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聊一聊這個羅津級護衛艦。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該型號護衛艦的正式名稱其實目前還不得而知,只是由於該艦的發現地點是在該國東部的羅津市,所以按照慣例該艦以發現地被命名為羅津級護衛艦。
該級艦是由蘇聯的科拉級護衛艦發展而來的,在服役後一直是朝方海軍水面艦艇之中排水量最大的一艘,該艦於1971年開始建造,首艦據悉在1973年正式服役,有消息稱該級艦隨後又陸陸續續建造了2-4艘,不過這一消息並不確切。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目前該型號護衛艦現役有兩艘,分別是531號和591號。
羅津級631艦,具體情況不詳
531號
該型號護衛艦的排水量大約可以達到1500-1800餘噸,因此應該來說是一艘輕型護衛艦,(畢竟德國的F125型護衛艦都有7000餘噸了),艦體的長度可以達到102米,航速可以達到24-26節左右,使用13-14節速度航行時的航行距離可以達到4000海里(這個航程應該來說已經是十分夠用了),吃水大約為2.7米,乘員180人。
羅津級
德國的F125型護衛艦
由於該國海軍的千噸級水面艦艇數量確實不多,因此在羅津級的服役過程中據悉經過了多次改進,以盡量提高其性能並盡量讓其能夠服役的時間再長一些。
據悉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左右,羅津級加裝了SS-N-2導彈,安裝在了艦體的中間的位置上,並且在艦體的後部還安裝了AK-230,經過這樣的改進之後,羅津級的戰力確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狀態的羅津級還存有整體影像資料,十分難得。
近年來,有消息稱至少有一艘羅津級在南蒲港被發現進行了又一次的改進。這次改裝據悉將比較老的SS-N-2導彈換成了俄羅斯的KH-35E導彈,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導彈的烏克蘭版就是大名鼎鼎的「海王星」導彈,之前不久,就是這種導彈將俄海軍黑海艦隊的萬噸級光榮級巡洋艦送入了海底。
光榮級巡洋艦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羅津級似乎沒有進行過較遠距離的航行,基本上就是在日本海里轉轉圈。綜合來看,該艦的整體戰力基本上可以與韓國的浦項級護衛艦相提並論。
近年來,隨著擁有朝版「奧托」,兩座AK-630、可以搭載艦載直升機,並且還有十六單元的垂直發射系統的南浦級護衛艦的出現(同樣是以發現的地點命名)也許已經服役多年的羅津級不久之後就會正式退役了。
最後還是希望朝海軍儘快發展出更先進的艦艇吧!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