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成了「親華派」,韓國選出「親華總統」,已經毫無懸念?

2025年05月20日19:02:14 國際 1152

本文僅在今日頭條獨家發布,謝絕轉載

對總統大位勢在必得的李在明,因為一句感謝中國,就被對手打成了「親華派」。接下來韓國選出「親華總統」,恐怕也不再有懸念了。

在不久前舉行的首輪韓國總統電視辯論會上,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因「感謝中國」的言論遭到其他對手的圍攻,被當場打成了「親華派」。

李在明成了「親華派」,韓國選出「親華總統」,已經毫無懸念? - 天天要聞

【韓國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被對手打成「親華派」】


此前李在明在公開場合談及台灣問題時表示,無論台灣海峽發生什麼,兩岸關係如何發展,均與韓國無關。韓國不應介入台海問題,只需把自己發展好,對大陸和台灣都說聲「謝謝」就夠了。

這番表態沒有任何問題,對大陸和台灣都說聲「謝謝」,也不過是李在明的一種比喻罷了,畢竟韓國企業與大陸和島內都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

然而就是這樣一番表態,卻被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和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抓住不放,以此在電視辯論中猛批李在明是「親華派」。

李在明成了「親華派」,韓國選出「親華總統」,已經毫無懸念? - 天天要聞

【李在明:韓國不應介入台海問題,只需把自己發展好】


金文洙稱,從美國的立場來看,李在明釋放出的信號「令人震驚」;李俊錫則聲稱,李在明稱不要插手「兩岸關係」,這種言論過於親華,如果美國持有「朝韓打起來也所謂」的立場,韓國將會很為難。

沒錯,這就是韓國政壇「費拉不堪」的現狀,兩位總統候選人在談及本國的外交政策時,竟然一口一個美國的立場如何如何:「以美國的立場來看」「如果美國持有這樣的立場」……

在涉華問題時,好像只有李在明是站在「韓國的立場」上來考慮的,而其他候選人則是在優先考慮美國人的利益,生怕讓華盛頓不高興了。

面對兩位對手的抨擊,李在明一針見血地指出,在台灣問題上,應以韓國的國家利益為核心來考慮問題,給其他人貼「親華標籤」的行為很不妥。韓國總統應根據形勢作出靈活判斷,而判斷的標準必須是「韓國的國家利益」。

李在明成了「親華派」,韓國選出「親華總統」,已經毫無懸念? - 天天要聞

【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和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


對比過後,高下立判。也難怪現在李在明的民調支持率「爆殺」其他對手,領先第二名超過15%。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在談及台灣問題時,李在明從來不會將其與朝韓問題相提並論,他非常清楚兩者之間的本質區別。

而其他黨派的候選人似乎就沒有這個概念,或者是故意無視這一點,就像已經下台的尹錫悅一樣。

2023年4月,尹錫悅在訪美前夕接受媒體採訪。或許是為了有意討好拜登,尹錫悅在採訪中談及台灣問題時表示:「台灣問題不是兩岸間的問題,而是像朝韓一樣,應被視為國際問題。」他還將台海的緊張局勢歸咎於「中國大陸單方面改變現狀」,聲稱「韓國和國際社會將共同反對這種改變」。

尹錫悅妄談台灣問題後不久,中方就召見了韓國駐華大使,並提出嚴正交涉。中國外交部則強調「尹錫悅的言論完全不可接受」,警告韓方「應謹慎地處理涉台事務」。

李在明成了「親華派」,韓國選出「親華總統」,已經毫無懸念? - 天天要聞

【尹錫悅妄談台灣問題後不久,中方就召見了韓國駐華大使】


言歸正傳。在強調「以韓國國家利益」為優先來看待台灣問題後,李在明進一步闡述了自己的外交政策。

他表示,韓美同盟當然是韓國外交和國家安全的「基本支柱」,需要持續發展和深化,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這並不代表韓國應該將所有籌碼都壓在同美國的關係上,與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同樣重要,需要謹慎處理,不能將問題極端化。

