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曾道出美國心聲:唯有中國永遠保持貧窮,美國才能高枕無憂

2025年04月08日23:10:21 國際 5954

2025年4月2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34%「對等關稅」,疊加既有稅率後綜合關稅高達54%,這是自2018年貿易戰以來最激進的一次關稅行動。

德媒曾道出美國心聲:唯有中國永遠保持貧窮,美國才能高枕無憂 - 天天要聞

消息一公布,中國商務部迅速反制,宣布對美輸華商品實施同等稅率報復,並將16家美企列入出口管制清單。

德媒曾道出美國心聲:唯有中國永遠保持貧窮,美國才能高枕無憂 - 天天要聞

這場看似普通的貿易摩擦,實則暴露出美國精英階層對中國崛起的深層恐懼。

當中國在量子計算、新能源等領域的突破威脅到美國的技術霸權時,華盛頓的焦慮已近乎病態。

霸權黃昏的集體焦慮:美國對華政策的底層邏輯

美國針對中國展開的遏制行動,已然從經濟範疇逐步擴展到科技、外交以及軍事等各個層面。

美國副總統萬斯曾毫不避諱地宣稱,美國推動全球化進程,目的是要確保美國等發達國家能穩穩掌控高端研發與設計環節,而將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限制在低端製造領域。

但當下,他卻認定全球化走向了「失敗」。

德媒曾道出美國心聲:唯有中國永遠保持貧窮,美國才能高枕無憂 - 天天要聞

因為中國成功從價值鏈的底層奮力崛起,成長為高端產業鏈的有力參與者,這一狀況徹底打破了美國的既定設想,使得美國主導的全球體系呈現出動搖的態勢。

不只是萬斯有這般言論,早在2021年德媒就曾發表「美國的恐懼:中國對富裕的追求將創造新世界」文章。

該文章在最後總結時提了個問題:「中國的相對貧困,真的是21世紀西方安全架構的基本要求嗎?」

換言之,讓中國受窮才能確保西方的安穩?

顯而易見,這種極端的觀點反映出美國對自身霸權衰落的深切恐懼。

德媒曾道出美國心聲:唯有中國永遠保持貧窮,美國才能高枕無憂 - 天天要聞

美國國債規模已突破驚人的35萬億美元大關,然而其軍費開支卻反其道而行之,增長至8420億美元。

這種依靠舉債來擴充軍備的反常發展模式,實際上就是企圖憑藉軍事霸權來掩蓋其經濟衰退的本質。

反觀中國,在眾多前沿科技領域不斷取得重大突破,令美國深感不安。

量子計算方面,中國的「祖沖之三號」量子計算機展現出了極為強大的算力,比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還要快千萬億倍。

人工智慧和新能源等領域,中國同樣成果豐碩。

這些顯著成就有力地打破了美國在「高端製造」方面的長期壟斷局面,使得美國政府將中國視作對其現有體系的重大威脅。

德媒曾道出美國心聲:唯有中國永遠保持貧窮,美國才能高枕無憂 - 天天要聞

美國的種種遏制行徑,恰恰凸顯出其面對中國發展時的心虛與焦慮,而中國憑藉自身努力不斷實現的科技跨越,正穩步改變著全球科技與經濟格局,以實力回應美國的無端打壓。

美國的戰略困境與中國的破局之道

美國推行的遏制政策,正陷入「殺敵不成反傷己」的尷尬困境。

就貿易層面而言,美國單方面加征關稅,這一舉措不但未能達成預期目標,反而致使美國企業成本大幅上揚,給美國本土企業的運營與發展帶來沉重負擔。

在科技封鎖方面,美國將華為、中芯國際等諸多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本欲藉此阻礙中國科技發展,然而結果卻事與願違。

這一行為反倒促使中國加快自主創新的步伐。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研發經費高達3.6萬億元以上,在全球研發投入排名中位居第二。

德媒曾道出美國心聲:唯有中國永遠保持貧窮,美國才能高枕無憂 - 天天要聞

此外,美國針對華裔科學家展開的不合理「獵巫行動」,使得大量華裔人才加速迴流中國,有力推動了國產晶元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進一步凸顯了美國遏制政策的適得其反。

面對美國的全方位遏制,中國展現出強大的戰略定力,秉持「以鬥爭求合作」的策略積極應對。

在貿易領域,中國藉助「一帶一路」倡議,成功開拓全新市場,拓展了自身的貿易空間與發展機遇。

在科技領域,中國著力構建「自主可控+開放合作」的雙循環體系,一方面在量子計算、6g、腦機介面等前沿科技領域實現領先發展,另一方面積極與歐洲在綠色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深化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德媒曾道出美國心聲:唯有中國永遠保持貧窮,美國才能高枕無憂 - 天天要聞

