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看得出來,美國倒下只是時間的問題。而且美國真的倒了,對世界各國來說都是件好事情。
不過,各國都希望美國倒,但又不希望美國倒得太快了,因為各國手上還有很多的美元沒有花掉。
所以在世界離開美國之前,得先離開美元。印度、中東以及中國,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去美元化,可以說是暗潮湧動。
「美元霸權」是美國霸權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動不動就用美元制裁別國,讓其他國家擔心自己的錢袋子不安全。
美元也是貨幣的一種,貨幣的誕生就是為了方便流通的,美元也是世界範圍內流通性最好的貨幣。
可是美國總用它當「武器」,一次兩次以後,別人自然想找替代品,貨幣不能流通甚至會被沒收,那還叫貨幣么?
美國國債越欠越多,經濟政策不穩定,其他國家覺得美元可能貶值,不如分散風險。
以前大家依賴美元的前提是必須是現金支付,所以大家都選擇同一種現金,但是現在已經有數字支付了,用數字支付,錢可以自動轉換,不是非得通過美元來結算了。
所以各國近幾年都在去美元化。
印度和多個國家簽本幣結算協議,和阿聯酋用盧比買石油,和俄羅斯搞盧比-盧布直接交易,還和部分非洲國家談盧比結算。
但實際效果很差,因為盧比匯率不穩、國際認可度低,俄羅斯收到盧比後花不出去,最後只能囤著當「廢紙」。
允許境外開盧比賬戶,印度央行放話讓外國人在海外開盧比賬戶,想吸引外資用盧比投資,但外資嫌麻煩,響應者寥寥。
印度還支持金磚國家內部「去美元化」,比如同意用人民幣買俄羅斯石油,還參與討論金磚國家多幣種支付系統。
但印度提了一堆條件,必須支持盧比結算、隨時能退出,看似支持實際是變相拖後腿。
這也是印度政策的老毛病了,既要又要,瞻前顧後,最後總是淪為樣子工程,雷聲大雨點小,宣傳過了就等於是做過了。
唯一實際點的就是拋售美元。
2024年底印度拋售美元導致外匯儲備從7049億降到6579億,主要是為了穩住盧比匯率,順便減少美元依賴。
對美國也是陽奉陰違,特朗普威脅要對「去美元化」國家加150%關稅,印度表面說「絕不反美元」,轉頭就和俄羅斯、中國搞本幣交易。
為啥印度這麼擰巴?
一是盧比太拉胯,國際支付佔比不到1%,買石油、高科技設備還得靠美元。
二是怕得罪美國,印度和美國軍事、經濟合作緊密,不敢明著對抗美元霸權。
相比之下,中東的表現就要好得多了。
以前中東賣石油必須用美元結算,現在開始"拆台"了。沙特就鬆口說可以考慮用人民幣結算石油貿易,還和中國簽了人民幣換沙特貨幣的協議。
伊朗更狠,直接和俄羅斯用盧布交易石油,還搞了專門的盧布兌換市場。伊拉克和中國做買賣直接用人民幣結算,雖然石油暫時還用美元,但日常商品貿易已經繞開美元了。
以色列夠親美了吧?但沒人會和自己的利益過不去。
以色列也把人民幣、日元這些貨幣加進了國家外匯儲備,美元比例從66.5%砍到61%。
埃及狂買黃金,一季度就買了44噸,外匯儲備里黃金佔比直接翻倍。
與此同時大家還在拋售美國國債,怕被美元波動坑錢。
阿聯酋、卡達這些土豪國家開發了本地版的"支付寶",不用依賴美國的SWIFT系統轉賬。沙特也在搞類似的金融基建,免得被美國卡脖子。
這些也是近幾年美國把美國的科技公司武器化給世界各國的教訓。
除了中國外,其他的國家用的軟體很多都是依賴美國的,哪天美國給掐斷了真的是兩眼一抹黑。
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發生,各國也只好開發自己的互聯網系統。
沙特、阿聯酋這些國家還在申請加入金磚國家,想和新興市場國家一起搞新貨幣體系。
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
而中國的去美元化做的是最全面的。
中國現在大力在推人民幣跨境結算,已經和40多個國家簽了貨幣互換協議,總金額超過4萬億人民幣。
和巴西做生意直接拿人民幣換雷亞爾,不用繞道美元了。
還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修鐵路、開港口這些項目,中國都鼓勵用人民幣結算。
現在中國進出口貿易里,人民幣結算比例從10年前的幾乎為零漲到了48%,美元份額反而從83%掉到47%。
美國不是用SWIFT系統卡人脖子嗎?中國自己搞了個CIPS跨境支付系統,現在能通178個國家,1600多家銀行在用,連沙特土豪買石油都能用數字人民幣直接付款了。
微信支付寶這些移動支付也殺到國外,在東南亞很多地方掃碼就能花人民幣。
中國從2020年開始試點數字人民幣,現在連跨境買石油都能用。
深圳搞了個「數字絲路」項目,和中亞國家做生意用區塊鏈結算,速度比SWIFT快80%。最近還和香港、泰國搞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試點,以後出國旅遊可能都不用換外匯了。
中國這幾年狂買黃金,外匯儲備里黃金佔比翻著跟頭漲。美債持有量從最高1.3萬億降到8300多億,拋了將近四成。
我們還學新加坡搞外匯分類管理,把外匯儲備分成應急錢、戰略投資錢和賺錢錢三部分,不再全砸美國國債里。
在金磚銀行、亞投行這些新組織里,中國拉著巴西、俄羅斯這些資源大國搞「人民幣+本幣」雙軌計價。
現在買俄羅斯石油、巴西鐵礦石,都能用人民幣結算。東盟十國開超市互相買東西,也開始用本幣交易不用美元了。
最後,我們還放開債券市場讓外資來玩,搞出「債券通」「互換通」這些新渠道。
現在外國機構手裡拿著快10萬億人民幣資產,光2024年就新增了1萬多億。目前全球60%的貿易還在用美元,人民幣現在國際支付份額才4%,跟日元英鎊差不多。
但看趨勢,我們正在下一盤大棋,說不定過幾年我們出國真能全程花人民幣了。現在就是希望美元能堅挺一點,為人民幣的全球化爭取一點時間,別倒得太快了。
參考資料:
1.美元霸權」出現亞洲裂痕:「去美元化」加速 人民幣受熱捧!——新浪財經
2.印度擴大本幣結算減少對美元依賴——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