比如在談到最近與美國的關稅談判時,李在明就認為沒必要急於同美國達成關稅協議,需要為此進行「細緻而有效的」準備,而不是輕易讓步,做出有損於韓國利益的事情。

可以說,李在明的外交政策框架,基本上是繼承了文在寅的那一套:即優先確保韓美同盟關係的同時,重視發展與中、俄等地區大國之間的關係,同時緩和半島的南北局勢。

在整個文在寅執政時期,都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這一點。

李在明成了「親華派」,韓國選出「親華總統」,已經毫無懸念? - 天天要聞

【李在明的外交政策框架,基本上是繼承了文在寅的那一套】


文在寅2017年5月當選韓國總統後,首次通話就打給了特朗普。在30分鐘的通話中,文在寅強調「韓美同盟是韓國外交安全政策的基礎,今後也不會改變」。2020年11月,文在寅在祝賀拜登勝選的通話中再次做出相關表態,重申韓美同盟堅定不移。

韓國雖然是軍火出口大國,立場上也支持烏克蘭,但在俄烏衝突爆發後,韓國只是向烏克蘭提供了防彈衣、頭盔等非殺傷性的軍事援助。

在對華關係上就更不用多說了,正是文在寅向中方許下的「三不一限」承諾,讓中韓關係走出了「薩德」問題帶來的陰霾。

有趣的是,文在寅當年也曾被韓國右翼稱為「親華派」,而實際上,正是他堅持的外交政策,使韓國在疫情前迎來了一段相當寶貴的發展期——他長期高於50%的支持率就證明了這一點。

如果「親華」等同於「務實」,那麼毫不誇張地說,韓國現在就需要這樣的「親華派」甚至是「親華總統」,而且越多越好。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最新!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布重要提醒 - 天天要聞

最新!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布重要提醒

每經編輯:張錦河7月4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提醒在日中國公民防範自然災害。全文如下:一、據日本氣象廳統計,自6月21日8時至7月2日16時,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近海區域累計發生有感地震911次。7月2日,日本氣象廳舉行緊急記者會,提醒當地居民注意安全,做好能夠隨時避難的準備。二、據中央氣象台消息,今年第3號颱風「木恩」...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重要提醒:在日中國公民密切關注地震動態;已監測到上千次地震,日本氣象廳回應「或將發生大規模地震」 - 天天要聞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重要提醒:在日中國公民密切關注地震動態;已監測到上千次地震,日本氣象廳回應「或將發生大規模地震」

7月4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布消息,提醒在日中國公民防範自然災害,詳情如下:一、據日本氣象廳統計,自6月21日8時至7月2日16時,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近海區域累計發生有感地震911次。7月2日,日本氣象廳舉行緊急記者會,提醒當地居民注意安全,做好能夠隨時避難的準備。二、據中央氣象台消息,今年第3號颱風「木恩」已於7...
OPEC+會議提前至周六,第四輪大幅增產或將敲定 - 天天要聞

OPEC+會議提前至周六,第四輪大幅增產或將敲定

OPEC+正加速推進其增產策略,計劃審議連續第四次大幅提高石油產量。據媒體4日援引知情代表透露,主要OPEC+成員國已將原定會議提前至本周六,屆時將以線上方式舉行。議程的核心是審議8月份增產41.1萬桶/日的方案,這被視為各方的基本情景。此
劉和平:「大而美」法案將激化美式資本主義深層危機 - 天天要聞

劉和平:「大而美」法案將激化美式資本主義深層危機

直新聞:我們看到,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國會剛剛通過的「大而美」法案相當在意。您認為,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無論是在第一個任期還是第二個任期內,特朗普主打的核心執政目標,就是所謂的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而且特朗普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這一戰略的核心手段就是稅收。說得更具體一點,就是兩個...
俄羅斯石油大亨自17樓墜亡,加入意外死亡名單,系自殺 - 天天要聞

俄羅斯石油大亨自17樓墜亡,加入意外死亡名單,系自殺

俄羅斯石油管道巨頭高管安德烈·巴達洛夫近日從莫斯科一棟公寓樓的17層墜樓身亡,成為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該國能源領域一系列離奇死亡事件中的最新一例。62歲的巴達洛夫任職於俄羅斯國有石油管道壟斷企業Transneft,擔任副總裁職務。事件發生於莫斯科盧布列夫斯科耶公路一處高檔住宅區。值得注意的是,巴達洛夫本人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