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一語驚人:中國不該獨自對付美國,需趕緊跟另兩國合作

2025年07月08日15:02:06 國際 1594

要不是這句話出自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很多人第一反應可能是——假消息。但他真的說了。他在北京的第13屆世界和平論壇上,面對來自幾十個國家的政界、學界精英,說了個觀點:中國不應獨自對付美國,需要儘快和日本、韓國合作。

這話一出,現場一片嘩然。

鳩山由紀夫是日本前首相,不僅了解日本政壇風向,也對中美日韓之間那點複雜關係有深刻的體會。而這番話,正是在全球局勢搖擺、世界經濟頻繁受挫的背景下,說出來的。

現在,美國已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世界老大」,但它的習慣還停留在過去。問題是,全世界都在變,連曾經最聽話的盟友——日本和韓國——如今也在重新思考他們的位置。

日本前首相一語驚人:中國不該獨自對付美國,需趕緊跟另兩國合作 - 天天要聞

「不安定的因素」是美國,不是中國

鳩山在演講里說得很明白,美國的輝煌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美國,不僅是全球最不穩定的因素,還是很多麻煩的製造者。這個判斷,不是他一個人在說。

先看看關稅戰這一仗打到現在,特朗普政府已經把棋走死了。就在前幾天,美國商務部又對中國C919大飛機項目下了絆子,妄圖通過卡發動機來遏制。可問題是,國內市場依然在強力支持國產替代,中國早在兩年前就開始布局關鍵部件的國產化。

與此同時,特朗普不得不在晶元和軟體出口問題上做出讓步。6月底,美國財政部發布公告,將允許部分晶元企業向中國出口非高端AI晶元,理由是「為了照顧商業利益」。這可不是講情懷,而是因為英偉達高通都急了,這兩家公司超過20%的海外收入來自中國市場。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最近悄悄放軟口風,說不排除「重新評估對華關稅政策」。這話是什麼意思?說白了就是:他發現自己沒了退路。

此時,鳩山由紀夫卻站出來發聲,說中國不該單獨扛下這些壓力,應該和日韓聯手。這不是感情用事,而是現實的倒逼。

日本前首相一語驚人:中國不該獨自對付美國,需趕緊跟另兩國合作 - 天天要聞

日本也撐不住了

別看日本表面上風平浪靜,其實壓力山大。前陣子,美國揚言要對日本部分汽車徵收高達35%的關稅,這個數字聽起來可能沒感覺,但對日本經濟來說,簡直是致命打擊。

日本汽車是其支柱產業之一,占出口總額的14%以上。如果關稅真被抬到35%,日系車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將大幅縮水。不僅是豐田本田這些巨頭壓力倍增,更可怕的是他們的產業鏈、零部件供應商也會遭到牽連,數百萬工作崗位會直接受影響。

而現在的日本政府,拿不出像樣的對策。首相石破茂仍在試圖通過談判緩和矛盾,可對面坐著的是特朗普——一個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生意人。他只要覺得對美國「賺得少」,哪怕是盟友,也照砍不誤。

於是,日本政界一些有遠見的人開始轉向。他們看到了中國的底氣,尤其是在經濟穩定和製造業韌性方面。而且,中日之間雖然過去有不少歷史包袱,但經濟合作從未中斷。2023年,中國仍是日本最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接近3100億美元。

正如鳩山所說,「日本與中國的合作,是彼此的機會。」

日本前首相一語驚人:中國不該獨自對付美國,需趕緊跟另兩國合作 - 天天要聞

韓國也走到了十字路口

和日本相比,韓國的處境更為窘迫。

這兩天,韓國總統李在明的團隊已經派代表團赴華盛頓,希望就半導體出口限制問題「溝通解決」。但剛落地,拜登政府就傳出消息:韓國三星SK海力士未來兩年內不能擴大在華投資。

這是什麼概念?韓國晶元企業對中國市場依賴極高,中國佔了三星晶元出口的27%以上,SK海力士的數據甚至更高。美國這一限制,相當於直接卡住了韓國的脖子。

李在明憤怒地表示:「我們一直與美方維持協作,但他們的政策讓我們很難理解。」這句話,在韓國引發大量共鳴。社交平台上,「不再為美國背鍋」成為熱搜詞。

更誇張的是,最近一項民調顯示:有62%的韓國民眾認為,「韓國應該在中美之間保持中立」。還有超過40%的人明確支持與中國開展更多經貿合作。

這背後,是韓國企業家的現實選擇。現代、LG、三星、POSCO,這些巨頭對中國市場依賴極深。尤其是在新能源、電動車、顯示面板、精密製造等領域,中國不僅是他們最大的客戶,還是他們未來發展的主戰場。

而美國對韓國的要求幾乎就是一句話:「你只能選邊站,不能兩邊都吃。」

可問題是,韓國真選不了美國這一邊。

日本前首相一語驚人:中國不該獨自對付美國,需趕緊跟另兩國合作 - 天天要聞

為何鳩山的建議值得重視?

