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銀行:美國銀行業下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美國銀行業危機仍在發酵。據外媒報道,美國西太平洋銀行5月4日證實,正與潛在投資者就包括出售和融資在內的戰略性選項進行談判。此前有報道稱,西太平洋銀行管理層正在考慮出售,這一消息讓該行3日盤後交易中股價暴跌超50%,拖累其他銀行股。4日,該行股價繼續下跌。輿論認為,繼多家美國銀行倒閉後,西太平洋銀行已「搖搖欲墜」。投資者擔憂,西太平洋銀行可能成為下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會重蹈覆轍嗎?

今年3月,美國矽谷銀行和簽名銀行相繼被關閉,引發銀行業動蕩。5月1日,第一共和銀行也宣布關閉,成為因資金鏈斷裂而被接管的第三家美國區域性銀行。

如今,美國的銀行業危機仍在蔓延。美國西太平洋銀行已成為最新一家面臨投資者恐慌的銀行。

當地時間3日,有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稱,美國西太平洋銀行的管理層正在尋求出售,但該行還沒有找到有意對其全面收購的買家,可能會尋求分拆或籌集新資金。相關報道導致西太平洋銀行股價暴跌,抹去數十億美元數值。

西太平洋銀行此後發布聲明稱,自5月1日第一共和銀行被摩根大通接管後,該行存款並未出現異常外流。此外,截至5月2日,該行只有25%的存款未受保。聲明還稱,目前有幾家潛在合作夥伴和投資者正在與銀行接洽,試圖安撫市場。

然而,分析人士懷疑,西太平洋銀行的聲明是否能夠緩解投資者的擔憂,避免其成為下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華爾街日報》指出,眼下對於一些區域性銀行,投資者猶如驚弓之鳥,一點點火花似乎就能引燃熊熊烈火。

投資者可能擔心,西太平洋銀行將重蹈第一共和銀行的覆轍。

4月24日,第一共和銀行還稱,截至前一周周五,其存款總額為1027億美元,比3月31日僅下降1.7%,但截至4月28日周五營業結束,該行存款已降至926億美元。這意味著,第一共和銀行在五個工作日內流失100億美元的存款,占其存款總額的10%左右。

美聯社稱,西太平洋銀行之所以成為目標,是因為該行集中了來自風險資本和科技客戶的大量無保險存款。這類客戶曾在矽谷銀行和第一共和銀行引發銀行擠兌。

不過,緊張情緒也已蔓延至其他銀行。

除西太平洋銀行外,阿萊恩斯西部銀行、第一地平線銀行等區域性銀行的股價4日均下跌超過30%。區域性銀行股指數下跌了3.5%,觸及202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危機或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儲戶對銀行的信任開始受到侵蝕,美國銀行業危機或將進一步發酵。

美國億萬富翁對沖基金經理、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創始人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警告稱,美國區域性銀行系統已面臨風險,「人們對金融機構的信心需要幾十年來建立,但可能會在幾天內被摧毀……隨著每一張多米諾骨牌的倒下,下一個最脆弱的銀行將搖搖欲墜。」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安德魯·梅特里克(andrew metrick)和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金融學教授保羅·施梅爾辛(paul schmelzing)則警告,這場銀行業危機可能將持續數月、甚至數年。股票和房地產也極易受到系統性銀行危機的影響。

兩人比較了自13世紀以來138個國家近2000次歷史性銀行業干預中的反應後預測,眼下美國正處於「系統性銀行危機事件」的開始階段。

輿論認為,美國銀行接連「爆雷」,事發銀行管理層應承擔最直接責任,但美國在金融監管、宏觀政策上的缺位或失誤更值得反思。

此前,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曾承認,美聯儲持續加息是導致銀行接連關閉的主因。5月3日,美聯儲宣布連續第十次加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到5%至5.25%之間。

有分析稱,引發危機的主要原因是,利率快速上升一方面損害了銀行的資產價值,另一方面促使存款人把資金從銀行轉移到貨幣基金市場等其他地方以獲取更高回報。危機還使得美國銀行業收縮信貸,加大美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加了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