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家門口搞不定,家裡還搞不定呢!
文 | 海上客
美俄總統終於通話。
儘管美方早在當地時間3月17日就公布了即將通話之消息,而俄方遲遲到了通話前數小時才公開承認將通話,好歹這話是通上了。
普京(左)、特朗普 圖:資料
在美國國內,他似乎開始清算自己第一任期的繼任者——
拜登。
01
首先看美俄總統之通話。
不得不說,能通話,對俄烏衝突之最終解決,終歸是有些益處的。但想要立時三刻達成和平協議,恐怕有難度。
何況歐盟剛同意向烏克蘭提供400億歐元軍援。雖然一時半會未必能在歐盟範疇達成統一協議,但陸陸續續將有一批軍援到達烏克蘭,包括此前美國恢復給烏克蘭的軍援。「家裡有糧,心中不慌」。在俄羅斯不肯就領土問題進行退讓的情況下,讓烏克蘭放棄國際承認的領土,與俄羅斯媾和,更是難以達到。
在此前的文章《美俄總統即將通話,是否迎來俄烏衝突大結局?注意魯比奧所說AB計劃!》中,海叔早有分析。亦即俄烏之間不可能因為普京與特朗普又通了一通電話,就馬上解決問題。因此,魯比奧才拿出一份所謂的「AB計劃」,其實無非希望俄烏衝突之走向停火,繼而再走向和平,分A、B兩步走。
盧比奧 圖:資料
目前看,究竟怎麼個走法?特朗普不僅要搞定俄烏,還得搞定包括與美國有特殊關係的英國。
而在如今的北約來說,哪怕一個近在眼前的加拿大,美方都未必搞得定。
特朗普口口聲聲讓美國再次偉大,因此加拿大要成為「美國的一個州」。而事實上,加拿大目前恨不得加入歐盟。
一個佔據北美龐大領土的國家,竟然希望加入歐盟。美國連家門口都搞不定的感覺有沒有?
02
不僅家門口搞不定,家裡還搞不定呢!
特朗普已經宣稱,立即撤銷特勤局對前總統喬·拜登的兒子亨特·拜登及其女兒阿什莉·拜登的保護。
回想在自己2024年參加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無論是中槍之前,還是中槍以後,時任美國總統拜登沒少關照特勤局保護好共和党參選人特朗普。
當特朗普勝選後到白宮與拜登會晤時,拜登還對著鏡頭熱情地對特朗普說「歡迎回家」嗎?
怎麼人走沒多久,這熱茶已成冰?
當地時間2024年9月5日,時任美國總統拜登之子亨特·拜登就其聯邦稅務案的9項指控罪名認罪 圖:參考消息
「荒謬」,這是特朗普對拜登之子亨特·拜登長期受特勤局保護一事的定義。特朗普稱,這位美國前總統的公子沒有資格浪費美國納稅人的錢,況且這特勤局出勤人員竟然多達18人,實在夠浪費!
有人會問,有關亨特·拜登之受到特勤局保護,不是拜登在總統任上親自簽署的總統令嗎?怎麼特朗普說無效就無效了呢?
海叔要說,如今特朗普恨不得讓拜登簽署的總統令通通無效。
他已經說了,經他驗證,別說亨特·拜登得以受到特勤局保護是匪夷所思之事,即便拜登任上對簽署的赦免令也是根本無效的。這些赦免對象包括拜登的:
弟弟詹姆斯·拜登夫婦、
妹妹瓦萊麗·拜登·歐文斯夫婦、
弟弟弗朗西斯·拜登等。
起碼有五個人。
拜登 圖:參考消息援引美聯社
想想拜登也是真真做得出——
距離離任沒多久了,拚命簽署各種赦免令。吃相確實也沒好到哪裡去。
而如今要命的是,特朗普宣稱,拜登在任上的許多簽名都是用自動簽名筆簽字的。換言之,他恨不得對外宣稱「拜登當總統時早已神志不清」,或者說在任上的拜登已經有認知障礙,不能理政,因此不得不藉助自動簽名系統。
3月16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了一張諷刺圖片:第一張是他第一任期的肖像,第二張是一支自動簽名筆簽署的「喬·拜登」的名字,第三張是他第二任期的肖像,用以嘲諷拜登依賴機器代簽。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所發圖片
然而,情況確實如特朗普所說嗎?
在海叔看來,目前情況未明!畢竟特朗普拿不出拜登在任上有認知障礙的例證。哪怕拜登在任上已經有許多人懷疑他有認知障礙,但都拿不出切實證據。
至於自動簽字系統,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又不是沒用過!
環球時報報道:「自動簽名筆是一種使用真實墨水複製簽名的機器,印表機大小,配有一個可以握住筆的機械臂。它的前身是19世紀的多功能寫字機,現代版本在二戰後商業化生產,廣泛應用於政府和名人簽名。自杜魯門以來,多位美國前總統使用過這一工具,奧巴馬在2011年用它簽署法案,成為第一位使用自動簽名筆立法的美國總統。」
自動簽名筆
美國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旗下的「監督項目」稱,經過他們調查,拜登許多簽名的字跡完全相同。啥意思?無非拜登在擔任美國總統期間大量使用自動簽字筆。
但那又如何?頂多證明自動簽字筆經常被使用。這就如同蓋章一樣。
海叔要說,假使一個年輕一些的人擔任美國總統,而一天要看數百份簽呈,還有一些略顯無關緊要的文件需要簽名,讓他怎麼做?
難道每一頁都得手寫一個「朕知道了」?
顯然不能夠!
03
總感覺美國有些「回不去了」的味道。
當然,不管美國國內如何發展,如何演變,那都是美國國內的事。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而一旦遭遇外界招惹、干擾,那麼,必然的——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還會注重鬥爭手段。
在這個變亂交織的年代,定力很重要!
有人喜歡折騰,讓他們折騰去。我們,發展還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