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上的子彈,讓韓國人想起了1987

文/熊姐

大韓航空的客機經歷了一場「疏散騷動」。

據中新網援引韓國媒體報道,3月10日早晨8:05左右,在一架大韓航空的客機上,一名乘客在飛機起飛前,發現自己的座位下有兩發9毫米手槍的子彈。

(大韓航空飛機資料圖)

他隨即通知了機組,一些機上乘客聽說了這件事後也陷入了恐慌,驚叫著四散而逃,場面一度相當混亂。

最終,警方出動了反恐特警和爆炸物處理小組進行檢查,乘客和機組人員共230人被緊急疏散。

(警察前往現場)

消息一出,韓國人立刻想起了87年的「大韓航空858次航班爆炸事件」,相信這也是當時有些乘客陷入恐慌的原因之一。

這是一起相當著名的案件。1987年,來自半島北方的女乘客金賢姬將一台收音機改裝成了定時爆炸裝置,帶上了大韓航空的飛機,並在印度洋上空引爆,機上115人全部遇難。爆炸後的飛機殘骸畫面,也隨著88年漢城奧運會開幕式一起,成為了一代韓國人的深刻記憶。

(金賢姬資料圖)

而最近的南北關係如何,韓國人自己也心裡有數。

尹錫悅上台後,美韓軍演就幾乎沒有停止,B-52戰略轟炸機、核潛艇等「大殺器」也出現在了半島,朝方則以隔三差五試射導彈作為回應,雙方正在「以強硬對抗強硬」。

甚至就在「客機子彈事件」的前一天,朝方還發射了一枚短程彈道導彈。韓國媒體分析稱,此舉或是回應兩天前韓方在靠近軍事分界線附近射擊了30多發炮彈,又或者是在針對美韓即將啟動的「自由護盾」戰區級聯合軍演發出警告。

總之,半島局勢已經處在了「擦槍走火」的邊緣,而這個時刻發生了「客機子彈事件」,也就難怪不少韓國人會多想。

(朝方發射導彈)

尹錫悅執政還不到一年,一些施政方針還在陸續展開,但他對美國的討好和對朝方的強硬,已經是有目共睹。包括他稱日本為「夥伴」,還推動韓國財團代替日本賠償二戰強征勞工,明面上看是在推動日韓和解,但更深層次的目的,其實還是討美國人的歡心。

也因此,美國總統拜登不僅說出了「美國讚賞韓國的舉動」這樣的話,還計劃邀請尹錫悅和夫人在下個月到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甚至承諾要給他最高規格的禮遇,舉辦盛大的國宴。這樣的獎賞,在尹錫悅看來,恐怕絕對是「莫大的榮耀」了。

(拜登與尹錫悅)

當然,如今的朝方已經不是1987年時的那個,他們手握著核武器,有多種反擊方案,應該不會再像當時一樣,選擇冒天下之大不韙,炸毀民航客機。韓國警方在經過搜查後也確認,這次事件沒有恐襲的嫌疑,這架航班也在3個多小時後重新起飛。

但是,這樣的一場「驚魂」,或許應該讓尹錫悅得到一些啟示,那就是,半島危機並不是依靠美國就可以解決的,南北雙方如果繼續硬碰硬,受傷的也只會是無辜的韓國民眾。就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10日的記者發布會上說的那樣,「正視問題的癥結,共同推動政治解決進程」,這才是半島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