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這一打就是整整三年,在戰爭的過程中,烏克蘭作為弱勢一方在這方面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包括各種人員的傷亡、重要地區的房屋直接被破壞以及各種經濟損失,這場戰爭直接烏克蘭未來幾年的發展。
在特朗普再次上台後,他開始從中進行調解,目前這場衝突也漸漸開始接近尾聲。
經過對賬發展烏克蘭就虧損了5000億美元,那麼作為戰爭另一方的俄羅斯虧損了多少錢呢?俄烏衝突是否真的會在特朗普上台後終止?
俄烏衝突將終止
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和北約就對烏克蘭提投入了大量軍事和經濟上的援助,這也是為什麼烏克蘭能和俄羅斯周旋數年的戰爭的重要原因。
在衝突爆發時國際上都會認為這場戰爭會像其他大規模衝突那樣迅速而劇烈地結束,但事實上這場衝突戰爭一直持續了三年。
烏克蘭作為防禦國能夠在軍事大國俄羅斯的攻勢下堅持三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得到了大量西方國家外部援助,特別是來自美國和北約。
他們向烏克蘭提供了武器裝備,還涉及經濟援助和政治支持,這些都幫助烏克蘭大大提高了自身的軍事能力。
而另一方的俄羅斯雖在軍事上投入了大量資源,但也面臨著自己一個國家對抗整個西方聯盟的巨大壓力。
俄羅斯在軍事上擁有一定的優勢,但與北約等國家加起來,俄羅斯的資源和經濟支援相對有限,正是美國和北約從中作梗避免了俄羅斯輕鬆取勝。
對於俄羅斯來說除了要面臨西方國家外交和經濟上的制裁,但也經過這場戰爭帶來了「好處」。
俄烏戰爭了解幫助俄羅斯了解自身個個領域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在軍事方面,這些潛在的好處只有到了戰爭結束後才能得到體現。
特朗普在2024年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後,他就一直公開表示自己上台後將會過外交手段來解決美國存在的國際問題,並且表示自己會結束俄烏戰爭。就在最近幾日,特朗普就多次親自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會面。
美俄兩國之間也對外稱達成了一部分的共識,因此關於俄烏衝突要結束的話題一度成為國際熱點。
戰爭的結束原本應該是好消息,但對於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來說俄烏衝突的結束戰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目前烏克蘭依然還面臨著各種壓力和問題,如果此刻就停戰可能意味美國會對俄羅斯作出讓步。
要知道在拜登政府時期美國就是對烏克蘭支援最大的國家,如果這時美國與俄羅斯關係改善吃虧的就是烏克蘭。
其中特朗普就對澤連斯基的行為非常不滿意,特朗普認為烏克蘭作為衝突的當事方,澤連斯基在談判時可能會傾向於烏克蘭的立場,他會為了烏克蘭爭取更大利益,而這種立場可能會干擾特朗普的停戰談判。
美國陽謀
目前烏克蘭陷入巨大的困境之中,其中最嚴重的就是俄烏衝突中給烏克蘭經濟帶來的嚴重虧損。
根據世界銀行計算,從開戰到了目前談判期間,烏克蘭本國因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已高達5000億美元。
在俄烏衝突期間,烏克蘭的鐵路、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遭受了炮火的損害,經過統計損失金額高達2100億美元,未來整個烏克蘭將陷入更大重建危機之中,因此烏克蘭想要在這場衝突獲取更多利益用來彌補這些損失。
在俄烏衝突期間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大規模援助,美國官方更是對外宣布自己向烏克蘭提供了約3500億美元的經濟支持,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卻表示美國給的遠遠沒有對外界描述的那樣高額,自己到手僅僅只有三分之一。
對於這筆錢的去向可能回到美國,因為資金的撥款全權是由美國負責,因此有可能被美國政府或與政府官員挪用了,因此美國的大部分資金可能流入了美國的軍工企業和私人企業之中,背後有可能是美國政府為了增加這些企業的利潤。
特朗普在擔任美國總統後就提出減少對烏克蘭的經濟援助,並轉而採取資源互換的方式。
美國知道烏克蘭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稀土礦物、金屬和天然氣等,這些資源一直是烏克蘭經濟的支柱之一。
