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抗日戰爭讓中華民族在列強之中站了起來,而抗美援朝戰爭卻是讓中華民族不只是站了起來,更是給那些輕蔑我們的國家打了一個響亮的耳光。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卻是沒那麼容易的,美軍有航母有各種先進的武器,而我們的志願軍卻只是有單薄的手動步槍,但即便這樣也阻擋不了偉大的志願軍取得勝利。
巨大的軍事差距
1950年7月7,麥克阿瑟在杜魯門的指揮下擔任了聯合國軍隊總司令,麥克阿瑟在美國本土具有十分高的聲譽,有戰神之稱,他這樣說道:"我打兩個星期就可以打完"。
但其實朝鮮戰爭直到1953年七月份才結束,由美軍撤退到了三八線以南為結束標誌,但為什麼麥克阿瑟在戰前敢口出狂言呢?
這其實是由巨大的軍事差距所造成的,而其中最大的差距是戰爭補給。朝鮮戰爭之所以難打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那裡迎來了五十年難得一遇的寒冷天氣。
而在這嚴寒之中戰時補給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當時美軍的主力軍是陸戰一師,是美軍部隊裡面的王牌力量,最好的補給加上最好的士兵,這都似乎都給了美軍狂妄的勇氣。
在當時美國的戰時補給有海陸空全方面支援,士兵們不僅住在棉質帳篷里,晚上更是睡在羽絨的睡袋裡,吃飯的時候還能吃熱乎乎的飯。
但在志願軍這邊,情況就糟糕多了。志願軍有大多數來自江南地區,很多人都水土不服,即便提前了解是在嚴寒地區,還是沒有料到這是50年來最嚴重的極端天氣。
另一方面志願軍的補給也沒有能夠及時跟上,卡在了中朝邊境地區,缺衣少糧加上極端的嚴寒,讓志願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據記載,戰後統計傷亡人員的時候,中國志願軍人數有三分之一是因為寒冷天氣而凍傷凍死的。
除去極端天氣的阻撓,志願軍還要面臨美軍強有力的軍事打擊,陸軍方面,在當中國志願軍還在用著傳統的步槍的時候,美軍配備有輕重型坦克以及世界前列的半自動衝鋒槍。
海軍方面美軍還配有7航空母艦,以及179艘護衛艦,水雷以及核潛艇更是數不勝數,而在空軍方面,美軍則享有完全的制空權,形成了現代化的軍事力量,實現了立體化作戰。
反觀中國志願軍,在當時還停留在每個士兵只有20發子彈,打完就只能用刺刀,甚至是使用鐵杴,武器用完了就用拳頭和牙齒。
其中最能體現中美軍事力量不對等的情形,可以從挖戰壕這一細節來體現,寒冬之下的朝鮮戰場,志願軍們用鐵杴都難以挖開的時候,只能用雙手來挖。
而美軍直接是用成噸的炸藥來炸出來戰壕,雙方的軍事力量可見一斑,但即便是這樣志願軍也從未放棄。
因為在這樣極端的戰爭環境下,敵人越是恐怖越是能夠襯托出中國志願軍的決心,正如偉人說的那樣"敵人是剛多氣少,我們是剛少氣多"。
血染朝鮮戰爭
電影長津湖剛剛上映的時候,便引起了巨大反響,但其中有一幕格外讓人揪心,那便是冰雕連。
雖然在影片講述的是中美軍在撤退的時候發現了冰雕連,並向他們敬禮表示敬意,但這一幕有待上闕,因為美軍發現了志願軍大多數是補槍的,是不可能敬禮的。
但冰雕連卻是真真實實存在的。朝鮮戰爭雖然面臨著巨大的軍事裝備差距,但並不是不可戰勝的,志願軍用血肉之軀打的美軍節節敗退。
戰後美軍曾經這樣描述志願軍"他們彷彿不怕沒有知覺,搖搖晃晃的像木頭一樣加速前進著"。
在美軍撤退的時候,我們也是圍追堵截,穿插著攻打,而冰雕連也是在伏擊美軍的時候壯烈犧牲的。
志願軍往往伏擊美軍要長達一個月之久,酷寒之下這些士兵仍舊一動不動,哪怕被凍成了冰雕,他們的眼睛和槍炮仍然是朝向美軍來的方向。
但武器裝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志願軍取得進一步的勝利,阻擊戰中我們的志願軍將美軍坦克汽車炸毀,美軍卻還是能實現源源不斷的有生力量。
汽車坦克炸掉了,那就用飛機再次運輸汽車武器,糧食物資不夠了那就進行空投,自始至終美軍和志願軍的武裝力量都是不對等的。
長津湖戰役中,美軍因為連連吃痛,麥克阿瑟終於下令撤退了,曾經口出狂言的聖誕之戰更是成為了無稽之談。
此時的美軍已經放棄了進攻轉而打算從長津湖向南撤退。而水門橋則是他們逃亡的必經之路,但志願軍怎麼可能輕易放過美軍,
在1071高地小高領戰役中,湧現了無數個志願軍英雄,其中楊根思更是用用血肉之軀兌現了絕不讓美軍佔領高地的諾言。
強有力的工業支持
現代化戰場瞬息萬變,但之所以擁有良好的現代化武器背後支撐的其實是完善的工業體系,而在當時美國是世界第一工業強國。
也正是因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美軍在戰場也是無往不利,飛機大炮航母,這些讓志願軍十分眼饞的武器,美軍利用工業就輕鬆製作出來了。
在三炸水門橋的戰役中,美軍的工業化軍事體現得淋漓盡致,戰場上美軍使用了一種志願軍從未見過的裝備。
每當志願軍炸毀橋樑之後,估計美軍想要撤退至少要修橋樑半個月,但美軍卻都只用半天時間就修好了。
他們用汽車拖過來鋼製可拆卸的橋樑,直接鋪了過去,而此時志願軍手裡已經沒有多少火藥了,鋼製的橋樑更不可能炸斷,便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十幾輛坦克從水門橋通過。
彭總在戰後反思中也寫到,美軍是現代化作戰武器裝備,而我們甚至還停留在冷兵器作戰,加強軍隊現代化非常重要。
朝鮮戰場上美軍的裝備讓志願軍聞所未聞,但也徹底打開了中國對現代化戰爭的認知,走出冷兵器時代,實現軍事現代化強國才能讓中國真正的站起來。
總結
抗美援朝時,面對不可一世的美國士兵,許多國家對中國都抱有懷疑態度,因為美國的軍事現代化在世界上稱得上一流,但土豪般的武器卻還是贏不了中國人民頑強的意志。
面對紛飛的炮火,志願軍們前赴後繼將生死置之度外,他們堅信著必勝,因為正義必勝,人民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