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內幕真相:(27)刺殺希特勒的「閃電計劃」

2022年10月11日15:22:31 軍事 1134

1943年3月13日下午,希特勒乘坐的「福克-沃爾夫200」型運輸機,在一隊「Me—109」型戰鬥機的護送下,從斯摩棱斯克起飛,3小時後降落在臘斯登堡。

希特勒專機的順利降落,驚呆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卡納里斯

就在3小時前,已經有人把一個裝著兩個酒瓶樣的炸彈包裹,放在了希特勒的專機上,並啟動了引爆裝置。

然而,炸彈並沒有爆炸。於是,這些幕後的人感到十分的沮喪:「閃電計劃」失敗了!

1939年9月的一天,納粹德國軍事諜報局截獲了英國情報機構向其所有情報網站發出的一個「戟」宇的密碼。

德國軍事諜報局局長、海軍少將卡納里斯由此得出結論:英國參戰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中午,卡納里斯來到收音機旁,收聽倫敦英國廣播公司的廣播。

12時15分,收音機里傳來英國首相張伯倫微弱而悲哀的聲音:

「我在唐寧街10號內閣會議室向你們講話。今天早晨,英國駐德國大使向德國政府遞交了最後通牒,如果英國政府在11點鐘得不到德國準備立即從波蘭撤軍的答覆,我們兩國就將處於戰爭狀態。

我不得不告訴你們,到現在為止,我們沒有得到這樣的答覆。出此,我國同德國已經處於戰爭狀態。」

卡納里斯關掉收音機,迅速向他分布在歐洲各地的3000多名諜報人員,發出通報,通知他們,德國與英國還有法國已經處於交戰狀態。

隨後,他召集局本部全體人員會議,在檢查了諜報局的戰爭部署後,向屬下提出了忠誠的警告,要他們不要做出類似出賣國家利益的事情來。

待大部分人員走後,卡納里斯對自己的幾個心腹說:「戰爭開始了,德國可能會遭到失敗,也許是災難性的失敗。可如果希特勒取得了勝利,那將是更大的災難。所以,我們諜報局的工作,應該是不要使得戰爭延長一天。」

幾個人會意,點頭贊同。

1887年的第一天,卡納里斯出生於德國北部多特蒙德市郊的一個十分富有、有權有勢的鑄造廠主家庭,少年時代,他就非常崇拜英雄,經常對外聲稱,自己是19世紀希臘獨立戰爭時的英雄康斯坦丁諾維奇·卡納里斯的後裔。

1905年,年僅18歲的他考進了德國海軍的搖籃——基爾海軍學院,在那裡,卡納里斯顯示出他那出眾的智力,除了學業出色外,超凡的語言天賦是他的強項。

他流利地掌握了英語、法語、義大利語,還有俄語。在一次遠航南美的時候,在短短的時間內,他又學會了西班牙語

基爾海軍學院的畢業證,把卡納里斯送進了德意志帝國的海軍,他被分配到「德累斯頓」號輕巡洋艦上服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卡納里斯先是被任命為艦上的情報官,不久又被升任副艦長。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卡納里斯所服役的「德累斯頓」號輕巡洋艦隨同由德國海軍中將馮·施佩率領的德國海軍東亞分艦隊在太平洋海域作戰,雖然他們一度取得過可喜可賀的勝利,但這些勝利也終於給他們帶來了滅頂之災。

第二次世界大戰內幕真相:(27)刺殺希特勒的「閃電計劃」 - 天天要聞

卡納里斯

為了消除心頭之患,英國海軍派來了幾艘戰列艦對付他們,在1914年年底的福克蘭群島之戰中,英國海軍擊沉了除「德累斯頓」號之外德國東亞分艦隊的所有戰艦。

卡納里斯的好運並未維持多久,第二年3月,幸免於難的「德累斯頓」號在智利領海被英國巡洋艦「格拉斯哥」號和「肯特」號撞見,短暫交火後重創自沉,最終也沒能免於被擊沉的命運。

卡納里斯和所有的船員被俘後被關押在智利的一個人跡罕至的海島上。

這時,卡納里斯的間諜天賦發揮作用了,他設法從島上逃上了智利本土,身無分文的他,搞到了一匹馬,騎著它狂奔了數百千米,接著,又拿出了登山運動員的本事翻越了高不可攀的安第斯山脈,從而逃進了親德國的阿根廷境內。