特朗普提出的這種資源「互換」,意味著烏克蘭將自己本國發展的命脈交到美國的手上,如果統一這協議可能導致烏克蘭的大量礦產資源被直接美國控制,從而直接受美國的控制,烏克蘭在未來都可能成為美國的傀儡。
作為烏克蘭最高領導人澤連斯基此時遇到進退兩難的地步,如果他答應美國未來烏克蘭更會受美國擺布,因此他不希望在美國的「調解」下結束俄烏衝突,但在全球大國的博弈中烏克蘭只能成為犧牲品。
此外美國還承諾願意用烏克蘭的資源換取更多的軍事援助,美國這麼做也是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在俄烏衝突爆發期間北約許多國家加入了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這些制裁的目的是削弱在經濟上的援助,如果沒有資金戰爭就沒辦法打下去。
美國加入到制裁俄羅斯的立場就是為了從中與北約國家交好,美國通過自己在國際上話語權成功將俄羅斯塑造成了全球威脅的角色,這讓許多不明真相的國家選擇與俄羅斯保持距離,甚至加入對俄羅斯的制裁。
在這期間美國能源公司在對俄羅斯造成制裁時獲得了巨大利潤,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前歐洲地區的天然氣大部分是由俄羅斯提供的,但衝突爆發後這條線路遭到切斷,此時的歐洲急需替代能源供應。
這時美國站了出來,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之一,利用這次機會向歐洲提供能源,當然美國沒安好心,美國對外出口的天然氣價格就比俄羅斯高出幾倍,這讓美國能源公司賺取了大量利潤。
新的合作方向
那麼俄羅斯在俄烏衝突中損失了多少錢呢?要知道俄羅斯在俄烏衝突爆發幾年期間就一直遭受著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加上自己對與戰爭的投入,俄羅斯的損失已經接近萬億美元,整個國家的情況十分嚴峻。
在軍事裝備上俄羅斯也面臨著不少的虧損,由於戰爭俄羅斯投入了大量的軍事設備,如果設備損壞就需要花費巨大的資金進行修復和更新,同時還要考慮給予士兵的薪資等,為了保持俄軍的戰鬥力,俄羅斯在戰爭期間需要不斷投入資金來補充和升級這些裝備。
除了軍事方面,最嚴重的就是經濟方面的制裁,西方多個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了廣泛的經濟制裁,首先就是俄羅斯的海外資產被凍結了接近3000億美元,這筆錢直接讓俄羅斯失去了外部投資的資金。
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前,俄羅斯就一直利用「北溪」天然氣管道向歐洲供氣,但這個衝突期間烏克蘭將這條管道直接進行炸毀,導致俄羅斯失去了重要的能源出口渠道。
基於種種經濟上的制裁和破壞措施讓俄羅斯的能源出口陷入重大危機,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受到很大影響。
俄羅斯在面臨西方制裁時將經濟模式進行了轉變,俄羅斯開始積極與亞洲國家進行合作,特別是中國和朝鮮。
中國對能源的需求非常大,像石油、天然氣等資源都需要大量進口,而俄羅斯正好彌補這個空缺,俄羅斯能夠向中國出口更多的天然氣和石油獲得經濟收益。
同時中國也向俄羅斯開始出口的輕工業產品,在俄烏衝突期間俄羅斯一些商場內能看到大量中國的食品和日用品。
除了中國俄羅斯還進一步與朝鮮建立了密切的關係,朝鮮一直在國際上處於被制裁餓境地,如今俄羅斯也是一種,因此兩國開始了合作。
朝鮮擁有軍事技術,在與俄羅斯合作中,朝鮮向俄羅斯提供了不少武器支援,幫助俄羅斯增強軍事的補給,作為交換俄羅斯也在其中向朝鮮提供了核武器方面的研究,在這期間提高了朝鮮在核研究的進展。
在俄烏衝突中美國雖然沒有直接參与戰鬥,但通過各種手段和利用輿論等方式影響局勢,如今美國雖然在推進這場衝突的結束,但美國的真實目的依然為了獲得更多利潤,其中歐洲成為了美國大肆斂財的對象。
在這場衝突之中為最明顯悲慘的就是烏克蘭,通過俄烏衝突讓我們見識到了小國在大國博弈中的無力,過去烏克蘭成被當做北約和美國的槍打想俄羅斯,但如今美國在賺到錢卻開始將其拋棄,從棋子淪為了棄子。
正所謂落後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在戰場上獲利的始終是那些在背後的大國,真正受傷的確是那些小國的人民。
參考文獻:
《美國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人民網
《特朗普施壓「結束俄烏衝突」 俄烏各提和談新條件》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