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和日本,好日子到頭了?

01

俄烏衝突三年之後,又迎來了一個反轉時刻,其實現在最尷尬的就是歐洲國家。他們出錢出力,也付出了經濟結構被破壞的代價,但是在這個事情裡面,卻一如既往的沒有話語權。

美國一改主意,就可以和俄羅斯直接對話,然後烏克蘭在壓力之下,就不得不改變立場。而歐洲夾在中間,不知道手該往哪放。美國畢竟是換了個總統,還說得過去,而歐洲這些領導人要是立馬轉向,等於就是自己打自己臉。

不過好在德國現在是第一個解脫了,這次德國大選,聯盟黨的默茨勝出,後面可以踩著朔爾茨當台階往下走。這種失敗的責任,如果不對外轉嫁,恐怕就只能對內清算。

後面歐洲國家要不要替烏克蘭買單?很快就會見分曉了,馬克龍和朔爾茨都是俄烏衝突背後的歐洲當事方和支持者,他們的立場已經被綁定了,現在就是到了又一個被全面清算的時刻。

但是這裡面最有意思的其實還不是他們個人被清算的問題,而是以清算他們的失敗為名,全面檢討德國的烏克蘭政策,對外政策,國家安全政策……,然後形成一個新的共識,國防支出必須提高到GDP的5%,必須由歐洲軍隊自主維護烏克蘭的安全不受威脅,必須由歐洲人決定歐洲的未來。

條條說的都很在理,但似乎都正中特朗普下懷,都是特朗普最想要的,美國現在想要的就是只要利益不擔責任,歐洲擔起責任來,就是美歐的新共識。一圈繞下來,會發現歐洲不知不覺又按美國的指引踏上了新征程。

02

更有意思的是馬克龍,這位老兄現在還是搞不清狀況,在美國的這些跟班看來,只有美國跟對手打架的時候,他們這些獵犬才是到了最被需要的時刻,所以馬克龍到了美國,還在跟特朗普拱火,希望美國先對付中國。

當地時間2月24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訪問華盛頓期間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稱,「我明白你們美國的首要任務是對中國徵收關稅,正如特朗普總統所言,中國的行為不公。然而,你不能同時與中國和歐洲展開貿易戰。我希望我能說服他。

加拿大在遭遇美國欺負的時候,也是這個說辭,認為美國應該共同把矛頭對準中國。但是美國卻首先把矛頭對準了加拿大,加拿大表示很難受,不能理解。你說這個世界到底是哪些人最賤?

有個客觀的現實,這幫宵小應該明白,並遲早得接受,那就是老大老二爭鬥,最後死傷的往往是老三老四以及無數的小跟班,老大老二誰也奈何不了誰的時候,達成和平總需要一些代價,而這些跟班就是代價。

所以歐洲國家,加拿大,烏克蘭,日本,菲律賓……這些國家現在還沒有跟上形勢,他們還沒意識到,他們過去是幫凶,但是幫了打不贏,那就要成為失敗的代價。

當美國開啟降息,拜登退出連任競選的時候,美國的盟友們就應該認清一個現實,當美國不能通過金融戰向外轉嫁矛盾的時候,美國就一定會刀口向內,一邊清算內部的國際主義勢力,一邊收割自己的盟友。

只有這樣才能共渡難關。

而現在從俄烏停火談判開始,美國跟對手直接對話,強力壓制棋子,最後的目的應該還是會著眼於那些膘肥體壯的盟友,現在只不過是讓歐洲先上桌而已。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歐洲一盤散沙,他們是憑什麼過上現在的好日子的?兩次世界大戰都是歐洲搞起來的,對世界造成極大的破壞。歐洲的兩個核心,德國是個戰敗國,法國是個投降國,在二戰後的國際秩序里,他們憑什麼帶著歐洲上桌,跟上三常平起平坐?

從上三常的地位和現在的國家實力來看,歐洲加起來確實可以有一拼之力,但問題是偏偏歐洲是一盤散沙。過去美蘇爭霸,歐洲是分裂的,兩邊分別依附於美國和蘇聯,蘇聯解體後,歐洲最大的變化,就是全面依附於美國。

所以把視角再擴大一點,問題就出來了,依附於美國的這幾個軸心國,過的都有點太好了。

過去美國編織了一個謊言,在蘇聯解體後,把俄羅斯繼續捧成一個可怕的對手,所以給北約的擴張尋找了一個借口。但是現在的大趨勢是什麼?歐洲首先要認識清楚的是這一點,美國要搞的是戰略收縮。

在戰略收縮的背景下,北約要回歸真實的定位,就不應擴張,美國都不想擴張,北約的擴張義務其實就隨即終結了。我在周一的長文章《一旦俄烏停火,美國將集中精力對付我們?警惕日本烏化》里說了,在美國的戰略收縮階段,不僅擴張停止,美國還要把全球化的紅利和沉澱資產,全部變現帶走。

所以重新劃分勢力範圍,把地緣衝突帶的資產變現帶走,將是美國接下來的主要任務。從烏克蘭到日本,都會走到這一步的。這一步一旦走完,他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