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美」法案在美國參議院通過,為什麼說這讓中國白撿了個機會呢?奧巴馬又究竟說了什麼?
1號,被美國總統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改革法案,以50:51的投票結果,在參議院驚險過關,這意味的是,只要美國國會把最終版本提交給特朗普,特朗普再簽個字,這個法案就會成為法律。按照特朗普的說法,這可能會在4號或是附近的某一天。也就是說,距離美國變天也就只有兩天左右時間。
自斷未來「電脈」
2025年7月1日,美國參議院針對《大而美法案》的修正案投票陷入僵局:50票贊成,50票反對,共和黨籍副總統萬斯以參議院議長身份投下關鍵一票,最終以 51:50 驚險通過。
眾議院緊隨其後,於7月2日表決通過最終版本,法案送交特朗普簽署,計劃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前生效,這份長達940頁的法案,核心目標被特朗普稱為「重塑美國偉大」,實際內容卻引發商界與政界激烈反對。
而這法案最怪的一招,就是砍掉了清潔能源的補貼,這都什麼年代了,能源就是心臟,是科技的命根子,人工智慧那個耗電量大得嚇人,GPT-4模型隨便跑一跑,就吃掉三百戶家庭一年的電,未來的數據中心,更是個無底洞。
有人疑惑,這些尖端科技,燒煤燒油能餵飽嗎。它們要的是乾淨、穩定、源源不斷的電,就在美國給自己「斷電」的時候,中國在幹嘛?我們這邊,光伏發電一年就裝出一個中等國家的電網,全世界七成的太陽能板,六成的風機,都是中國造。
這一增一減,可不只是數字遊戲,它意味著,用不了多久,美國那些最頂尖的AI公司,恐怕真要為電費發愁,甚至「斷炊」。
我們在搞「東數西算」,把能源和算力精準地串起來,美國那邊卻還在用19世紀的能源觀,去打21世紀的科技戰,這第一顆子,棄得莫名其妙。
親手熄滅燈塔
法案里另一項不起眼的操作,就是削減國際援助和全球衛生預算,聽上去是「美國優先」,把錢省下來自己花,但從大國博弈的角度看,這等於親手扔掉了幾十年攢下的軟實力和人脈。
奧巴馬都忍不住說,解散國際開發署是「天大的錯誤」,這話背後,是美國全球影響力收縮的深深憂慮,美國人前腳剛走,留下的空白,後腳就有人填上。
中國這幾年,借著「一帶一路」,把醫療合作送到了很多發展中國家,建了三十多個醫療中心,疫情時,中國送出去的二十多億劑疫苗,是實打實的救命交情,這些事,看著不起眼,但在國際關係里,卻是最管用的「人情」。
當美國收回它伸向世界的援手時,中國正在用實實在在的善意,織起一張看不見的網,這顆子,是美國主動放棄的「人心」,而人心,正在以另一種方式,被中國悄悄撿起。
貿易順差
特朗普當年可是拍著胸脯保證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結果這個「大而美」法案,一口氣把國債上限頂到天上,未來十年赤字要增加三萬多億美元,這操作,簡直是自己打自己的臉。
最絕的是,美國印出來的這些錢,轉個圈,很大部分又會變成中國的貿易順差,去年中美貿易逆差還有近三千億美元,這種「借我們的錢,買我們的貨,再回來跟我們較勁」的循環,簡直是現代版的魔幻現實主義。
債台高築,動搖的是美元的根基,當一個國家的信用只剩下一張嘴,它的貨幣還能在世界上當多久的硬通貨,這顆「棄子」,扔掉的是信任,殺傷力雖遲但到。
王牌選手往外推
這場戲裡,還有個讓人啼笑皆非的插曲:特朗普和馬斯克的公開翻臉,當他威脅要「趕走」這個科技狂人時,好像忘了馬斯克手裡攥著什麼牌。
特斯拉的電動車帝國,SpaceX的星辰大海,還有xAI的人工智慧野心,這三樣,哪一樣不是未來世界的通行證,哪一樣又不是中國正在發力的賽道。
更要命的是,馬斯克的生意,半條腿已經在中國,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佔了他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如果美國的政治氛圍真的開始「逼走」頂尖人才和資本,那擁有完整產業鏈、巨大市場和穩定預期的中國,簡直就是完美的避風港。
這顆「棄子」非同小可,它不是錢,也不是技術,它是一個象徵,代表著最前沿的創新大腦,把這樣的人往外推,對美國是失血,對我們,就是天上掉下來的補給。
兩種體制的耐力賽
說到底,「大而美」法案的風波,揭開的是美國體制更深層的裂痕:黨派鬥爭讓政策像盪鞦韆,來回搖擺,民粹情緒綁架了國家方向,利益集團在國會山裡呼風喚雨。那三位共和黨議員的「臨陣倒戈」,就活生生上演了這種內在的分裂。
回頭看我們自己,從「十四五」規划到「新基建」,國家戰略一步一個腳印,清晰而堅定,這種穩定性和執行力,正悄悄變成我們最可怕的優勢。
歷史的長河裡,能笑到最後的,從來不是嗓門最大的那個,而是最有耐心的那個,特朗普的「大而美」,或許就是美國棋局裡的一串昏招,它們在不經意間,為中國的追趕,打開了一扇意想不到的窗。
這盤棋,美國人或許還沒看懂自己輸在哪,而真正的棋手,從不只盯著對手的失誤,是早已落子於下一個十年。
結語
對於力推此法案的總統而言,這無疑是一場豪賭,他上台時,曾信誓旦旦地承諾要縮減開支、整頓財政,如今,這份法案卻讓他親手撕毀了自己曾經的競選支票,那些曾滿懷希望將他送上權力寶座的選民,此刻恐怕只剩下被「忽悠」後的苦澀。
這種被背叛的感覺,可不是輕易就能消散的,等到明年的中期選舉,那些失去醫保的人,那些領不到食物券的人,心裡都有一本賬,他們手裡的選票,將變成最直接的裁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