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縣井坡鎮:車間里的人大代表

紅網時刻新聞5月13日訊(通訊員 黃由鑫 朱雅婭)走進位於汝城縣井坡鎮下青村就業扶貧車間,鎮人大代表、車間管理員黃奎娥正在檢查打皮機的運行狀態,旁邊操作台上的十餘名村民正埋頭熟練地使用壓縮機加工成品,生產一線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車間加工完成的數據線成品正準備裝車運往廣東、江西等地。

「產業發展起來,老百姓的日子才能越來越有盼頭。」鎮人大代表黃奎娥說道,汝城縣井坡鎮下青村就業扶貧車間是由2019年成立的恆益電子廠衍生而成。5年時間,吸引本村和鄰村在家照顧老人、小孩的婦女同志實現穩定就近就業20餘人。

「車間執行按件計費、多勞多得、靈活機動的工作機制,比如切皮、點線等工藝都能在家裡完成。」黃奎娥介紹道,今年搬進村部旁邊的180平米的新廠房,不僅改善務工村民的工作環境,房屋租賃還可以為村集體經濟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同時,黃奎娥主動與工廠負責人溝通協調,新購入3台壓縮機、1台切皮機,更好的增加村民收益和工廠效益。

人大代表黃奎娥正在檢查設備的運行情況

脫貧戶袁飛敏,因學致貧,且要照顧患有石灰病的丈夫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鎮人大代表黃奎娥得知情況後,主動上門找她深談進車間就近就業事宜,袁飛敏開心地答應下來。不僅如此,黃奎娥考慮到她生活負擔較大,特地安排她多做高價計件項目和優惠多得的加班零活,使其原來的工資從每月1000餘元逐步增加到2000多元。

人大代表黃奎娥正在檢查車間內安全生產情況。

「人民群眾選我當代表,這是對我的信任,同時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有責任和義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黃奎娥說道,在村裡開辦扶貧車間不僅能方便群眾務工就業,還能為村集體事業做一份貢獻,一舉多得。黃奎娥還經常參加代表調研培訓活動,學習新知識、新技術,鼓勵該廠通過回收注塑成型後產生的邊角料,再進行加熱熔融二次利用,有效節約原料成本,工廠效益劇增,在車間內務工的村民年收入平均高達2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