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三胎催生無果,國家換思路!馬光遠「新方案」得到支持

2025年05月17日15:20:27 國際 7254

最近,衛健委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的人口數據:中國人口總數降到14.09億,已經連續三年負增長,總和生育率跌到1.09,遠低於2.1的更替水平,更是比日本和韓國還要低。此外,根據衛健委調查數據,58.3%的育齡人群不打算生或不願意生,比2020年暴增近16%。而在看到以上數據之後,不由讓人倒吸一口涼氣。

二胎、三胎催生無果,國家換思路!馬光遠「新方案」得到支持 - 天天要聞

事實上,我國為了鼓勵老百姓多生孩子,早已經放開了生育政策,但起到的效果並不理想。資料顯示,我國在2016年放開了二胎政策之後,2017年新生人口曾一度反彈至1758萬,但之後又開始了連年下跌。在進入到2021年後,我國又放開了三胎政策,但出生人口數量仍在不斷下跌。到了2024年,新生人口已經降至954萬。

導致我國放開二胎、三胎政策效果不佳的原因是:①國內房價過高,一線城市買房要幾百萬/套,而二三線城市買房至少也要150-200萬/套。很多家庭為了買房,除了掏光所有積蓄之外,還要欠下幾十年的房貸。而對於這些家庭來說,能生一胎就不錯了,再也生不起二胎或三胎。

二胎、三胎催生無果,國家換思路!馬光遠「新方案」得到支持 - 天天要聞

②養娃成本過高。數據顯示,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至少要花費62.7萬至86.8萬。而生二胎和三胎這個費用要翻倍。③職場對生育並不友好。很多女職員在生了一胎之後,就急著上班,擔心自己的工作被別人搶走了。其實,如果女職工選擇生育二胎或三胎,就要花更多的時間照顧家庭,這也意味著職業生涯的結束。

而在二胎、三胎催生無果之後,國家正在轉換生育思路,從以前光喊「生娃」到現在實打實的「幫助你養娃」。各地在住房、教育、稅收、社會保障等多個領域出台新政策,來鼓勵老百姓生育二胎或三胎。同時,衛健委也悄悄把口號從實施全面兩孩換成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二胎、三胎催生無果,國家換思路!馬光遠「新方案」得到支持 - 天天要聞

而面對當前困局,經濟學家馬光遠提出「新方案」,就是甩出四味鼓勵生育的猛葯。而此「新方案」而卻受到年輕家庭的廣泛支持。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新方案」,看看有沒有直擊要害,從而推動未來幾年出生人口數量的大反轉。

第一,降低教育成本

二胎、三胎催生無果,國家換思路!馬光遠「新方案」得到支持 - 天天要聞

現在幼兒園階段的學費比較貴,這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在經濟方面的支出壓力也是很大的。所以,建議把幼兒園3-6歲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這樣每年就能給家庭省下好幾萬。此外,統一編製免費教材,讓偏遠地區的孩子與大城市一樣,也能享受到免費國家統一的課本。

第二,減輕多孩家庭的住房壓力

二胎、三胎催生無果,國家換思路!馬光遠「新方案」得到支持 - 天天要聞

房價過高降低了居民的生育意願,當務之急就要減輕多孩子家庭的住房壓力。截至2025年3月,全國已有超過150個城市實施了對二孩三孩家庭購房支持政策,包括額外補貼、專項貸款、降低首付比例等措施。比如,廣州市規定,三孩家庭購買首套房可享受首付比例降至20%的優惠;成都市對三孩家庭購買首套房給予10萬元補貼。

第三,生孩子不用花錢

二胎、三胎催生無果,國家換思路!馬光遠「新方案」得到支持 - 天天要聞

讓年輕人生孩子不花一分錢。就是從產檢到坐月子,住院費可以100%報銷。比如,杭州寶媽小張,生育二胎要花1.2萬元,現在可以由國家全部承擔,小張在生完了二胎之後,只要刷一下醫保卡就可以了。

此外,還應該規定各個企業,給女職工放半年帶薪產假,並在公司專門設置母嬰室。如此一來,可以讓那些本來不敢生二胎或三胎的女職工,不用再擔心因生育二胎或三胎,而遭到企業的降薪或解聘。

第四,拿出真金白銀來鼓勵生育

二胎、三胎催生無果,國家換思路!馬光遠「新方案」得到支持 - 天天要聞

就是要從財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資金,真金白銀的用於鼓勵生育二胎或者三胎上面。比如,廣東省對三孩家庭每月發放1000元育兒補貼,直至孩子3歲;江蘇省對三孩家庭每年給予5000元教育補貼,直至孩子18歲。如此一來,降低了多孩家庭的養娃成本,各的地生育率就有望得到反彈。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熱浪席捲歐洲,法國政客就裝不裝空調吵起來了 - 天天要聞

熱浪席捲歐洲,法國政客就裝不裝空調吵起來了

【文/觀察者網 王一】今年首場熱浪正「炙烤」著歐洲大陸,多國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導致山火、學校停課、停工等。而在酷熱侵襲之下,政客們還在圍繞「是否應該推廣空調」爭論不休。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政客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eu)等外媒7月2日報道,本周以來,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發布了高溫預警...
重慶城科組織黨員座談會 傳承初心使命 - 天天要聞

重慶城科組織黨員座談會 傳承初心使命

7月1日,在重慶南川區太平場鎮河沙村,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城」聚南川鄉村振興促進團師生精心組織了一場「七一」座談會,聚焦「憶崢嶸歲月·話初心傳承」。活動特邀河沙村當地60餘名黨員、村民齊聚一堂,分享奮鬥歷程,共話初心使命。活動現場,黨員同志們莊嚴重溫入黨誓詞,鏗鏘誓言響徹會場。在交流座談環節,老黨員們講述...
重慶市兩名幹部被查處 - 天天要聞

重慶市兩名幹部被查處

央廣網重慶7月2消息(記者陳靜)7月2日,重慶市紀委監委機關公眾號「風正巴渝」發布消息,重慶市兩名幹部被查處。...
牛約堡被曝後廚「髒亂差」,多隻蟑螂到處爬行,涉事門店否認,官方回應:正在核實 - 天天要聞

牛約堡被曝後廚「髒亂差」,多隻蟑螂到處爬行,涉事門店否認,官方回應:正在核實

7月2日,據福建電視台第一幫幫團報道:記者探訪福建廈門牛約堡林後店後廚時發現,有多種食材裸露,多隻蟑螂到處爬行。過道處的兩箱未開封麵包胚箱體標籤顯示,這批麵包胚生產日期為2025年6月1日,標註「常溫保質期10天」,而當日已為6月13日。牛約堡禾祥西路店在多個外賣平台月銷量均超1000單,號稱「堂食餐廳」,但記者在...
不懂「兔死狗烹」,馬斯克陷入困局 - 天天要聞

不懂「兔死狗烹」,馬斯克陷入困局

馬斯克的困局:是功高震主還是不懂明哲保身?總之,是他不懂中國傳統文化,才導致今天的局面。 近日,關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要驅逐「擁立第一功臣」馬斯克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這一事件背後的複雜糾葛,實則映射出美國政商關係的微妙與緊張。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國新辦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她的一句話,讓全場動容 - 天天要聞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國新辦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她的一句話,讓全場動容

「除了看不見,我什麼都能做。」在6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武漢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應急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黃鶯的這句話,讓全場動容。兩歲那年的一次高燒,讓黃鶯成為了一個雙目失明的女孩。2015年6月,她作為寧夏首位參加普通高考的盲人學生,以高出當地理科一本線85分的成績被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