在阿根廷的首都,卡納里斯混上了中立國荷蘭的海輪,自打他從那個荒島上逃出來算起,經過兩個月的輾轉奔波,他傳奇般地又返回到了自己的國家——德國。

當他最終回到柏林時,他這段萬里逃脫的經歷,引起了他所隸屬的德國海軍情報部門的極大注意。

當年5月,卡納里斯被晉陞為海軍上尉,出任德國海軍部的聯絡官,年底,他受命前往西班牙首都馬德里

當時西班牙是歐洲的一個中立國家,協約國和同盟國在西班牙的諜報戰異常激烈,為了加強在那裡的力量,德國海軍部派卡納里斯去西班牙進行諜報工作。

卡納里斯由一名德國海軍的軍官變成了一名隸屬於德國海軍的軍事間諜,他的第一個間諜任務是在當地德國軍官的指導下,負責監視直布羅陀海峽中協約國軍艦的活動情況,並從中搜集敵國海軍的相關情報。

當時,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表面上是中立國,但是,它們暗中是傾向德國的,德國的潛艇常常在它們的港口補充供給。

德國情報機構要卡納里斯完成的這個任務,其實是對他的一次實習考核。

沒過多久,卡納里斯就接到通知,他在西班牙的使命結束,馬上返回德國海軍部,接受新的任務,卡納里斯踏上了去往德國的火車。

很不幸,在途經瑞士和義大利交界處時,他被義大利人給扣留了。

義大利人認定他是一名德國特工,準備把他轉交給法國當局。

義大利人雖然認定他是德國特工,但沒當他是一個什麼重要人物,所以,對他的看管並不是很緊,卡納里斯不愧有間諜的天賦,義大利人一不留神,泥鰍一樣的卡納里斯,就從他們的指縫間溜走了。

1916年3月,卡納里斯又被派往西班牙,這一次,他和日後的死對頭、英國王牌間諜斯圖爾特·孟席斯開始了第一次針鋒相對的較量,這時他們兩人還只不過是德國和英國在西班牙的普通間諜。

十多年後,他們兩人則分別成為德國和英國各自的情報部門首領,在「二戰」中,這一對冤家對頭明爭暗鬥,打過無數次交道。

第二次世界大戰內幕真相:(27)刺殺希特勒的「閃電計劃」 - 天天要聞

英國軍情六局局長孟席斯

而這次在西班牙,初露頭角的他倆展開的是一場兵與兵的交鋒。

這件事的起因,是一封被英國人所截獲的德國電報,這封電報是德國海軍駐馬德里諜報站發給德國海軍部的,原來,卡納里斯剛到西班牙不久就身患重病,馬德里的德國諜報站要求派一艘潛艇,來把卡納里斯接回國治療。

截獲了這份電報的英國海軍部大喜過望,命令兩艘正在這一海域活動的英國潛艇做好出擊準備,只等前來接卡納里斯的德國潛艇一到,便把它,就地擊沉。

為此,英國海軍部命令孟席斯領導的駐馬德裡間諜小組,嚴密監視卡納里斯的動向,以便及時掌握他登艇的時間和地點,只有這樣,才能對前來接他的潛艇進行攔截。

接到英國海軍部命令的孟席斯立即安排手下的特工緊密監控卡納里斯的行蹤。

但是,英國人這一次的勞師動眾又徒勞了一場,卡納里斯雖然不知道英國人正在對他撒下一張網,要像撈魚一樣把他和接他的德國潛艇一網撈住,但間諜的天性,使他的行蹤披上了神出鬼沒的色彩,化了裝的卡納里斯,乘一艘小漁船溜出了港口,在外海踏上了接他的德國潛艇,揚長而去。

孟席斯在與卡納里斯的首次交手中,卡納里斯先得一分。

希特勒上台後,由於卡納里斯在「一戰」期間的良好表現,在新組建的國防部中擔任德國陸軍部長的副官一職。

戰後的德國,黨派眾多,主張紛紜,卡納里斯認為只有希特勒的納粹黨執政才能重振德國,因此積极參加德國國內的納粹黨活動,並結識了納粹黨的二號人物戈林,通過戈林的舉薦,希特勒認識了他。

從此,卡納里斯利用自己手中關於德國軍隊情況的情報資源,全力支持希特勒上台。

1935年,希特勒任命卡納里斯為德國軍事諜報局局長,並授予他海軍上將的軍銜。

卡納里斯身材矮小,守口如瓶,神色總是緊張但又熱情認真,他的舉止常常是彬彬有禮,待人慈善,誠懇,工作上既謹慎又頑強,卡納里斯一雙藍色的眼睛,似乎能洞察一切,他見多識廣,能說6國語言,而且說得都非常好。

