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山論」在全球播撒綠色種子

2025年07月10日16:33:09 國際 1722

參考消息網7月10日報道(文/向定傑 李黔渝 倪遠詩)夏意正濃,萬物繁茂,一場人類與自然、與未來的對話如期進行。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際,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於7月5日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來自6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名代表參會,共同探討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如何協同演進。

自2009年創辦以來,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始終致力於推動生態文明理念傳播和實踐探索,深化同國際社會在生態環境領域的廣泛交流與務實合作。延續至今,論壇不僅見證了中國生態文明的發展進步,更在將相關建設理念推向世界。

10餘個國家近20個國際友城、友好組織應邀參會;11場主題論壇有國際組織參與,其中四個由國際組織獨立主辦……相較往年,今年論壇的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升。記者穿梭在開幕式、主題論壇等活動中發現,「兩山論」無疑是高頻金句,除了中國官員、企業家喜歡引用,不少外國嘉賓也是倍加認同。其蘊含的深邃思想與豐富實踐成果,既改變了中國發展軌跡,也為全球綠色轉型提供了寶貴啟示。

架起綠色理念橋樑

「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全世界耳目一新。」印度工商會聯合會執行董事阿都爾·達拉果地說。在一場主題論壇上,他將演講題目直接定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催化劑》。

這種共鳴並非個例。在眾多主題論壇與交流活動中,「兩山論」被反覆提及,成為連接各國綠色發展理念的橋樑。

越來越多的國際人士意識到,中國的「兩山論」跳出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二元對立,提供了一種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新思路。通過學習和借鑒這一理念,各國可以更好地應對生態危機,走出發展困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非常高瞻遠矚、十分先進的理念,我完全贊同和認同,這一理念在匈牙利也深入人心。」匈牙利國會副主席雅高布·伊什特萬說。

他援引匈牙利諺語「農業耕地是向子孫後代借來的財產」,指出人類應像照顧嬰兒般呵護土地、森林與土壤,確保其為後代提供生存保障。在發言中,他表示對中國在河流清潔治理、森林保護及綠地增長方面的投入印象深刻。

「我非常贊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這是非常真實的情況,比如在貴陽,綠水青山帶來了宜人的氣候和景色,以此推動當地旅遊產業發展。」莫三比克加扎省省長瑪格麗達·瓊戈說。

在與會專家看來,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是捨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助理駐華代表馬超德分享了山東省五蓮縣的案例。這裡山地丘陵佔到86%,通過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建立「山水共建共治」機制,持續治山增綠、治水興水,森林覆蓋率從建縣初期的不足10%達到31.45%,當地還推進生態游、鄉村游,舉辦常態化特色賽事和大力發展果林,生態環境從五蓮的短板逐步成為最大特色。

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則以貴州茶產業為例指出,貴州750萬畝茶園不僅有效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更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2024年貴州茶產業綜合產值達970億元人民幣,有力帶動了茶農增收致富,貴州抹茶還遠銷日本、美國、法國等多國」。

此次論壇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浙江作為主賓省參加。在會議中心的一樓大廳,「詩畫江南 活力浙江——在『浙』里看見美麗中國」展覽前,不時有與會者駐足觀看。

展區中,一座獎盃、一棵梭梭樹模型、一張獲獎證書,分別代表著浙江「千萬工程」「螞蟻森林」「藍色循環」三項工程獲得聯合國「地球衛士獎」。「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鳥中大熊貓」朱䴉等瀕危物種重現的故事,也在向世人講述令人驚嘆的綠色奇蹟。

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完善生態環境法律法規標準政策制度體系,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多年來,中國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持續改善。

據介紹,近年來,隨著各地勇於探索「兩山」轉化路徑,中國572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240個「兩山」基地提煉的「護綠換金」「聚綠成金」「借綠生金」等模式日趨成熟,生態紅利持續釋放。

提供綠色轉型動能

數字經濟增速連續九年位居全國前列,綠色經濟佔比48%左右……在論壇開幕式上,貴州分享的一組數據引人關注。作為昔日中國的脫貧攻堅主戰場,貴州現代化建設任務艱巨。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意味著既要趕又要轉,既要量也要質。

破解多重約束、克服諸多困難,貴州以生態文明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之路,推動經濟興、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國家級綠色工廠40家、綠色供應鏈企業六家、綠色工業園區九個……這是論壇舉辦地貴陽踐行生態立市,發展綠色生產力的生動實踐。

