,平日里她會幫助家人做點簡單家務,空閑時間就去菜市場買買菜,到公園散散步,日子過得非常舒適自在。

在未來,也希望她可以保持一如既往的生活狀態,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

抗美援朝被俘的唯一中國女兵,回國後卻被無端抹黑,後來怎樣了? - 天天要聞

結語

作為抗美援朝中唯一一位女俘虜,這似乎註定了楊玉華的命運會比旁人多一些磨難。

但不管是面對美國人的壓迫、外界的評判,還是丈夫的背叛、婚姻的破裂,楊玉華最後都一一克服,重新回到了生活的正軌。

她無愧於人民志願軍的稱號,也無愧於從小立下的報國誓言。

對於楊玉華的事迹,您有什麼感受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有點慌!胡塞封鎖海法,「杜魯門」號撤離紅海 - 天天要聞

有點慌!胡塞封鎖海法,「杜魯門」號撤離紅海

據新華社報道,葉門胡塞武裝5月19日宣布對以色列北部海法港實施海上封鎖,回應以方在加沙地帶持續擴大軍事行動。葉門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當天發表電視講話,警告所有已經到達或準備前往海法港的船隻及相關航運企業,這座港口已被胡塞武裝列入打擊
楊得志奉命入朝作戰,只向中央提了一個條件,與朱德有關 - 天天要聞

楊得志奉命入朝作戰,只向中央提了一個條件,與朱德有關

1950年寒冬深夜,山東兗州軍營的值班室突然響起急促電話鈴。19兵團司令楊得志抓起聽筒,毛澤東的湖南口音穿透風雪:「得志同志,準備好和世界頭號強敵過招了嗎?」窗外的冰凌映著這位百戰將領凝重的面容——他剛結束解放大西南的征程,又要面對陌生的現
五一已經結束,社會上出現了四個「反常現象」,原因很現實 - 天天要聞

五一已經結束,社會上出現了四個「反常現象」,原因很現實

今年"五一"小長假已經結束了,然而,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社會上呈現出了4大反常現象,這些現象反映了我國消費市場正在經歷深刻的結構性變革。再通過對這些現象的深入分析,可以發現其背後蘊含著經濟發展、消費心理和社會變遷等多重因素。
銀行取款出現新變化,5月起開始執行,存款超過十萬一定要注意 - 天天要聞

銀行取款出現新變化,5月起開始執行,存款超過十萬一定要注意

雖然,現在電子支付已經相當普及,但是大額現金交易仍然存在。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的銀行網點平均每天處理超過10萬元取款業務的客戶約佔客流量的12%-15%。而為了更好的管理儲戶提取大額現金,金融監管部門就要不斷調整大額現金取款的規定,既要滿足社會各
把存款取出放家裡,是機智還是愚蠢?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 天天要聞

把存款取出放家裡,是機智還是愚蠢?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現如今,國內大多數人都習慣使用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工具來進行結算支付。截至2023年12月,中國移動支付普及率達86%。人們之所以都喜歡使用移動支付工具,主要是出門不用帶現金,只要用智能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完成結算支付,十分方便快捷。不過,現在也有一部分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