卡納里斯是一個讓人非常難以理解的人,他既有強烈的愛國熱情,希望德國在戰爭中取得勝利,但又不滿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和清洗軍隊,對德國在戰爭中能否取勝,他也持懷疑的態度,到後來,卡納里斯明確樹立了反對希特勒的思想,他便在背地裡,盡最大的可能拆希特勒的台。

在希特勒準備入侵西歐時,這個被稱作「黃色方案」的入侵計劃,被卡納里斯讓軍事諜報局的辦公室主任漢斯少將透露給了英國方面。

並向英國方面暗示,一旦「黃色方案」實施,德國國內就將發動一場政變。但是,由於這個計劃在羅馬時,不知被什麼人給泄漏了出去,希特勒立刻命令黨衛隊進行了調查。

由於卡納里斯的防範措施較好,才沒有被發現,後來,希特勒不斷地改變「黃色方案」,共改變了28次之多,其中有15次被卡納里斯的軍事諜報局透露給了西方。

因為「黃色方案」變化得太快、太多,結果使西方對卡納里斯的可信度,產生了懷疑,被認為是希特勒通過軍事謀報局,有意搞的情報工作。

反對希特勒的人員不止卡納里斯一個人,在希特勒剛剛當上總理時,軍隊中的確有一些高級將領對希特勒表示了不滿。

納粹德國軍隊參謀總長貝克將軍就是其中最有影響力的一個,他是一個保守的民族主義者,對希特勒及他領導的納粹黨極不信任。

在同希特勒會面時,他曾對希特勒說,他接受高位的目的,不是要建立一支征服別國的軍隊,而是要建立一支能夠保衛德國的軍隊。

希特勒反駁他說,軍隊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打仗,就不可能建立起一支具有存在價值的軍隊。為了和平而作準備的軍隊是不存在的,軍隊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贏得戰爭。

貝克將軍提醒希特勒,他自己曾經向興登堡總統立下誓言,不把德國帶入另一場戰爭。

臨走時,他又預言性地提醒希特勒說,新的戰爭成為多條戰線上的衝突,德國就將滅亡。

對希特勒持反對態度的德國將領還有:陸軍總司令瓦爾那·馮·弗里奇;國防部長瓦格那日馮·勃洛姆堡陸軍元帥;外交部長康斯坦西·充·牛頓特等,他們都向希特勒表達了各自不同意發動戰爭的想法。

但是,瘋狂的希特勒是不會聽他們的建議的,希特勒意識到,這些將領都很不願意發動戰爭,他認為,這些將軍是他實現偉大理想行動的絆腳石,從內心裡已經生成了清洗軍隊的設想。

後來,這些當面反對過希特勒的將領,都遭到了清洗。

一天早晨,「電台監察人員」在全國各地挨家挨戶地檢查,讓每個人都要準時收聽收音機的廣播。

德國的民眾聽到的是,一個接著一個的知名人士倒台,德國全國都為之感到震驚,就連歐洲其他國家的人聽了,也感到惴惴不安。

之後,希特勒完全建立起擁護自己的政府和軍隊,向侵略戰爭邁開了罪惡的腳步。

希特勒的做法讓一些人感到了不滿和憤怒,那些被迫走向幕後或僥倖留在原位置上的人,開始了一次秘密的行動。

1942年11月7日,盟軍「火炬」計劃實施,從卡薩布蘭卡到布日伊,在一個巨大的弧形的作戰範圍內,開始登陸。

起初,希特勒並不知道盟軍的進攻方向,直到11月8日凌晨,希特勒才確切知道了盟軍的意圖,他感到十分的震驚。

「火炬」行動完全出乎人的意料,是什麼原因,使得德國沒有一點可靠的情報來源,通知德軍事先進行準備呢?

