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是第一個同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國家,也是首個與中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拉美國家。近年來,中巴關係始終不斷提升,為推動全球南方國家的共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5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岳雲霞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說道。
據中國外交部消息,巴西聯邦共和國總統盧拉於5月10日至14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對此,岳雲霞表示,此次訪問不僅將推動中巴雙邊關係發展,也為深化中拉合作創造了關鍵契機。「當前,中拉合作正處於關鍵推進階段。巴西作為拉共體的重要成員,其領導人此時訪華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巴西將主辦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和聯合國氣候大會(COP30),成為全球尤其是全球南方的關注焦點。岳雲霞表示,盧拉此次訪華將是中巴作為全球南方主要國家加強溝通、增進共識的良好時機。

岳雲霞。資料圖
中巴關係不斷深化,兩國合作超越雙邊範疇
《21世紀》:巴西聯邦共和國總統盧拉將於5月10日至14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怎麼看此次訪問的時機?此行將有哪些看點?
岳雲霞:盧拉此次訪華的主要目的是出席中國—拉共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並對華進行國事訪問。此次訪問不僅將推動中巴雙邊關係發展,也為深化中拉合作創造了關鍵契機。
當前,中拉合作正處於關鍵推進階段。巴西作為拉共體的重要成員,其領導人此時訪華具有重要意義。歷屆中國—拉共體論壇均有拉美國家元首出席,始終受到中拉領導人的高度重視。盧拉總統出席此次論壇,體現了持續推動中拉合作的積極意願,也表明論壇在中巴雙方關係中的重要地位。
巴西今年將承辦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和聯合國氣候大會,成為全球尤其是全球南方的關注焦點。此次訪華,也是全球南方國家加強溝通、增進共識的良好時機。
《21世紀》:去年,在中巴建交50周年之際,兩國關係被提升為「攜手構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續星球的中巴命運共同體」。你對此如何解讀?加強對巴關係,對中國來說有怎樣的重要性?
岳雲霞:去年,中巴關係被提升為「攜手構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續星球的中巴命運共同體」,再一次彰顯了兩國關係的前瞻性和引領性。實際上,巴西是第一個同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國家,也是首個與中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拉美國家。近年來,中巴關係始終不斷提升,為推動全球南方國家的共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這一新的定位體現了中巴關係的雙重特性:一方面,兩國將繼續深化雙邊合作。在高度政治互信的基礎上,雙方在傳統經貿領域持續合作,並拓展至社會、文化、科技等多個方面。特別是在高科技領域,如航空航天、數字經濟、綠色能源等,雙方開展了面向科技未來的廣泛合作,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另一方面,中巴關係已經超越雙邊範疇,在多邊層面也有突出的意義。
中巴同為全球南方的重要國家,兩國的合作不僅著眼於雙邊關係,更致力於在全球層面發揮積極作用,共同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可持續的國際秩序。雙方在多邊機制中密切協作,積极參与全球治理,推動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發展。
外部挑戰或成中巴擴大經貿合作的新機遇
《21世紀》:儘管遠隔重洋,但兩國貿易關係卻一直穩定發展,中國已經連續10多年成為巴西第一大貿易夥伴。這背後的主要推動因素是什麼?
岳雲霞:近年來,中巴合作持續穩步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果。巴西已成為中國在拉美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和最重要的投資市場之一。這一合作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幾個關鍵因素:第一,雙方經濟結構具有高度互補性,市場需求推動合作不斷深化。第二,在元首外交的引領下,中巴建立了高度的政治互信,為經貿關係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第三,雙方在多個領域建立了穩定的合作機制。例如,去年,雙方簽署了數十項合作協議,機制保障不斷強化。
在當前全球格局變化的背景下,中巴合作面臨更多發展空間。一方面,面對某些國家推行的出口限制和貿易壁壘,中巴兩國都面臨實際困難,這促使雙方積極尋求替代市場,拓展新的合作機會。另一方面,雙方也在努力構建更穩定、安全和有韌性的供應鏈和產業鏈。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兩國經濟的抗風險能力,也為投資合作開闢了新的領域。隨著產業合作的深入,基礎設施建設逐步納入合作議程,進一步帶動了金融領域的協同發展。
可以說,在當前外部壓力加大的形勢下,中巴經貿合作不僅具備內在發展動力,也因外部挑戰而形成了新的驅動力。這對雙方而言,或許是一個擴大經貿合作的重要機遇。
《21世紀》:中國也一直是巴西主要外資來源國之一。中國企業在巴西投資呈現出哪些新的趨勢?
