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聞特約評論員 伍里川
有網友發帖稱,目前武漢有一酒店實行「24小時退房制」,且這一制度已經穩定執行了14年。「我們從2011年開業起,就按照24小時入住制執行,即從客人入住到退房,住滿24小時算一天。」武漢丹楓白露酒店市場傳訊經理張玲告訴九派新聞 ,他們允許所有顧客住滿24小時,且不增收額外費用。例如,如果客人晚間19點入住,次日19點退房,只需要支付一天房費。其他酒店若晚於中午12點退房,可能需要加收半天房費,最晚延遲到14點。
這條新聞引發大量網友關注、點贊,一大原因是,在不友好、不規範退房場景實際存在的情況下,「24小時退房制」如一股清流,沖刷了很多人的不爽之感。
目前在酒店行業中,「中午12點退房制」比比皆是,例如,九派新聞記者詢問武漢另外五家酒店後發現,大多連鎖酒店要求中午12點前退房。相對而言,「下午兩點退房制」較為寬鬆一些,但多為酒店給予會員的福利,尚沒有推廣開。現實中,圍繞退房事務,一方面,早在2009年,《中國旅遊飯店行業規範》就已刪去「12點退房規定」,意味著「12點退房」失去了法理依據。但國內很多酒店依然將「中午12點退房制」視為鐵規定、不可改,一旦消費者超時或因其他原因耽誤退房,就會產生額外費用,為此引發的爭議舉不勝舉。令人震驚的是,2024年10月消息,有遊客在某地國家森林公園旅遊時,被酒店要求第二天早上8點前退房。在該景區,多家酒店默認上午9點退房,可謂創下退房時間新低;另一方面,消費者面對一些酒店的霸王條款,維權過程難上加難。多數情況下無計可施,只能被動接受過早退房之苦,導致住宿和旅遊體驗打了折扣。
14年堅持「24小時退房制」,其成功經驗給人以深度提示:住宿時間以24小時為計時標準,可以有。原因很簡單,消費者入住酒店是以「日租」形式實現的,當然應該享受全天24小時住宿待遇。反觀現行退房機制,多是以減少入住時間為前提,可謂利好了酒店、犧牲了消費者權益。
「24小時退房制」作為一個樣本,讓公眾想到了南航某航班推出的「一刻登機」服務。該舉措打破了國內民航業普遍需提前30至40分鐘關閉值機櫃檯的慣例,話題#登機只需提前15分鐘了#一度衝上熱搜第一。兩者同樣是業內的「孤例」,讓人看到了有關企業勇於自我突破、關切公共利益的表現。
當然,「24小時退房制」目前僅僅是一家酒店的自我實驗,且面臨不小的實際難題。正如該酒店經理直言,「24小時退房制」雖然廣受好評,但也增加了酒店的管理成本。如果有客人晚上或凌晨離店,空出的房間會處於閑置狀態,需要等次日阿姨清潔之後再銷售。這種情形,在長假等旺季顯現得更為明顯。
酒店經營需要儘力消化成本、提升效益,相關酒店如何應對壓力、解決難題,也將成為值得關注的樣本。畢竟,「24小時退房制」纏繞著一系列管理、應對新課題,需要統籌解決。唯有讓更多酒店看到「24小時退房制」叫好又叫座、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運行效果,才能增加說服力,吸引更多酒店跟進。當更多酒店願意試水「24小時退房制」,形成一種常態化經營模式,且為市場廣泛接受,獨一家嘗試所帶來的巨大壓力,才會通過市場調適有所化解,業內共同創新發展的過程,也會促進這一機制更完善、更成熟,令成本之痛少之又少。
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希望創新者有更多同行者。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