鳩山由紀夫並不是一個「親中分子」,他更多像一個現實主義者

他主張東亞國家間「自主對話」,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強行插手。他在任時就推動過中日韓三國首腦會議,強調應建立「東亞共同體」。雖然那場努力後來因政局更迭而擱淺,但他當時的思路放到今天,依然很前瞻。

當下,美國不斷「去風險化」,實際上是「脫鉤斷鏈」,其背後意圖不止是打壓中國,也是在拉攏日韓共同參與對抗。但美國的邏輯是:我掌控命脈,你來買單。

問題在於,日本和韓國買不起這個單了。

鳩山指出,「未來的國際秩序,不可能再是美國一家說了算。亞洲國家有權利,也有責任,參與制定新的規則。」

這話點中了核心。尤其是當前世界面臨的通脹、能源危機、地緣衝突,每一個問題都在要求各國重建信任與合作,而不是抱團排他、拉幫結派。

中國當然不會主動去搞「小圈子」,但中國也從未拒絕合作,特別是在經濟領域。中日韓自貿區的談判雖然多年未果,但現在已是重啟的最佳時機。

合作,未必是「結盟」,更不一定要「對付美國」,但至少可以不再盲從美國,爭取更多自主空間。

日本前首相一語驚人:中國不該獨自對付美國,需趕緊跟另兩國合作 - 天天要聞

事實上,日韓民間和產業界對中國的態度,遠比政界柔和。

今年上半年,中國新增外資企業中,日資企業同比增長11%,韓資企業增長近9%。尤其是京東方寧德時代華為等中國企業,在日本與韓國都已展開投資和技術交流,反哺效果顯著。

在半導體設備、化工原料、精密製造領域,日韓的優勢中國需要;而在新能源、新基建、大市場方面,中國的潛力日韓同樣離不開。這種互補關係,不是政策可以輕易切斷的。

更重要的是,當前國際局勢越來越「多極化」,像「美西方一言堂」的時代正在快速消散。中日韓三國,恰恰處在亞洲這張新棋盤的中心位置。

有網友評論說得很妙:「我們不是站隊,我們是在構建屬於亞洲自己的平衡。」

這才是鳩山的深意。

當初提出「脫亞入歐」的是日本,而如今提倡「回歸亞洲」的,也是日本前首相。時代已經變了,不變的是利益與現實。

這不是誰拉著誰合作,而是到了不得不合作的地步。美國的焦躁,是因為它發現越來越多國家開始學會思考自己的未來;而中國的底氣,是來自十多年積累的產業、市場和信心。

鳩山的一語驚人,其實並不驚人。真正該驚的,是還抱著舊思維不放的人。

參考資料:

央視新聞:「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在京舉行」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那曲色尼區:藏北老年人的溫馨家園 - 天天要聞

那曲色尼區:藏北老年人的溫馨家園

清晨,陽光灑在那曲鎮扎空東路,色尼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的大門早已敞開。次仁旺堆老人拄著拐杖走進大廳,熟絡地和工作人員打招呼。這所現代化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自2020年運營以來,已經成為西藏那曲市老年人離不開的溫馨家園。
新華全媒+丨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在北京舉行 - 天天要聞

新華全媒+丨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在北京舉行

當日,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大會以「高速鐵路:創新發展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和國際鐵路聯盟共同主辦,國內外鐵路技術人員、企業負責人、政府官員和國際組織代表等2000餘人參加開幕式。7月8日拍攝的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會場。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7月8日,與會嘉賓在...
湖北人程釗,擬提拔 - 天天要聞

湖北人程釗,擬提拔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7月7日發布領導幹部任職前公示。其中:程釗,男,漢族,1984年12月生,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鐘山縣委書記,擬提名為設區市政府班子副職人選。
「歐洲最大港口鹿特丹港,正為對俄潛在衝突做準備」 - 天天要聞

「歐洲最大港口鹿特丹港,正為對俄潛在衝突做準備」

【文/觀察者網 齊倩】據英國《金融時報》7月8日報道,歐洲最大港口鹿特丹港正為對俄潛在衝突做準備。荷蘭鹿特丹港務局首席執行官鮑德溫·西蒙斯透露,港口為軍用物資運輸船預留泊位,並制定了戰時貨物分流方案。他們正與毗鄰的比利時安特衛普港協調預案,以應對可能湧入的美英加三國軍用車輛和補給物資。「並非所有碼頭都適...
伊朗總統喊話美國:不要為以色列陷入「不是美國的戰爭」! - 天天要聞

伊朗總統喊話美國:不要為以色列陷入「不是美國的戰爭」!

伊朗總統馬蘇德·佩澤希齊揚日前接受美國媒體人塔克·卡爾森採訪時表示,在上個月以伊衝突期間以色列曾試圖暗殺他。佩澤希齊揚敦促美國不要捲入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發動的戰爭,同時表示,相信伊朗能與美國通過談判化解分歧,但首先要重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