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潛規則」悄然流行:兒女雖然不會明說,但不少父母苦不堪言

2025年04月27日15:50:07 國際 8691

近年來,我國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

根據統計局數據表明:

截止2023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8億,佔總人口的19.8%。

而且預計到2035年,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

與此同時,生育率連續走低,年輕一代晚婚、晚育的比例,也在不斷增加。

更遺憾的是,在養老壓力不斷加重的今天,傳統的養老形式受到衝擊,而一些「養老潛規則」卻在悄然流行。

這些「規則」兒女雖然不會明說,卻在不少家庭里真實上演,讓不少老人苦不堪言。

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養老潛規則」悄然流行:兒女雖然不會明說,但不少父母苦不堪言 - 天天要聞

01.「你幫我帶娃,我才幫你養老」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句話便在網路上甚囂塵上。

聽起來雖然刺耳,但在現實生活中,卻並不少見,甚至被一些年輕兒女,奉為圭臬。

究其原因,其實也很好解釋。

目前年輕人面臨著較大的生活壓力,無論是職場中的競爭,還是房貸、車貸、育兒成本所帶來的巨大支出,都讓年輕人四面楚歌。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依賴老人幫忙帶孩子。

而在家庭命運共同體的觀念下,覺得老人帶娃屬於應該盡的義務,如果父母拒絕,就會被貼上「自私」、「不體諒兒女」的標籤,甚至會影響到未來的贍養關係。

就比如熱播劇《都挺好》中的蘇大強,晚年生活凄涼,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早年對子女疏於照顧,導致子女對他感情淡漠。

事實上,這種「等價交換」的養老模式,本質是一種情感綁架。

大家都知道,父母帶娃是情分,並不是義務,而子女贍養老人則是法律和道德的雙重要求。

如果養老變成了一場交易,那麼親情逐漸就會被功利心取代,最終傷害的是整個家庭的和諧和幸福。

當然,對於老人而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幫子女帶一帶孩子,畢竟他們正在承載著這個時代的挑戰和困難。

如果能在需要時,伸出援手,幫子女度過難關,那麼將心比心,也更容易締結更深厚的親情連接,晚年時也才能更有保障。

可話說回來,怕就怕的是自身確實不具備帶娃能力,兒女也心知肚明,卻仍以「養老」相要挾,那麼終有一天苦的就是老人自己了。

「養老潛規則」悄然流行:兒女雖然不會明說,但不少父母苦不堪言 - 天天要聞

02.兄弟姐妹多,採取「分離式贍養」

在多子女家庭中,贍養老人常常演變成「踢皮球」遊戲。

有的家庭採取輪流養老,父母像是「候鳥」一樣在不同兒女家輾轉。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養老模式,確實能減輕一些年輕人的壓力。

但可怕的是,在不少地區,竟然演化出了「分離式贍養」的模式。

比如說家裡的老大負責父親的養老問題,而家裡的老二負責母親的養老問題,美名其曰「分工明確」,可實際上呢,卻讓老人被迫分離。

就像電視劇《老有所依》當中,就有一對老夫妻因為子女互相推諉,最終不得不分開居住,父親住兒子家,母親住女兒家,老兩口晚年無法相伴,情感上備受煎熬。

其實,分離式贍養,看起來對兒女公平,但卻忽略了老人的情感需求。

許多老人並不在乎物質條件,卻希望晚年和老伴生活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而子女呢,如果只顧著「分攤責任」,而不考慮父母的感受,這無疑是把養老變成一場冰冷的任務,而所謂的「孝順」也不過是虛假的形式主義罷了。

說來說去,最終遭苦受罪的仍然是老人。

「養老潛規則」悄然流行:兒女雖然不會明說,但不少父母苦不堪言 - 天天要聞

其實,養老問題,考驗的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經濟能力,更是人性與親情的溫暖。

父母養育子女時,從未計較得失,子女贍養父母時,也不該用「條件」去衡量、交換。

面對養老壓力,每個家庭也都應該少一點算計,多一點理解。

父母要體諒子女的不易,子女要感恩父母的付出,全家團結一心,才能真正解決養老難題,讓老人安度晚年。

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會老去,今天的父母,就是明天的自己。

大家說,對嗎?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退休人員恭喜了!2025年養老金調整,具體如何計算?你能漲多少? - 天天要聞

退休人員恭喜了!2025年養老金調整,具體如何計算?你能漲多少?

2025年即將迎來養老金的第21次連續調整,我們作為廣大退休老人來說,每一個退休人員養老金,具體又能夠增長多少錢呢?具體又如何計算呢?我們要首先了解清楚,養老金具體調整的基本原則是,遵循三結合的調整,這裡面包括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相結合的原則來進行。
2025年養老金調整,有人漲200元有人漲幾十元,為何有這麼大差距 - 天天要聞

2025年養老金調整,有人漲200元有人漲幾十元,為何有這麼大差距

2025年即將迎來養老金的正常調整,在養老金具體調整過程中,實際上每一個人的調整金額都是有所不同的,正如我們題目當中所說的,有人可能每個月能夠漲200元以上,但有的人可能僅僅只有幾十塊錢,甚至連100元都達不到,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差距呢?主要體現在以下這幾個
人社部公布一則動態,2025年最新調整細節,這幾類人漲幅或更高 - 天天要聞

人社部公布一則動態,2025年最新調整細節,這幾類人漲幅或更高

2025年4月29日,人社部發布了一條動態,在這條動態里,主要是關於第1季度,全國人社工作的進展情況通報,同時也對於未來養老金的調整,做出了進一步的部署,也就標誌著2025年最新的調整細節,對於這幾類人的漲幅或許會更高,那麼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會有哪些人群。
時隔4年多,這一高規格大會再度召開 - 天天要聞

時隔4年多,這一高規格大會再度召開

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通過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