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紅軍最年輕軍團長,2位大將曾是他政委和參謀長,卻英年早逝
紅軍時期,是我軍最艱難的一段時間,不僅武器裝備差,而且連吃穿都成問題,但他們無懼困難,革命意志堅定,最終建立了新中國。
當時有很多年輕的將領,他們能力很強,但有一些犧牲了,如果能活到建國後,肯定會有很高的成就,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個人,他叫尋淮洲。
1927年9月,15歲的尋淮洲參加了秋收起義,跟隨毛主席上了井岡山,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他率領部隊屢建奇功。
當時紅軍缺少武器裝備,連步槍都不能一人一把,所以尋淮洲就自己去繳獲。別看他只有十幾歲,卻是膽子大、腦子靈活,是個打仗的好手。
當時有很多反動民團和地主家裡就有很多槍,他就準備去弄一些回來。1929年,地主和國民黨軍隊勾結,他手下只有十幾個兵,最後他一個人去了,從地主家裡繳獲了十幾隻槍。
尋淮洲的英雄事迹,被毛主席知道了,他很高興,認為他是個好苗子,要加以培養,所以讓18歲的尋淮洲做了紅一軍團35師師長。
1933年,在第四次反圍剿戰鬥中,尋淮洲率部牽制國民黨軍幾個師的兵力,為黃陂、東陂兩役的勝利做出巨大貢獻,受到了中央軍委的特別嘉獎。
7月,他擔任紅5師師長,師政委是蕭勁光,是開國大將。而他的參謀長是粟裕,後來成了開國第一大將。
同年12月,尋淮洲才21歲,就被任命為紅7軍團軍團長,是紅軍里最年輕的軍團長,在此之前是林彪,1932年擔任紅一軍團軍團長時25歲,他比林彪還年輕4歲。
按照尋淮洲的資歷,他是毛主席的嫡系將領,而且和他一個級別的人不是開國元帥就是開國大將,如果他能活到建國後,至少也是個大將。
如果按照這個情況發展下去,尋淮洲應該是我軍非常優秀的軍事將領,而且會有很大的作為。可惜的是,尋淮洲在後來的戰鬥中犧牲了,年僅22歲。
1934年7月,紅7軍團組建為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由尋淮洲和政治委員樂少華率部北上,從瑞金出發轉戰閩浙皖贛邊。11月進入閩浙贛蘇區,與方誌敏領導的紅10軍合編為紅10軍團,他任第19師師長。
1934年12月14日,在安徽太平縣譚家橋戰鬥中,他指揮第19師和數倍於自己之敵展開激戰。戰況十分激烈,尋淮洲親自上陣,率領一個排奪去烏泥關制高點,不幸被子彈打中,最後流血過多而犧牲。
而和尋淮洲交戰的部隊,正是國民黨軍補充第一旅,旅長是王耀武,戰後王耀武升任51師師長。
不過,1948年打響的濟南戰役,他曾經的參謀長粟裕,已經成為華東野戰軍司令員,指揮華野經過8天激戰,攻下濟南城,活捉了王耀武,算是為他報了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