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來首次直接會談,俄烏同意換俘

2025年05月17日16:22:04 國際 1518
三年來首次直接會談,俄烏同意換俘 - 天天要聞三年來首次直接會談,俄烏同意換俘 - 天天要聞

新華社報道,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代表團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重啟關於和平解決俄烏衝突的直接談判,這是雙方3年來舉行的首次直接談判,談判持續了近兩個小時。

雖然烏方一度表示談判毫無成果,但俄羅斯總統助理、俄方談判代表團團長梅金斯基在談判結束後表示,俄方對結果總體滿意,並願意繼續同烏方接觸。土耳其官員也表示,俄烏會談「比預期更積極」。

關鍵議題分歧巨大

本次俄烏談判由土耳其外交部長費丹主持,在伊斯坦布爾多爾瑪巴赫切宮總統辦公室舉行。

央視新聞報道,烏克蘭消息人士稱,作為停火條件,俄羅斯代表團要求烏軍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扎波羅熱地區撤軍。俄羅斯的要求都是「不可接受的」,遠遠超出了先前討論的範圍。

上海社會科學院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孫祁表示,儘管俄烏雙方重回談判桌,但在領土主權、軍事結盟、安全保障等關鍵問題上存在結構性矛盾,缺乏利益交匯點作為談判的支點。俄方將談判基點設定在北約退回1997年前軍事部署態勢、烏克蘭確立永久中立地位等非妥協性條件,而烏方則以恢復1991年邊界為絕對前提,「雙方的戰略訴求互相排斥」。

「在重要議題未能達成一致的前提下,即便雙方領導人面對面,分歧也顯而易見。」 孫祁表示,考慮到現階段直接接觸難以取得實質性成果,俄方自然更傾向於通過第三方向烏方傳遞立場,以維持戰略主動權。

一名了解談判現場情況的土耳其官員也證實俄烏雙方在關鍵議題上分歧巨大。「在雙方看似陷入僵局的時刻,我們建議交換戰俘。」最終,雙方同意進行「1000人換1000人」的戰俘交換。

對於烏方提出兩國領導人舉行直接談判的建議,梅金斯基回應稱,俄方對此「已經知悉」。梅金斯基還說,俄羅斯和烏克蘭商定將提交各自對未來停火的詳細建議。

會場外,俄羅斯記者斯坦尼斯拉夫·伊瓦申科說:「西方媒體以為俄羅斯對戰爭感興趣。其實大家都厭倦了這種局面,但我們想捍衛我們的立場。」

美國試圖從中漁利

圍繞這場談判,值得關注的還有美國的角色。16日,在俄烏舉行面對面談判之前,美國與土耳其、烏克蘭舉行了三方會議。

此前,美國曾威脅要「退出」俄烏談判,如今俄烏重啟直接談判,美國卻似乎「放不下」了。

14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早早抵達土耳其。特朗普還派出了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和烏克蘭事務特使基思·凱洛格前往。

15日,魯比奧「預告」稱,他不認為這場談判能夠有所突破,除非特朗普和普京總統就這一話題直接互動。正在中東訪問的特朗普也表示,除非他同普京會面,否則「什麼事都不會發生」。

孫祁指出,早在俄烏衝突爆發前,美國就開啟了操弄地緣危機的經典模式。先是不斷拱火澆油,通過安全承諾虛化東歐國家的戰略焦慮,又借對烏軍援固化戰線消耗俄羅斯國力,構建起戰爭經濟與地緣威懾雙循環的利益鏈。

即便如今俄烏衝突開始朝著政治解決方向演進,美國依舊試圖從中漁利,順便收割一波「政績」和一個所謂「和平使者」的形象。

未來博弈還將持續

雖然這場時隔三年重啟的談判無法一下子讓俄烏抵達和平的「目的地」,但至少讓雙方回到了和談的軌道上。

未來的和平之路該怎麼走?孫祁認為,當務之急是建立由中立的斡旋方、可核查的停火監督體系、可操作的賠償基金組成的三維框架。與此同時,各方需要摒棄「非贏即輸」的冷戰思維,尤其是一些域外國家不能持續給俄烏的和平之路「挖坑」,應該停止軍事援助這種「遞刀式」干預。孫祁表示,由於北約東擴的歷史積怨與地緣安全困境相互交織,各方應該超越「勢力範圍」的傳統觀念。考慮到俄烏衝突當事方的不同訴求以及美歐的角色,未來各方博弈還將持續,「但談判依舊是唯一可行的路徑」。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三年來首次直接會談,俄烏同意換俘 - 天天要聞

三年來首次直接會談,俄烏同意換俘

據新華社報道,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代表團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重啟關於和平解決俄烏衝突的直接談判,這是雙方3年來舉行的首次直接談判,談判持續了近兩個小時。
英美貿易協議意在針對中國,中方:不應針對第三方 - 天天要聞

英美貿易協議意在針對中國,中方:不應針對第三方

就在5月8日,中美日內瓦貿易會議正式談判前。英國首相就宣布,和美國達成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貿易協議。而這一協議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全球濫施「對等關稅」以來,對外所簽署的第一份貿易協議。但這份協議卻遠遠沒....
經濟日報整版聚焦吉林省人蔘產業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經濟日報整版聚焦吉林省人蔘產業高質量發展

人蔘被譽為「百草之王」,位居東北三寶之首,也是吉林省的特色優勢產業。去年以來,吉林省聚焦人蔘「貨真價實、優質優價」,出台一系列政策舉措,進一步擦亮「吉林·長白山人蔘」金字招牌。有關做法對其他地方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具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