從中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到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如今在多彩貴州大地上,處處是畫、步步皆景,綠色有機成為農產品的亮麗標籤,綠水青山也成為旅遊的金字招牌。

「中國在全世界綠色轉型當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國際金融論壇副主席、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認為中國在綠色發展與綠色環保上的實踐創新與全球示範效應,為世界綠色轉型提供關鍵動能。

清潔發電體系、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全球最大,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新能源發電設備和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居全球第一……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中國統籌產業結構調整,努力踐行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的生動體現。

綠色發展的春風,正在吹向更廣闊的世界。論壇執委會中方委員、中國水環境集團董事長侯鋒專門分享了貴陽市「母親河」的治理案例。

作為烏江一級支流、長江二級支流,南明河在貴陽市民的記憶中,曾是「推開窗就聞惡臭,路過時掩鼻疾走」的生態痛點。2013年起,中國水環境集團創新應用「分散式下沉再生水生態系統」技術,攻克喀斯特地貌治污難題,逐漸還清水綠岸、魚翔淺底。

「生態環境治理需要以科技為關鍵驅動力。」侯鋒說,總結項目經驗,集團目前成立了「中德環境技術創新中心」,致力於將分散式下沉技術推廣至一些缺水缺地國家和地區,助力當地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我們正在採取行動,將茶園的綠色防控技術推廣到國外。目前斯里蘭卡已經在使用我們的方法,提升茶葉的品質和產量。」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主辦的一個主題論壇上,教授張利博分享道。

張利博所任職的貴州大學擁有植物保護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和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在該校的一棟科研樓前,加掛的「中國-斯里蘭卡茶葉綠色防控技術『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牌子十分醒目。

去年10月,由貴州大學與斯里蘭卡佩拉德尼亞大學牽頭申報、華中師範大學和斯里蘭卡茶葉研究所共同參與建設的這個「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獲得科技部正式批准並立項建設。

實驗室負責人介紹,中國和斯里蘭卡都是產茶大國,對茶園綠色防控技術有共同需求,實驗室旨在解決茶葉種植與生產過程中傳統農藥利用率低、殘留多等問題。

「斯里蘭卡高海拔山地茶區的生態環境與貴州茶區具有高度相似性。」綠色農藥與農業生物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吳劍說,通過免疫誘抗、綠色農藥等有效措施,他們不僅幫助當地茶園控制了病害和草害,還讓茶園大幅增產。

「我知道中國在這方面有很多經驗,我也想學習,期待和相關技術團隊達成合作。」肯亞茶葉研究所所長莉蓮·切貝特·凱里奧說,肯亞是全世界最大的紅茶出口國,現在更多考慮的是茶葉產業的質量、韌性和可持續性,希望用一種科學、協調、對自然有利的方法進行下一步發展。

攜手應對未來挑戰

山地,被譽為地球的「生態脊樑」,承載著全球85%的哺乳動物、鳥類和兩棲動物,以及50%的高等植物,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生命搖籃。而如今,全球山地生態系統正在加速退化,每年超過300種特有物種瀕臨滅絕。守護山地生物多樣性,已成為全人類的緊迫使命。

「當我們保護一座山,守護的不只是樹木鳥獸,更是人類的未來。」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所長譚周亮呼籲,以此次論壇為起點,努力做到三個「超越」:超越國界,建立跨國保護網路;超越學科,推動科技人文融合;超越代際,為子孫留住綠水青山。

環喜馬拉雅地區是亞洲的「江河源」「生態源」和全球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之處,這裡人口眾多、文明多元、生態多樣。

7月6日舉行的「山地生物多樣性與我們的生活」主題論壇,首次會聚中國西南與喜馬拉雅地區八國代表,共商「亞洲水塔」保護策略。論壇倡議建立「山地生物多樣性跨境監測平台」,共享中國衛星遙感技術和尼泊爾社區巡護經驗,實現對雪豹滇金絲猴等旗艦物種的跨國聯合保護。

氣候變化是全球最嚴峻的挑戰之一。世界氣象組織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上升約1.15攝氏度,2024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所設置的15個氣候臨界點已經有九個被突破,全球極端氣象事件頻發,正在對全球生態系統、生計保障、公共健康和基礎設施安全造成深遠影響。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賀克斌表示,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沒有國界,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唯有全球合作、共同應對,方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未來。他還特別呼籲:「應對氣候變化關乎全人類的共同福祉,尤其與青年的未來息息相關,迫切需要青年群體的深度參與。」