同時,法律反制與規則博弈成為新的競爭戰場。

中國果斷在wto起訴美國的關稅政策,以此堅決對抗美國的單邊霸權行徑。

從長遠戰略意義來看,中國大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逐步降低美元霸權對自身經濟的潛在威脅,增強了中國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的話語權與穩定性。

結語

回顧歷史,但凡妄圖借遏制他國發展維繫自身霸權的行徑,無一不以失敗告終。

像1930年美國出台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使得全球貿易額急劇縮水66%,極大地加快了大蕭條在全球的擴散。

現今,美國對華政策激進程度更甚往昔,可結果也必然相同。

德媒曾道出美國心聲:唯有中國永遠保持貧窮,美國才能高枕無憂 - 天天要聞

中國的發展態勢銳不可當,美國過度的霸權焦慮,只會促使自身加速衰敗。

中國崛起順應歷史大勢,豈是美國單邊主義舉措能夠阻攔。

美國肆意揮動關稅大棒,而中國以法律捍衛權益,憑藉合作拓展空間,在wto這一關鍵平台上,全力守護多邊主義。

這場中美間的博弈,其結局影響深遠,不僅關乎兩國未來發展,更對21世紀全球秩序的構建走向起著決定性作用。

參考資料:

中青在線:應對美國「對等關稅」 中國連環反制

觀察者網:毛克疾:萬斯說這話,讓我有幾點不吐不快

環球網:美國軍費預算破紀錄 「霸權之路」終點何在

長江日報:比超算快千萬億倍!中國科學家成功研製「祖沖之三號」量子計算原型機

北京日報客戶端:世界第二!2024年我國研發經費超3.6萬億元

觀察者網:「華裔科學家加速迴流,美國還少了一代知華派」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AI預測出大糗: 新教皇根本不在候選名單上; 為什麼會出現「受害者有罪論」? | 科技趣評 - 天天要聞

AI預測出大糗: 新教皇根本不在候選名單上; 為什麼會出現「受害者有罪論」? | 科技趣評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台分享信息,整合資源交流學術,偶爾風月滄海遺珠,信手拈來 圖源:pixabay.com01AI預測出大糗: 新教皇根本不在候選名單上圖源:VATICAN MEDIA VIA GETTY IMAGESAI工具的廣泛應用基於它比較靠譜的履歷上,但是如果黑歷史變多了,你還相信它嗎?國外許多機構在使用AI預測一些國家的大選時,經常能獲...
農村希望與城市夢的掙扎:唐尚珺的艱難選擇 - 天天要聞

農村希望與城市夢的掙扎:唐尚珺的艱難選擇

五一假期,我本可以沉浸在廣州的繁華中,卻選擇回到廣西老家,陪著78歲的母親一起辛勤勞作。直播時,我站在花生田裡,用鋤頭鋤草,身邊是一片綠意盎然。然而,背後的故事卻是我和母親相依為命,家中窮困潦倒,父親因病去世,姐姐已嫁為人婦,我們的生活如同這片土地,艱難卻堅韌
特朗普去中東,「談生意」還是「拉關係」?  張學峰  :為尋求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戰略平衡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去中東,「談生意」還是「拉關係」? 張學峰 :為尋求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戰略平衡

5月13日至1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阿聯酋三國。據美國白宮5月13日發布的聲明,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當天簽署了價值近1420億美元的軍售協議,這是兩國有史以來簽署的最大一筆軍售協議。那麼,上千億美元軍售協議的背後暗含怎樣的利益考量?特朗普中東之行究竟是在「談生意」還是「拉關係」? 沙烏地阿拉伯—...
1ms城市算網專題研討會暨1ms城市算網中國行啟動會順利召開 - 天天要聞

1ms城市算網專題研討會暨1ms城市算網中國行啟動會順利召開

2025年5月16日, 1ms城市算網專題研討會暨1ms城市算網中國行啟動會在江西省南昌市順利召開。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聞庫、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敖立出席會議並發言,來自運營商、互聯網企業等專家共同分享城市算網建設應用思路經驗,與會嘉賓共同啟動「1ms城市算網中國行」系列活動。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聞庫...
以色列資深記者分析|特朗普解除制裁能讓敘利亞再次偉大嗎? - 天天要聞

以色列資深記者分析|特朗普解除制裁能讓敘利亞再次偉大嗎?

本文在今日頭條獨家發布,內容為深度編譯僅供交流學習,不代表日新說觀點撇開特朗普的夸夸其談不談,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但這項政策確實反映出內塔尼亞胡對大馬士革態度的變化,而這一轉變或許是明智之舉。2025年5月13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布解
白宮批評穆迪下調美國政府信用評級的決定 - 天天要聞

白宮批評穆迪下調美國政府信用評級的決定

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批評了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公司下調美國政府信用評級的決定,指責該機構缺乏聲譽。此前,穆迪將美國政府的長期發行人和無擔保債務發行人評級從AAA下調至AA1,並將展望從負面調整為穩定。消息稱,評級下調一級反映了美國政府債務和利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