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耶魯大學模擬聯合國大會中國會議在深啟幕

5月23日,2025年耶魯大學模擬聯合國大會·中國會議(ymun china 2025)在深圳外國語學校(集團)高中部正式開幕。來自廣東、江蘇、遼寧等14個省份及港澳地區92所學校的參會代表以及蒙古國、俄羅斯等海外代表近500名青少年齊聚鵬城,圍繞全球治理議題展開深度對話,展現中國新生代的世界擔當。本屆會議由美國耶魯大學國際關係理事會、深圳外國語學校(集團)、蔚藍國際教育平台聯合主辦,國際化參與規模、教育融合深度、議題創新力度均創歷史新高。

深圳市政府外事辦、耶魯大學深圳校友會和北京青之橋公益基金會的領導和嘉賓出席開幕式。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副教授葉韋明發表了《ai時代下面向未來的教育與社會》英文演講,面對ai將深度嵌入日常生活的現實,她對青少年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訓練常識,對社會、真實場景和田野的理解,是不被ai徹底取代的最關鍵的能力;二是保持批判和審視,在某些領域深度研究,破除ai幻覺;三是堅持自我成長,保持自我定力和道德約束,不輕易被外界誤導。」

灣區名校攜手,共築國際教育新高地

本屆大會在深圳外國語學校(集團)舉辦,標誌著國際模聯大會與本土教育的深度融合。該校校長范永泉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深圳外國語學校以『做綠色的教育,辦偉大的學校』為價值引領,堅持立德樹人,五育並舉,鼓勵學生突出特長,多元發展,積極踐行『通過行動學習,在實踐中成長』的教育理念。此次合作將為大灣區青少年搭建更具實踐性的國際舞台。」

國際化規模突破,歐亞代表激蕩思想

除了12名耶魯大學優秀學生作為會議主席外,本次大會還吸引來自俄羅斯烏蘭烏德第三中學、蒙古國國立大學附屬中學等海外代表前來參與,首次實現歐亞學生同台交鋒。港澳地區與內地青少年同場磋商,在「網路安全治理」「亞太可持續旅遊」等議題中共同起草決議,實踐大灣區青少年創新協同。耶魯大學秘書長崔愛姍(alexandra ceballos)特別指出:「大會的宗旨之一就是為全世界的學生提供思想碰撞與合作的舞台。」

跨學科能力鍛造,特色活動教育體系升級

為滿足不同年齡學生需求,會議設置10個全英文委員會,討論議題涵蓋當今世界政治、經濟和社會前沿熱點,包括反對外太空「武器化」、打擊網路犯罪、醫療ai安全、保障全球貿易、生物科技的未來、數字教育創新、氣候基礎設施等。以全球和社會熱點問題為導向,引導青少年學生從實際出發,思考和討論解決方法,充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拓寬參與者的全球視野。提升全球勝任力。同時,會議設置學生記者團、主席助理、志願者和觀察員等多種角色,吸引更多優秀青少年參與其中,踐行聯合國關於「促進人人有平等機會參加模擬聯合國」的決議內容。

粵港澳融合實踐,灣區方案走向世界

耶魯大學模擬聯合國大會創辦於1975年,是全球範圍內最具影響力的模擬聯合國活動之一。2013年,首屆耶魯大學模擬聯合國大會中國會議在廣州召開,今年已經是連續第二次在深圳召開,除了港澳本地學校外,大灣區諸多港人學校和國際學校積极參与,見證了大灣區教育的國際化發展和對外開放的巨大成就。蔚藍國際ceo曹疏野透露:「未來,以聯合國成立80周年和耶魯模聯紮根灣區為契機,我們還將與更多港澳院校和青少年組織進行交流合作,在全年範圍內開展多元化的全球勝任力提升系列活動,相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推動模聯成果向政策實踐轉化」。

在為期三天的會議中,代表們還通過「耶魯生活全景展」「數字教育創新路演」等活動,體驗跨文化思維碰撞。作為全球化教育的重要載體,耶魯大學模擬聯合國中國會議隨著其「本土化」與「國際化」雙軌並進,這場在梧桐山麓展開的思想盛宴,正成為世界讀懂中國青年、灣區聯動全球治理的鮮活窗口。

采寫:南都記者 周正陽 通訊員 韋國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