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中文網路上最為重磅的國際軍事新聞,就是俄羅斯國防部發布公報稱,由於受到被(烏軍)包圍的威脅,俄軍和頓巴斯武裝已從紅利曼撤到更有利的位置。
此外,據俄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中將稱,烏軍第 66 和第 93 機械化旅,在紅利曼方向的陣地遭到(俄軍)大規模火力襲擊,一天之內就有200 多名烏軍、5 輛坦克和 9 輛步兵戰車被消滅。
俄軍同時承認儘管(烏軍)遭受了損失,俄羅斯在力量和手段上仍具有顯著優勢,不過敵人還是調來了預備隊,並繼續朝這個方向(紅利曼)進攻。
在迫擊炮、榴彈炮、火箭炮等猛烈炮火的支援下,烏軍的坦克、步戰車、武裝皮卡和步兵,從利曼北面、西面和南面,這三個方向幾乎同時發起了地面進攻,向著市區中心不斷推進。
在有被持續不斷湧來的烏軍「包餃子」的態勢下,防禦利曼的俄軍和頓涅茨克武裝力量,被迫沿著00528公里撤出了利曼城。用俄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的話來說,「從利曼撤到更有利的位置」。
烏軍則用猛烈的炮火,打擊撤退途中的俄軍,讓俄軍蒙受了重大的損失。另外,已經快速穿插到扎里奇涅、托爾斯基的烏軍武裝皮卡車隊,則對從克里米納前來增援的俄軍展開激戰。
由於武裝皮卡機動性強,裝有12.7mm重機槍、RPG-7火箭筒等,缺乏重火力的掩護,未能徹底切斷00528公路,無力阻止撤退的俄軍和頓涅茨克武裝力量與前來增援的俄軍匯合,共同撤往克里米納。
10月1日,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的國旗已經在利曼飄揚。烏克蘭媒體當天發布的視頻中,有烏軍佔領利曼行政大樓的鏡頭。
在赫爾松等4個地區,剛被俄羅斯以公投的名義,划進俄羅斯版圖以後,烏軍在這個關鍵時刻,從俄軍手中奪下了利曼——這一頓涅茨克的戰略要地,讓俄軍失去了前線通訊和補給樞紐,算是給關注俄烏軍事衝突的全球網民的一個「驚喜」。
此前,烏軍已經攻入德羅比舍韋、斯塔夫基、亞姆比爾等鎮,並包圍在利曼的大約5000名俄軍以及數目不詳的頓涅茨克武裝力量。
據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估計,目前,俄軍已撤離利曼外圍的兩個城鎮德羅貝舍沃和揚波爾,只控制著利曼東面的公路,預料烏軍可在未來兩三天重奪利曼。
利曼之戰,印證了美國的這家智庫,確實有一定先見之明,對俄烏在頓涅茨克地區作戰的戰場態勢,把握得較為精準。
利曼,位於頓涅茨克州北部地區,其名稱來源於當地的一個湖泊——利曼湖,其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此地曾作為俄軍前線地面通信和後勤補給的樞紐。
現在,利曼被烏軍重新佔領,這只是烏軍攻克頓涅茨克的第一步。等至少休整10餘天以後,接下來烏軍的主攻方向,倘若不出意外的話,將沿著00528公里快速向東,推進到距利曼20公里外的克里米納,這是盧甘斯克州中部的橋頭堡。
克里米納(中文網路上也有翻譯成「克雷米那」),在北頓涅茨克和利昌西斯克的北側補給線上,那周圍地勢更為平坦,可謂易攻難守。
烏軍盯住利西昌斯克,使俄軍的南邊部隊難以北上支援;另一支烏軍可從庫比揚斯克逼近斯瓦托沃,使俄軍的北線部隊不敢南下支援。
從南北兩個方向,繞過克里米納,將使其成為一座毫無意義的死城。如果烏軍繼續向東推進,將迫使俄軍從頓涅茨克乃至扎波羅熱抽調兵力前來堵截,則屆時烏軍在南線便大有可為。
烏軍,將對克里米納長驅直入,還仍然沉浸在9月30日成為俄羅斯公民喜悅之中的克里米納居民,揣測到現在應該有點惴惴不安了。
利曼之戰,瓦格納集團——其成員都是僱傭兵,這種日結工資的戰鬥模式,儘管能確保每天在前線都有仗打,卻未見有任何的戰鬥成果。
卡德羅夫,普京的「小迷弟」,車臣共和國的軍政強人,其麾下上萬人的網紅部隊,在網路上甫一亮相以後,隨即便在頓涅茨克銷聲匿跡,再沒有發起像模像樣的進攻,估計在忙著發抖音呢。
利曼之戰,毫無疑問,是自哈爾科夫反擊戰以來,烏軍對俄軍取得的又一場戰場上的重大勝利,全球第二軍事強國,在主動對烏克蘭發起所謂「別軍事行動」以後,其戰場上的表現可謂乏善可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