盟軍大範圍的軍事調動,德國已經發現,只是並不知道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其實,這樣的報告還是有的。

戰後發現,當時主要針對美國和英國的德國諜報局漢堡站站長赫波特·維曼奇已經從第一流的情報來源得到了一份準確而及時的報告,報告說,盟軍部隊調動的那個目標是法屬北非

而這個報告,當時是以十萬火急的密件的形式送到最高統帥部的,這個報告哪去了?誰也不知道。

卡納里斯是諜報局最高領導者,他表示,他也不知道,並顯得似乎有些無動於衷。

德國的高級指揮機關這才相信,卡納里斯向他們提供的情報是多麼的糟糕。但是,當時並沒有人懷疑他反對希特勒的。

隨著戰事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看到德國在這場戰爭中將不會取得勝利。

在蘇聯戰場上,蘇聯人誓死保衛列寧格勒和捍衛斯大林格勒的堅定信念,以及頑強抵抗的勇氣,使得德國在蘇聯戰場上快速推進的勢頭得到了遏制。

在北非,盟軍也越來越明顯地佔了上風,那種失敗的情緒,已經悄然在德國內部蔓延開來。

1943年初,希特勒的宏大的戰略在各地遭到了不斷的失敗和威脅、在戰爭越來越偏向盟國的時候,希特勒身邊,也越來越多地出現準備刺殺他的人群。

貝克將軍曾對卡納里斯說,決定性的時刻就要到來了,隨著希特勒不斷的打敗仗,我們的人就不斷地在增加。

1943年2月,機會終於來了。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國的陸軍元帥鮑羅斯率領殘餘的9萬多人向前蘇聯紅軍投降時,像以往一樣,希特勒又將失敗歸咎於鮑羅斯,並說他應該自戕,不應該讓敵人活捉。

希特勒身邊的將領們,對希特勒都感到了憤慨,「閃光計劃」的實施者認為行動的時機已經到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內幕真相:(27)刺殺希特勒的「閃電計劃」 - 天天要聞

希特勒

克魯格按照特來斯科夫和施拉勃倫道夫的建議,宴請希特勒到他的司令部駐地斯摩棱斯克訪問,希特勒答應了。

於是,卡納里斯和奧斯特假裝為諜報局的差事去訪問克魯格的司令部,為「閃光計劃」作最後的安排。

「閃光計劃」其實很簡單,就是把一枚炸彈藏到希特勒的私人飛機里,待他從斯摩棱斯克回來時引爆。

特來斯科夫和施拉勃倫道夫一起製造了炸彈,他們把炸藥包弄成兩個方形的克瓦特酒的樣子。要讓炸彈爆炸,只需要按動一個小小的按鈕,一個小瓶子就會被打破,裡面的腐蝕酸就會流到一根拉住撞針的金屬線上。

一切準備就緒,希特勒如約來到了斯摩棱斯克,克魯格和特來斯科夫在機場迎接了他。

午餐的時候,特來斯科夫走到希特勒的一個隨行人員身邊,請他將兩瓶酒帶給柏林的斯蒂夫將軍,隨行人員滿口答應了。

午餐過後,希特勒與克魯格又談了將近一個小時的話,然後就準備動身回臘斯登堡。

在他登上飛機時,施拉勃倫道夫啟動了炸彈的引爆裝置,裝著腐蝕酸的小瓶子被打碎了……

炸彈沒有爆炸,飛機完好無損地降落在臘斯登堡,「閃光計劃」的人們不由得目瞪口呆,他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使計劃破滅。

總之,他們喪失了一個好機會。後來,據希特勒的駕駛員說,當時他們離開斯摩棱斯克後,就碰上了雲層和湍流,為了不讓希特勒感到不舒服,他就駕駛飛機飛到了較高的高度,這樣,放著炸彈包裹的行李艙的溫度急劇地下降,把腐蝕酸凍上了。

希特勒僥倖逃過了第一劫,「閃光計劃」的失敗,並沒有阻止反對者刺殺希特勒的腳步。

1944年7月20日,風和日麗,這是一個平淡無奇的日子。然而,在納粹德國,又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案件,一個年輕的反希特勒的軍官集團,在這一天暗殺希特勒。

德國後備軍參謀長施陶芬貝格在希特勒東部戰場的司令部「狼穴」的會議室中,他將一個裝有定時炸彈的皮包放在會議桌下靠近希特勒座位的地方,由於皮包被人無意之中移動,所以,當炸彈爆炸時,沒有達到目的,希特勒只受了一點輕傷。

雖然兩個暗殺計劃都成為泡影,但行動卻震驚了德國和世界,因為這標誌著希特勒已是窮途末路。

德國軍隊不僅在東部戰場上節節敗退,敗局已定,而且,希特勒在國內也失去了人心,以致到了被人謀殺的境地。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