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可能再現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中國記者全部撤入駐伊朗大使館

2025年06月17日19:13:20 國際 1450

怎麼可能再現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中國記者全部撤入駐伊朗大使館 - 天天要聞

現在的以伊開戰,我們還是站在伊朗這邊,前段時間還舉行了中俄伊軍演,可是俄羅斯大使館先撤僑跑路了,自身深陷俄烏泥潭,想幫伊朗也是力不從心。

以色列當前風頭十分強勁,狂到沒邊,借著把伊朗揍得全國上下七零八落之機,想打誰就打誰,會不會血沖腦門,學美國那一招,對我駐伊大使館「誤炸」?

怎麼可能再現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中國記者全部撤入駐伊朗大使館 - 天天要聞

我們不能不防,最好做預案,假設,只是假設,如果以色列轟炸了大使館,我們該如何應對?不能託大,必須做好預案。

16 日晚,一則消息震驚世界:以軍對德黑蘭發動大規模空襲,此次襲擊的目標竟然是伊朗國家電視台大樓。

現場傳出的畫面令人觸目驚心,電視台直播中,演播室內突然傳齣劇烈的爆炸巨響,緊接著濃煙滾滾湧入演播廳,女主持人話說了半截,慌慌張張地逃出去,直播信號隨之中斷。

新華社記者也在德黑蘭清晰地聽到了四面八方傳來的密集爆炸聲,整個城市仿被戰爭陰霾籠罩。以軍發表聲明,證實了此次襲擊,聲稱該建築被伊朗武裝部隊用于軍事目的。

在襲擊發生之前,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就曾公開放話,稱伊朗國家電視台和廣播電台 「即將消失」,如今這一威脅變成了殘酷的現實。

由此也可以看出,以軍幾乎是無所禁忌的,連手無寸鐵的電視台也敢炸,還導致7人死亡,還有什麼目標他們不敢炸的?

更何況,雖然我國與以色列一向交好,兩國也沒有什麼原則性的過節,只是一些極端民粹分子到以大使館網頁上口嗨,在網路上過份貶以,被以色列點過名而已,犯不著拿我們的使館出氣吧?

試問哪國沒有口無遮攔,信口開河亂站立場,胡亂開炮的人呢?

近期以來,以伊之間摩擦不斷升級,雙方在敘利亞、黎巴嫩等地的代理人衝突也愈發激烈。以色列持續指責伊朗支持地區武裝組織對其發動襲擊,而伊朗則堅決否認這些指控,並表示將對以色列的任何挑釁行為予以堅決回擊。

以軍轟炸伊朗國家電視台大樓這一事件,無疑是對伊朗的一次沉重打擊。作為伊朗最重要的官方媒體機構,伊朗國家電視台在傳播伊朗政府聲音、凝聚民眾力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此次大樓遭襲,不僅導致電視信號中斷,無疑是對伊朗國家尊嚴和民眾情感的嚴重傷害。

哈梅內伊誓言要讓以色列付出沉重代價,革命衛隊也呼籲特拉維夫居民儘快撤離,種種跡象都表明,伊朗不會對此次襲擊坐視不管,報復行動或許隨時都會到來。

但是,兩國交戰,導彈、無人機亂飛,還真有可能發生「誤炸」的可能。

隨著以軍對德黑蘭的轟炸,整個城市都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之下。當地居民陷入了恐慌之中,紛紛開始儲備生活物資,尋找安全的避難場所。學校停課,商店關門,往日繁華的街道變得冷冷清清,人們的臉上充滿了恐懼和擔憂。

在這樣的緊張局勢下,中國駐伊朗大使館迅速做出反應,出於對中國記者人身安全的考慮,要求當地的中國媒體記者集中撤入使館避險。

怎麼可能再現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中國記者全部撤入駐伊朗大使館 - 天天要聞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轟炸中,身處德黑蘭的中國記者們成為了記錄歷史的見證者。網友也希望他們用手中的鏡頭和筆,以事實為準繩,客觀報道最真實的現場情況。而不是以個人的偏見來評價兩國兩軍的是與非。

