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4小時,烏軍的反擊打出了一個小高潮。
在萊曼一線,烏軍利用伊久姆俄軍潰逃後在奧斯基爾河和北頓涅茨河交匯處留下的防線缺口,越過了奧斯基爾河和北頓河,並從東北方向迂迴到萊曼後方,對萊曼俄軍形成側翼包圍。
由於駐紮在當地的俄軍已經收到了死守的命令(據悉這條命令來自克宮的主人),接下來很可能被烏軍切斷後路,陷入包圍之中。
為了打退烏軍的進攻,俄空天軍罕見的出動了戰機襲擊烏軍陣地。
然後,由於缺乏精確制導炸彈,他們只能儘可能貼近目標轟炸,但這種近似於自殺式的行動,不但沒能替地面部隊解圍,自己還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根據烏方的消息,在過去24小時里,他們擊落1架蘇-34、2架蘇-30和1架蘇-25。
這可能是烏戰開始以來,俄軍戰機損失最多的一天?
此外,一支烏軍長驅直入,直撲斯瓦托。
我估計這一路很可能是烏軍進攻的重點,他們得到了海馬斯和其他精確制導武器的支援。
前文提到的那個掛掉的少將和他的第144摩托化步槍師,負責防守的正是斯瓦托。
在赫爾松,烏軍繼續打擊俄軍前沿陣地、後勤基地、運輸設施,第聶伯河右岸俄軍的補給越發困難了,但俄羅斯方面拒絕撤出該地區(可以理解,如果收復都丟了,假模假式的公投就更不成樣子了),甚至下達了後退者斬立決的命令。
澤連斯基則相當貼心,公開向俄羅斯士兵喊話,稱願意與他們「約法三章」:
一、每一個投降的俄軍官兵,都將受到文明的對待;
二、嚴格保密,沒有人會知道你是自願投降的;
三、如果你害怕返回俄羅斯,我們可以幫你(沒太懂,幾個意思啊?)。
與此同時,烏軍地面部隊繼續在因古列茨河橋頭堡發力,目標應當如ISW分析的那樣,意在將第聶伯河右岸俄軍分割成南北兩塊,再分別圍殲。
俄軍也在此投入了重兵,並試圖通過輪換戰力耗盡的部隊,以保持現有的防線。
由於烏方此前南線反攻的宣傳攻勢過大——這顯然是有意為之,為後來的哈爾科夫大捷創造條件——俄軍精銳雲集南線,烏軍在這一地區的進展並不算快,持速勝論的朋友必須多點耐心才行。
據一位西方記者報道,烏軍近期在南線的傷亡也比較大,可能不在俄軍之下,甚至稱「這可能是烏克蘭目前最令人心碎的戰鬥」。
雖然這種硬碰硬的戰法並不可取,但烏軍目前是真不能停,由於俄羅斯方面現在正在鼓搗公投,一旦形成了事實上的停止,後面在政治上就可能比較被動了,所以烏克蘭的衛國者們還必須咬牙堅持。
這事怎麼說呢?
自由可能真的是有代價的吧。
在頓涅茨克方向,俄軍重啟了對阿夫迪夫卡(Avdiivka)正面防線節點Kamianka的攻勢,但並未取得進展。
此外,俄軍在巴赫穆特地區的進攻也同樣被打退了,不過,有消息稱,他們在利西昌斯克地區成功地實現了反推,這可能是近期俄軍唯一的斬獲了——儘管並沒有改變烏軍在總體上的進攻態勢。
在戰場之外,烏軍的鋤奸行動繼續進行,而今天的倒霉蛋是一位名句Iovich的前最高拉達議員。
此人老家赫爾松,2014年廣場革命後逃往俄羅斯,今年4月又回到了赫爾松。
據悉,對他下黑手的是血債累累的海馬斯。
文/西樓飲月
創作不易,如果喜歡,請點擊右上角的『...』讚賞,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