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已經結束,美方派出的三路特使悄然離開北京。
這場持續數月的中美貿易博弈,原本被寄予厚望的談判卻沒有傳出預期中的好消息。
更讓人意外的是,平日里喜歡在社交媒體上大肆宣揚"偉大勝利"的特朗普,這次卻異常安靜。
難道說,這位「雷厲風行」的總統還要被迫繼續向中國「認慫」?
2024年第四季度,美國聯邦政府的利息支出創下歷史新高,這個數字讓華盛頓的財政官員們「夜不能寐」。
美國政府債務信用違約掉期價格飆升至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甚至超過了2023年。
財政壓力如同一把利劍懸在美國政府頭頂,而中美貿易談判的走向直接影響著這把劍何時落下。
貝森特財長最近頻繁在公開場合放出消息,聲稱"即將達成重大協議",試圖通過這種方式穩定市場情緒。
市場的反應卻相當冷淡,投資者們顯然不買賬。華爾街的分析師們心知肚明,如果真的有重大突破,特朗普早就在推特上大肆宣揚了。
回到4月2日,特朗普曾信心滿滿地宣布"解放日",給中美貿易談判設定了90天的最後期限。
如今56天已經過去,剩餘的時間已經不足一半。時間的緊迫感讓華盛頓方面開始坐立不安。
北京方面的策略卻截然不同。
中國沒有選擇在關稅問題上與美國硬碰硬,而是巧妙地將戰場轉移到了金融領域。
大規模減持美國國債的舉動,讓華盛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這種"你打你的陣地戰,我打我的運動戰"的策略,讓習慣了直來直去的美國政府措手不及。
國際資本市場也在悄然改變。
大量資金開始撤離美元資產,轉而投向歐元和人民幣資產。
這種資本流動的變化,比任何關稅措施都更能觸動華盛頓的神經。美元霸權地位的動搖,是美國政府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華盛頓派出的四路特使陣容堪稱豪華:
前財長蓋特納、美國亞洲協會會長康京、美國前駐華大使博卡斯,以及新任駐華大使龐德偉。
這樣的配置足以說明美國政府對這次談判的重視程度。
蓋特納作為金融危機時期的老將,被寄予厚望能夠在金融議題上取得突破。
他在北京停留期間,與中方就債務問題進行了多輪深入交流。最終空手而歸的結果,讓華盛頓方面頗感意外。
康京憑藉其在亞洲事務方面的豐富經驗,本來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打開局面的人選。
他在華期間積極聯絡各方面人士,試圖為談判尋找新的切入點。現實卻證明,單純的外交手段在經濟利益面前顯得蒼白無力。
博卡斯的參與更多體現了美國政府希望通過老朋友的關係來緩解緊張局勢的想法。
這位前駐華大使在中國有著廣泛的人脈關係,他的到來確實為談判帶來了一些輕鬆的氛圍。輕鬆的氛圍並不能掩蓋分歧的根本性。
唯一留在北京的龐德偉,現在承擔著維持中美溝通渠道暢通的重任。
作為新任大使,他面臨的挑戰比任何前任都要複雜。
如何在維護美國利益的前提下,與中方保持建設性對話,考驗著這位外交官的智慧。
特朗普政府內部對於貿易戰的分歧也在逐漸顯現。
一些官員開始質疑關稅政策的有效性,認為這種做法正在變成一把"雙刃劍"。
關稅確實給中國出口企業帶來了壓力,對美國消費者和企業也造成了不小的負擔。
中國方面的表現讓國際社會刮目相看。
面對美國的壓力,中國既沒有選擇全面妥協,也沒有採取過激的對抗措施。
從日內瓦中美雙方聯合發布聲明至今已經16天,雙方在一些技術性問題上確實取得了進展。
核心分歧依然存在,這些分歧涉及到兩國的根本利益,短期內很難找到完美的解決方案。
華盛頓方面原本期望通過這輪密集的外交活動,能夠在90天期限到來之前取得重大突破。
現實卻給了他們「當頭一棒」。三路特使的離開,標誌著這輪談判階段的結束,結果顯然沒有達到預期。
美國國內的政治壓力也在不斷增加。
國會中的一些議員開始公開質疑特朗普的貿易政策,認為這種做法正在損害美國的長遠利益。
中期選舉的臨近,讓特朗普政府在貿易問題上的騰挪空間進一步變窄。
中國的金融反制措施效果明顯。美國國債收益率的波動,直接反映了市場對於中美關係前景的擔憂。
華爾街的投資者們開始重新評估持有美元資產的風險,這種情緒變化比任何政策宣示都更有說服力。
回顧2018年特朗普對34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歷史,那時的華盛頓顯得信心十足,認為中國會很快屈服。
幾年過去了,現實證明這種判斷過於樂觀。中國不僅沒有屈服,反而在應對外部壓力方面展現出了令人意外的韌性和智慧。
當前的局面對特朗普來說確實「不太樂觀」。
90天期限的設定原本是為了給中方施壓,現在卻成了懸在自己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時間越來越緊,而實質性突破卻遲遲沒有出現。
從目前的情況看,特朗普政府很可能需要重新調整對華政策。
繼續採取強硬立場雖然在政治上有一定收益,經濟成本卻越來越高。
如何在不丟面子的前提下尋找下台階,成了華盛頓方面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美國政府設定的90天期限本意是施壓,如今卻成了自己的「緊箍咒」。
特朗普如果繼續「一意孤行」,很可能面臨更大的政治和經濟風險。
理性的選擇應該是回到談判桌前,通過平等對話尋求雙贏的解決方案!
信息來源:
美國財政部2024年第四季度利息支出報告 - 聯邦政府債務利息成本數據
彭博終端信用違約掉期(CDS)價格追蹤系統 - 美國政府債務違約風險指標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2018年對華關稅清單 - 34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歷史記錄
中國外匯管理局月度外匯儲備構成報告 - 美債持有量變化數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全球資本流動監測報告 - 跨境資金流向統計
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人事任命公告 - 龐德偉大使任職信息
路透社外交消息來源 - 美方特使團成員構成及訪華行程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公開講話記錄 - 貿易協議進展表態
社交媒體數據分析平台 - 特朗普推特發布頻率統計
歐洲央行每周資產購買計劃報告 - 歐元資產流入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