以色列雖然強悍,但他們也不是全世界的敵人,他們也有自己的底線和道德堅持,總體評價還是在打一場文明戰爭,以徹底消除本國和人民的威脅。

比如每炸一個地方,都會事先通知無辜的平民撤離;比如他們只炸軍事目標,並不攻擊民用設施;再比如他們只斬首軍政高官,避免禍及平民,等等。

怎麼可能再現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中國記者全部撤入駐伊朗大使館 - 天天要聞

中國公民在伊朗經商打工的少說也有數萬人吧,但開戰以來至今還沒有一名中國人受傷的報告,正好說明,以色列對我們並沒有仇恨。

奉勸一些極端人士,對世界上更多國家支持的以色列嘴上留德,不要再胡攪蠻纏,不要給素來交好的中以關係添麻煩。不要憑自己的喜好強行插入評論,有些現象不是你看到的、聽到的就是真相。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開「蚝」取題學知識,深圳舉辦「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活動 - 天天要聞

開「蚝」取題學知識,深圳舉辦「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活動

為積極開展2025年深圳保險業「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系列活動,深入踐行「金融為民」理念,推動金融知識普及與反詐意識深入人心,7月8日上午,深圳市保險業協會組織深圳金融教育騎兵團33家成員單位在寶安沙井「千年蚝鄉」蚝鄉湖公園文化展覽館,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金融教育活動。本次活動巧妙地將地方特色蚝文化與金融...
特朗普兩項行動背後隱藏著什麼?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兩項行動背後隱藏著什麼?

7月7日,喜歡作‬秀‬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新的一周人們上班的第一天,採取了兩項引人注目的對外行動。第一項,致信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哈薩克、突尼西亞、南非、寮國、柬埔寨等14個國家,催促它們儘快與美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否則將從8月1日起被
為何以色列如今將矛頭轉向土耳其? - 天天要聞

為何以色列如今將矛頭轉向土耳其?

隨著該地區權力格局的變遷——伊朗相對實力衰退,而以色列與土耳其強勢崛起——特拉維夫與安卡拉之間的對抗升級已非是否會發生的問題,而是以何種形式呈現。這並非關於雙方是否選擇對抗,而在於他們選擇以何種方式....
特朗普新關稅威脅引發全球規避行動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新關稅威脅引發全球規避行動

過去三個月間,世界各國試圖通過滿足特朗普總統可能想要的條件,來避免對其經濟造成懲罰性打擊的新關稅。 印度尼西亞提出增購34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和燃料。泰國建議降低本國多項貿易壁壘,並採購更....
有人用AI冒充魯比奧聯繫美國高級官員,美國務院回應 - 天天要聞

有人用AI冒充魯比奧聯繫美國高級官員,美國務院回應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據美國《華盛頓郵報》7月8日報道,近日有人使用人工智慧技術模仿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聲音和寫作風格,冒充魯比奧聯繫了多名美國外交官員、一名美國州長和一名美國國會議員。美國政府懷疑這名冒充者想要竊取信息,但尚未確定其身份。報道稱,魯比奧的辦公室3日發送給美國國務院員工的一份文件顯示,冒...
外媒: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會見馬克龍時「眼角充血」引發關注,白金漢宮解釋 - 天天要聞

外媒: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會見馬克龍時「眼角充血」引發關注,白金漢宮解釋

【環球網報道 記者 索炎琦】據英國《衛報》、美國《紐約郵報》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當地時間周二(8日)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在溫莎城堡為其主持歡迎儀式的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的右眼角充血引發外界關注。對此,白金漢宮的一名消息人士解釋稱,這是由眼部血管破裂引發,與其他健康問題無關。當地時間8日,英國國王查爾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