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農曆四月初八。五一假期剛結束,中央巡視組正在黑龍江加緊檢查工作。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4月30日消息,黑龍江省伊春森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公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黑龍江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楊公偉是土生土長的林區人。1984年5月,17歲的小楊在友好林業局當搬運工,每天跟著師傅們扛木頭、發勞保用品。那時候林場條件艱苦,冬天零下三十多度也得露天幹活。小夥子肯吃苦,三年後當上了後勤段長,管著三十多號人的吃喝拉撒。1992年轉到生產段,帶著工人搞木材採運,還琢磨出多勞多得的分配辦法,讓幹活的人多了三成收入。
要說這人確實有本事,2000年前後國企改制那會兒,他調到熱力公司當副經理。當時供暖管道老化,老百姓家裡經常凍得直跺腳。他帶著技術員把56個換熱站跑了個遍,硬是把投訴電話從每天三十多個壓到三五個。2003年當上經理後,又搞分戶供暖改造,家家戶戶能自己調溫度,這招給單位省了上百萬元的煤錢。
2016年調到鐵力林業局當局長,楊公偉開始大展拳腳。他帶著職工種藍莓、搞松子加工,兩年時間讓大家工資漲了15%。2021年當區長那會兒,把二十多個老舊小區翻新了個遍,八千多戶居民家裡通了暖氣、換了窗戶。這些實實在在的政績,老百姓現在說起來還豎大拇指。
可就是這麼個能幹事的幹部,今年2月剛過完58歲生日,突然就栽了跟頭。現在回頭看,他這些年管過供暖、管過小區改造、還管過上百萬畝林地,經手的錢多了,權力大了,出事也是早晚的。
老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楊公偉從管勞保用品的小股長,一步步爬到國企老總的位置,41年里沒少給群眾辦好事。可權力就像滾雪球,越滾越大就容易失控。現在看,這位"老黃牛"式的幹部還是沒經住考驗。
這事給所有幹部提了個醒:工作成績再好,紀律出了問題全白搭。就像咱林區人最懂的道理,再粗的樹也怕蟲蛀。楊公偉年輕時能在冰天雪地里搶修管道,老了卻倒在糖衣炮彈下,說到底還是忘了初心。組織上這些年查處的案例說明,反腐敗沒有"退休站",更沒有"功勞簿",只要伸了手,早晚要還賬。
現在伊春的老百姓最關心兩件事:一是森工集團的問題能不能查清楚,二是林區發展會不會受影響。要我說,抓蛀蟲是好事,但更得把制度的籠子紮緊。就像咱們冬天燒暖氣,光修管道不夠,還得天天查壓力表、時時看溫度計。幹部監督也得這麼抓,既不能讓老實人寒心,更不能讓貪心人鑽空子。
眼下中央巡視組還在黑龍江開展工作,楊公偉的案子估計只是個開頭。咱們普通群眾就等著看結果,相信組織會把害群之馬揪出來,還林區一片清朗的天。說到底,幹部清清白白做人,企業乾乾淨淨做事,老百姓的日子才能越過越紅火。這道理,放哪朝哪代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