2023年,在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一位穿戴苗族傳統服飾、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分享生態保護觀點的中國青年引起大家的關注。他就是來自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的「95後」苗族小伙謝宗旭。

在7月4日舉行的「國際氣候與環境治理青年論壇」上,由中國青年氣候行動聯盟發起的「Climate X」雙碳數字化項目正式啟動。謝宗旭擔任這個項目的執行主任。他介紹,「Climate」是氣候,X是指聯動全球各地。

據了解,2019年,清華大學等世界知名高校共同發起成立了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推動高校間的交流合作。該聯盟於2022年推出首個針對青年氣候領導力的培訓項目,並發展了「Climate X(氣候變化協同)」全球系列行動,這一行動既為青年學員提供國際舞台,也幫助他們將學到的理念帶到社區和公眾視野。四年來,「Climate X」吸引了來自79個國家、500多所高校的2000餘名學生、青年參與培訓。

「我讚賞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推動的國際合作。」索羅門群島副議長莫里斯·托伊雷納說,面對共同的挑戰,唯有深化合作與相互理解。

正如此次論壇形成的《2025貴陽共識》所呼籲的,地球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環境破壞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讓我們攜手共進,匯聚更加磅礴的偉力,同走綠色發展之路,推動全球生態治理、化解全球生態危機、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清潔美麗的世界,為子孫後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

中國「兩山論」在全球播撒綠色種子 - 天天要聞

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標識(楊文斌 攝)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劉洪建率昆明市友好代表團訪問法國日本 - 天天要聞

劉洪建率昆明市友好代表團訪問法國日本

7月4日至9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劉洪建率昆明市友好代表團訪問法國、日本,深入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務實開展訪問考察、招商推介、人文交流等系列活動,賡續傳統友誼,宣傳推介昆明,共商合作機遇,為推進中法、中日關係發展做出地方貢獻。在法國期間,代表團一行與中國駐法國大使館陳...
俄美外長吉隆坡密談50分鐘,事後表述竟大相徑庭 - 天天要聞

俄美外長吉隆坡密談50分鐘,事後表述竟大相徑庭

當地時間7月10日,在東盟活動間隙期間,俄外長拉夫羅夫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了約50分鐘的會晤。據參考消息報道稱,俄羅斯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雙方就烏克蘭局勢、伊朗和敘利亞局勢以及其他一系列國際問題的解決進行了實質性、坦
美國醞釀中的制裁,或令俄與其他國家關係面臨挑戰 - 天天要聞

美國醞釀中的制裁,或令俄與其他國家關係面臨挑戰

在短暫叫停對烏克蘭軍援後,美國又計劃著手恢復武器供應。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自己不清楚暫停對烏援助是誰的決定。與此同時,他還在醞釀推動新的對俄制裁。對於特朗普態度的再次轉向,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9日表示,莫斯科和華盛頓都希望通過政治外交途徑解決烏克蘭危機,雙方在這方面沒有分歧。他稱,儘管特朗普決...
美政府內部再現信息安全漏洞 「AI魯比奧」與多名官員聯絡 - 天天要聞

美政府內部再現信息安全漏洞 「AI魯比奧」與多名官員聯絡

近日,美國政府內部再次出現信息安全漏洞。國務卿魯比奧在即時通信平台「信號」應用軟體上被冒名頂替,其聲音被人工智慧技術模仿,隨後與多名政府官員聯絡。目前,美國國務院已就此事展開調查。美國《華盛頓郵報》9日報道稱,政府內部的一份電文顯示,今年6月中旬,有人在「信號」平台創建了一個極具迷惑性的賬戶,賬戶名刻...
深觀察丨又發新威脅 美國關稅亂拳打疼了誰 - 天天要聞

深觀察丨又發新威脅 美國關稅亂拳打疼了誰

在剛剛宣布延長「對等關稅」緩徵期、並致函警告多個貿易夥伴將從下月初對它們加征「量身定製」的關稅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又發出了新的威脅。當地時間9日,他在社交媒體上證實了他此前一天在內閣會議上的表態,宣布美國將對進口銅徵收50%的關稅,自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