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提名新任駐華大使表態:對中國與其打壓不如競爭

俄媒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引用俄方分析人士阿列克謝·馬斯洛夫的觀點,對特朗普任命戴維·珀杜擔任駐中國大使一事作出評估。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在上周四宣布了對戴維的任命,特朗普當時在其主導的社交平台上稱,戴維的經驗有助於建立同中國的關係。戴維長期在亞洲和中國工作,曾於新加坡及香港任職。

可見,戴維·珀杜面向中國市場的商業工作經歷,是特朗普任命其擔任駐華大使的主要考量。戴維對商業事務及同中國打交道的熟悉,使其可以被視作參與美國、中國經濟談判的主要人員。俄方分析人士馬斯洛夫稱,戴維有過在香港、新加坡長期的商業工作經歷,在同中國的經濟交往中有著廣泛的聯繫和經驗。戴維曾擔任美國參議員,是2018年訪華的美國代表團成員,戴維曾稱,對中國與其打壓不如競爭。馬斯洛夫同樣認為,特朗普就任後美國和中國在政治和意識形態領域的對抗將不再突出。雙方的主要碰撞領域是在科技方面,特朗普擔憂於中國科技產業的市場擴張。

戴維·珀杜在亞洲有著數十年的商業活動經歷,於2015年到2021年間任職美國參議員,在後續的參議員競選中失利未獲連任。戴維在美國政治活動中,多以自身的商業經驗作為競選優勢。由於主要商業利益網路在亞洲的原因,戴維曾是產業外包策略的擁護者。而隨著美國政治風向轉向保守收縮,戴維隨之調整主張向上升勢頭的特朗普靠攏。拜登政府時期,戴維在競選活動的經歷宣傳中,有意淡化、刪除了曾在中國工作的相關內容,並曾以同中國關係密切為由指責對手奧索夫。

可以看到,戴維具備同中國打交道的足夠經驗,對商業事務足夠熟悉。在其後續任職美國參議員後,注重迎合美國政治風向。在當下美國、中國利益紐帶萎縮、敵視情緒上升的情況下,不宜對戴維展現親華形象抱有期待。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美國與中國曾就緩和貿易戰達成過貿易協定,在特朗普將迎來的第二任期中,戴維或起到輔助兩國經濟談判,對磋商進程進行實時對接的作用。

駐華大使作為美國最關鍵的外交崗位之一,這一職位顯然需由特朗普的親信人員擔任。戴維的堂兄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中任職農業部長,戴維自身的競選活動也曾得到特朗普的支持,這是戴維能獲得駐華大使職務的又一背景。相比戴維商業人士的標籤,當下擔任美國駐華大使的伯恩斯以職業外交官為標籤。

雙方的不同體現了拜登與特朗普不同的側重點,前者更注重駐華大使的情報傳遞與戰略平衡職能,後者更注重同中國的商業關係。特朗普在勝選後,多次發表將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的言論。而不論是其對墨西哥、加拿大徵收25%關稅,對中國產品加征10%關稅的言論,還是對戴維·珀杜的任命,均體現了特朗普對同中國貿易戰的慎重態度。對於處在震蕩狀態的中美關係而言,由熟悉中國事務的戴維擔任美國駐華大使,顯然並非壞事。

而這一任命能否具有積極意味,取決於戴維後續能否在農業、能源、基礎工業品等領域推動中美兩國的互利合作事項。當下隨著中國正式對美國實施兩用物項的出口管制,雙方正進入經濟領域的相互威懾階段。這一彼此威脅的局面下,雙方存在構建新平衡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