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空軍首任司令員劉亞樓病故後,誰來接替職務呢?
根據劉亞樓生前對林總的推薦,加上林總對吳法憲工作能力的認可等諸多因素考慮。在空軍司令員的任命上,軍委打破常規,讓吳法憲從政委轉為司令員。
對於擔任司令員一職,吳法憲一開始的態度是遲疑的,他認為楊成武、劉震都是合適的人選,自己願意與他們搭檔,配合把空軍工作做好。
為何推薦楊成武,因為1957年空軍與防空軍合併,組建新空軍,空軍有一部分幹部、以及部隊都是防空軍轉過來的,而楊成武曾經擔任過司令員。
對於推進劉震,更容易理解。他是空軍副司令員,上將軍銜,又是軍事幹部,倆人在解放戰爭時期搭檔多年,彼此非常了解。
至於林總為何沒有選擇他們兩位,而堅持用吳法憲,我們就不過多評價,裡面的因素有多種。
當吳法憲擔任司令員後,林總讓他挑選一位合適的搭檔。從這一方面講,希望新政委能很好配合他工作,就像當初吳法憲一直配合劉亞樓工作一樣。另一方面,給他一個很大自主權,選擇容易配合,能力可以的,這樣有利於日後的團結,不至於鬧矛盾。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推薦副政委余立金。
余立金是紅二方面軍六軍團出身的將領,在抗戰、解放戰爭,以及新中國成立之初,長期干軍事教育工作。1952年,調任華東軍區空軍政委、南京軍區空軍政委、空軍副政委等職。
1967年,他擔任政委僅僅2年,就因所謂楊余傅事件,而受到誣陷,離開工作崗位,多年後才得到平反。
余立金離開空軍後,林總讓吳法憲再挑選一個政委作為搭檔,又選擇了王輝球擔任。
王輝球是空軍的老人,在1953年調任空軍政治部主任,此後的很多年裡,一直負責具體政治工作,也是空軍歷史上任政治部主任時間最長的一位,前後14年之久。
就在吳法憲主持空軍工作期間,他的職務和黨內地位也在不斷提升。1967年兼任副總長,1969年進入政治局工作。自大運動爆發後,他一直是軍委辦事組成員,這個機構是負責處理軍委提出的工作的,一開始楊成武擔任組長,後來黃永勝。
可以說,在六十年代,他的軍事生涯達到最輝煌的時刻。1971年9月後,他的命運急轉直下,消失在公眾視野中。1981年,被組織安排到濟南生活,過著與普通百姓無二的生活,學會了很多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