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俞劉東 張雲山 通訊員 張一昀 陳欣媛
12月17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中國科技公司製造的機械狗在新加坡協助隧道檢修工作」相關視頻,同時點贊:太酷了!
社交媒體「X」截圖
據了解,視頻中的機械狗正是由杭州雲深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深處科技」)與新加坡合作夥伴EGP(Eastern Green Power)共同打造的名為「SPock」的四足機器人。
目前,SPock在新加坡能源集團(SP Group)的電力管廊巡檢項目正式上崗,這也是中國企業首次成功交付機械狗海外電力隧道巡檢解決方案。
「以往這段長達6公里的地下電力管廊主要依賴人工進行巡檢。巡檢人員需要耗時2至3小時才能完成整個管廊的檢查工作。一旦發現問題,還需在問題區域進行標記、拍照,並在工作簿中詳細記錄,隨後進行維修,整個過程往往耗時數小時。」SP Group項目負責人Deric Tang表示,SPock四足機器人的加入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況。
機器狗在工作中。圖源:SP Group
通過背部搭載的熱成像儀與視覺探測設備精準識別牆壁上溫度較低的區域,機械狗可及時發現可能存在裂縫與滲水安全隱患的部位,提升整體運維效率。常規檢查結束後,機器狗會生成一份數據報道,供隧道維護團隊下載並評估,為後續制定檢修方案提供依據。
為了賦予SPock更高的智能化水平,Deric Tang和同事會像訓練真狗一樣,帶著它穿梭於地下綿延的管網中,「傳授」它測繪地圖和自主導航的能力。
除了學會自己認路,SPock掌握的另一項本領是「找不同」。
維檢團隊為其載入了各種有缺陷的圖像,通過機器學習,訓練SPock來識別這些缺陷。為了提升其鑒別能力,甚至引入一些人為製造的缺陷,讓SPock比較兩幅圖或者兩組數據之間的區別。
當下,新加坡政府積極尋求多樣化的能源供應以及智慧運維解決方案,並加強電網建設以提高供電能力和穩定性,這給了中國創新企業展現自身技術實力的機會。
過程中,新加坡和國內行業場景的差異不容忽視。
以電力管廊隧道巡檢為例,新加坡管廊內的設備規格、作業規範都與國內不同,這要求機器人巡檢在目標設定和任務落實上,採取定製化的解決方案。雲深處科技的項目負責人程宇行表示,「考慮到這些差異,在機器狗的感測器加裝、識別類的演算法部署和巡檢邏輯上,都要有針對性地開發。」
雲深處科技產品亮相第六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圖源:浙江在線
此外,新加坡等發達國家對基礎設施相關項目,有嚴格的安全准入規範,為了符合相關流程和標準,雲深處科技的工程師團隊歷時數周通過了前期安全考核,在現場開展專業化的部署工作。
事實上,這並非雲深處科技的四足機器人第一次出圈。
2018年,公司成立僅一年,當時國內首個完成自主導航和智能交互的四足機器人「絕影Pro」就在實驗場橫空出世。作為團隊跨專業協同,厚積薄發的科研成果產業化產物,絕影的誕生給了雲深處科技不斷前行的底氣。
如今,雲深處科技的四足機器人應用到了電力巡檢、勘測探索、公共救援等多種場景,並在廣東、北京、上海、河北、山東、浙江、湖北、安徽等26個省市落地應用。同時也走向世界,在新加坡、韓國等國家有多個雲深處科技的行業項目推進,實現了國產四足機器人落地海外行業應用。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