岳雲霞:近年來,中國對巴西的投資呈現出以下顯著特點:儘管個別年份存在波動,中國對巴西的投資總量整體呈上升趨勢,投資存量穩步增長,反映出中巴經貿關係的持續深化。其次,中國在巴西的投資與雙方的發展需求高度契合,一方面,中國資本尋求海外穩定、可持續的收益與市場;另一方面,巴西提出「再工業化」目標,歡迎製造業與高技術產業的投資。因此,中國對巴西的製造業、科技及信息通信技術服務領域的投入明顯增加,體現出對全球產業流動趨勢的響應。再次,中國企業在巴西的本土化水平不斷提升,在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方面也取得了積極進展,更好地滿足了巴西本地的可持續發展需求,使投資項目整體推進較為順利。
展望未來,中巴之間在投資上的供需契合仍然存在,為投資擴展提供了內在動力。從供應鏈角度看,巴西已成為中國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環節,尤其在中巴貿易中間產品方面的比重不斷上升,其地位預計將持續提升,變得愈發關鍵。
《21世紀》:去年,中巴兩國元首共同見證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巴西發展戰略對接合作規劃。這為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展開合作開闢了怎樣的空間?
岳雲霞:去年,在中巴兩國元首的見證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巴西的國家發展戰略實現了深度對接,標誌著巴西正式成為「一帶一路」全球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拉美地區具有關鍵意義。這一對接對中巴合作具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一方面,戰略對接進一步增強了兩國之間的政治互信,為雙邊關係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這一合作框架為中巴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五通」領域——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金磚合作對於推動國際秩序變革有重要意義
《21世紀》:中巴同為金磚國家成員。在全球經貿格局發生劇烈變動之際,怎麼看金磚國家可以發揮的作用?在美元信用危機之下,怎麼看金磚國家推動更多本幣使用的前景?
岳雲霞:作為「全球南方」最具代表性的新興組織,金磚國家在推動國際秩序變革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巴在金磚機制下的合作是雙方重要的合作內容之一。通過金磚國家共同發聲,有助於提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金磚機制自成立以來,十多年來在參與全球治理中作用日益突出,對於維護全球南方利益、推動更加公正可持續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當前美元信用危機背景下,金磚國家開展了多項合作嘗試。儘管部分機制尚未全面落地,但在全球金融不確定性加劇的情況下,這些方向性的探索對於未來建立更加穩定、可預見的貨幣與金融體系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助於提升金磚國家在全球經濟與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保障自身正當利益。
《21世紀》:當地時間4月28日至29日,金磚國家外長會晤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據外交部消息,在2025年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巴西的推動下,外長們在主席聲明中重申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平等,更具代表性的國際和多邊體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致力於推進全球治理改革。中方一直主張在國際金融架構改革的討論中放大全球南方聲音。在你看來,這有怎樣的重要意義?
岳雲霞:巴西在全球治理改革中的發聲,與其去年擔任G20輪值主席國期間的主張是一脈相承的。作為主席國,巴西在里約G20峰會上提出的三大主張之一就是全球治理機構的改革,這體現了其一貫支持國際秩序改革的立場。
這一主張與中方立場具有高度一致性。中方長期倡導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主張擴大全球南方國家的聲音和影響力。雙方共同強調,為全球南方國家創造一個可持續、透明、可預見的發展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尤其在當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和霸凌主義抬頭的背景下,推動全球治理改革,對於切實維護全球南方國家利益,具有現實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中巴綠色發展合作有巨大空間
《21世紀》:在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受到全球關注的背景下,巴西將主辦2025年COP30大會。你如何看待中巴在可持續發展、綠色轉型和生態治理方面的合作前景?
岳雲霞:在綠色轉型和清潔能源方面,中巴兩國都做出了碳中和的承諾,並積極履行大國責任。從全球治理層面看,雙方在推動綠色發展、打造可持續發展空間方面有高度一致的立場,對全球南方國家的發展訴求也有共同關注。雙方主張,在推進綠色轉型過程中,應充分考慮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利益,保障其公平發展的權利。
從多邊到雙邊層面,中巴在綠色轉型領域的合作空間非常廣闊。中國在綠色發展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連續多年成為全球電動車的最大銷售和出口國,光伏、水電等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居世界首位。中國在推動綠色轉型的同時,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相對低成本的可行路徑。因此,從合作角度來看,中國具備良好的條件和能力。
從巴西的角度來看,盧拉政府將綠色轉型作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之一,這不僅是國家未來發展的關鍵,也關係到子孫後代的福祉。巴西對綠色轉型有明確訴求,同時也致力於推進工業化。這使得中巴雙方在綠色發展領域具備較強的互補性:中國具備相關技術和產品的供給能力,巴西則有實際發展需求,二者供需匹配。此外,中巴在綠色發展中的合作基礎是平等的。中國在多個綠色技術領域具有先發優勢,而巴西在生物燃料等技術方面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雙方可在技術交流、優勢互補、成本控制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合作空間非常廣闊。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