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特朗普4月2日宣布對所有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後,很多國家都發出了醞釀反制的表態,但全球第一個對美國發起反制的國家只有中國。
過去一天後,中國一口氣宣布了多項反制措施。從宏觀角度上看,這些反制措施共同組成了一個多層次反擊體系。除了對等反征關稅以外,商務部和海關總署還採取了非關稅舉措,這些舉措瞄準特朗普的核心票倉,即農業和製造業州。
與此同時,還加碼了反制措施,收緊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出口管制,其中鏑和鋱的全球供應幾乎完全依賴中國。
這直觀表明中方此次反制並不是一次簡單報復,而是具有很強針對性、系統性。難怪中方過去一天後才回應,原來是進行「外科手術」式反制。
再次踢到鐵板的特朗普不甘失敗,再次釋放「混合信號」,試圖引誘其他國家「入套」。一方面,咆哮「中國犯錯」「中國慌了」云云;另一方面,炫耀越南與之達成協議後將避免被加征關稅的厄運。特朗普4月4日發文稱,越南領導人蘇林願取消對美關稅,換取美停止對越南進口商品加稅。
特朗普對蘇林的讓步表示感謝,並稱期待與之將來的會晤。據悉,蘇林承諾大量進口美國商品並鼓勵美企赴越南投資。總的來說,越南共做出了兩方面的讓步。一方面,進一步放寬國內市場,允許更多美國商品進入;另一方面,對赴越投資的美企給予一些激勵措施和創造便利。
被加征46%關稅的越南選擇了服軟,殊不知已掉入了特朗普的陷阱。談判初期「高開」,以便為後續讓步留有空間,是特朗普的談判套路。但凡面對關稅威脅時對方表露出試探、猶豫和妥協,以換取關稅減免的意思,特朗普便可脅迫其讓步。
越南開了一個妥協的先例,下一個會輪到誰?日本、韓國和歐盟均表露出了試探和猶豫的意思,聲稱與美談判後才決定是否反制。只能說這正中特朗普下懷,加稅就是為了倒逼對方主動送上門,所以不狠狠宰對方一頓,絕不收手。
面對特朗普關稅威脅,中國選擇硬剛,越南選擇服軟,但也有一個另類,它就是加拿大。加拿大總理卡尼4日聲稱加拿大已準備好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領導者」,並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下與盟友構建新的貿易秩序。卡尼此言一出,逗笑了不少網民。卡尼前半句確實有些出圈了,但後半句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特朗普向所有貿易夥伴「開槍」,等同於自絕於全球自由貿易體系,拋棄了互利協議和共同價值觀的追求。隨著時間推移,各國將會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尋求替代方案,美國經濟領導地位也將被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