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消息傳來,俄軍撤出紅利曼。
紅利曼是與伊久姆不同,它屬於頓涅茨克。在頓涅茨克加入俄羅斯之後,它有了特別的政治意義。
與丟失伊久姆一樣,車臣大鬍子卡德羅夫又一次控告指揮官,這次是上將平夫。
如果伊久姆在頓巴斯之外,可以戰略放棄,那這次顯然不能。
在哈爾科夫撤退20天之後,依然沒有守住這個連接哈爾科夫,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的鐵路樞紐,用有意退卻解釋顯然太牽強了。牽強到張不開嘴。
眾所周知的原因,東方大國不可能支持一個地區就主權問題的公投。這是大戰略與次級戰略的協調問題。國際政治大炮即真理的叢林里,盟友很重要,自身實力更重要。正如這段話很重要,但在這篇文章里並不重要。
回到俄烏形勢
首先 俄羅斯有沒有制空權出現了疑問。制空權在手的情況下大規模包圍突擊必然遭受地毯式轟炸,不大可能實現。原因只能是北約的先進防空系統大批裝備,俄空軍起飛就會收到被鎖定報警。俄羅斯的反輻射導彈沒有出現戰果的報道。反而有俄羅斯電子戰系統被摧毀的消息。
現代戰爭里,制電磁權先於制空權。沒有制電磁權就不會有制空權。8.24日東方大國參加了俄羅斯防務展。9月中旬普京再次強調要實現武器100%全國產。9.16日中國白俄羅斯聯合聲明提出加強過境運輸潛力。不得不說,在電子戰領域,俄羅斯落後了,有代差。只有東方大國能跟得上西方。
伊朗的千架無人機太少了。應該是集中用於赫爾松守衛戰了。
戰場信息能力至關重要,星鏈系統作為排級C4IR系統的一部分在烏軍廣泛應用。戰場信息實時互通,加上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拼起來難度不小。烏軍排級分散協同貼身肉搏,俄龍捲風火箭炮的威力沒有展現。俄羅斯一次齊射滅掉一個村莊的tos-1噴火戰車未見使用。畢竟紅利曼現在是自己的領土,大殺器施展不開,所以無論從政治上還是戰術上,都必須迅速收復紅利曼。
東方大國的星鏈正在建設,勢必有個提速過程。
只能說紅利曼很重要,但放在這個除非過早使用核武器否則必須持續幾年的戰爭里,確實只是一城一地一場的勝負。左右不了大局。
俄羅斯動員之後,裝備和兵員正源源不斷的運進來。這場戰爭,還是只在早期。
現在需要觀察的是,俄羅斯用什麼裝備,用多長時間,用什麼戰術,收復紅利曼。
畢竟已經宣布頓巴斯入俄。占不住就是失敗。利益得與放,普京需要衡量。
關注向東的能源協議,關注中亞的一帶一路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