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其創建的社交平台上炮轟拜登,「烏克蘭的局勢非常危險,一觸即發,每天都在升級。拜登的軟弱無能已將我們帶到核戰爭的邊緣,現在拜登正在做他10個月前所說的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事情,他在運送美國坦克」。
特朗普的說法並非是杞人憂天,而是國際社會普遍的擔憂。美西方不斷地突破紅線,俄羅斯的耐心消耗殆盡,俄烏局勢呈現出失控跡象,雙方攤牌的日子終會到來。
為了避免局勢失控,導致世界大戰爆發,美國有意結束這場危險遊戲。近期,據瑞士媒體報道,美國總統拜登提出「和平計劃」,提議澤連斯基割讓給俄羅斯20%的領土,以此換取和平。
瑞士媒體稱,負責向澤連斯基傳話的是美國中情局負責人威廉·伯恩斯,此人於1月中旬秘密前往烏克蘭。不過,拜登的提議遭到烏方拒絕。伯恩斯也前往了莫斯科,向普京傳達同樣的信息,但俄方表示有信心贏得勝利。
澤連斯基的目標是收復包括克里米亞在內的失地,恢復1991年時的烏克蘭邊界。按照澤連斯基執拗的性格,他不可能會接受拜登的「和平計劃」。
但是,俄烏衝突走向並非是由澤連斯基的意志決定的,主要看美西方給予多少軍援。美西方提供軍援的目的並非僅限於幫助烏克蘭恢復領土完整,還有消耗俄羅斯國力的目的。
在這個過程中,美西方不會為了烏克蘭跟俄羅斯開戰,因為這會導致兩敗俱傷,這不僅會導致美國丟失全球霸主地位,還可能會讓美國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當美國提供的軍援達到一個極限,而烏軍還是無法收復所有失地,澤連斯基只能接受「和平計劃」。不論他願不願意,烏克蘭都會成為第二個半島。
至於俄羅斯,雖然拜登的「和平計劃」並非完全滿足俄羅斯胃口,但基本符合普京預期。靠著佔領的約20%烏領土,俄羅斯成功建立一個緩衝區,雖然面積不是很大,但這塊小棉襖也能讓俄羅斯感受到安全感。
等到「和平計劃」實施,俄烏衝突結束,澤連斯基可能會帶著殘缺的烏克蘭版圖加入歐盟,就如同現在倒向西方的韓國一樣,淪為西方「殖民地」。雖然主權淪喪,但烏克蘭能得到西方經濟扶持,未來有望還清外債。
(文/嚶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