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美國總統特朗普
特朗普曾表示,如果他當總統,他將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衝突。
然而,美國媒體《紐約客》對此進行了辛辣的諷刺,發表了一篇文章稱「特朗普用了24天就背叛了烏克蘭」。
文章的作者蘇珊·格拉瑟,曾撰寫過《分歧者:特朗普在白宮的歲月》一書。
這篇文章中詳細列舉了特朗普再次上台以來,如何一步步做出對普京和俄羅斯有利的決策。
雖然有些決策未必是針對俄羅斯或為了幫助普京,但《紐約客》認為這些決策客觀上有利於俄羅斯。
第一件事,特朗普與馬斯克聯手削弱了美國國際開發署。
該機構為烏克蘭提供大量資金支持,並參與一些類似顏色革命的活動,這一舉措讓俄羅斯拍手稱快。
接下來,特朗普和馬斯克還計劃關閉美國之音,而美國之音自冷戰以來一直是反蘇反俄宣傳的一個「大本營」。
關閉美國之音同樣讓俄羅斯感到高興。
這些機構調整和決策,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無疑對俄羅斯來說是有利的。
圖為圖爾西·加巴德
第二,在用人方面,俄羅斯同樣感到高興。
有一位民主黨女議員名叫加巴德,她在俄烏衝突爆發後表示:「衝突不能僅僅怪罪俄羅斯,北約和歐洲忽視了俄羅斯的安全關切。」特朗普也曾表達過類似的觀點。
烏克蘭對此反應強烈,認為加巴德與俄羅斯有勾結,因此稱她為「通俄」。
然而,特朗普隨後任命加巴德為國家情報總監,負責管理美國的情報工作。
這下烏克蘭感到大事不妙,迅速改口表示加巴德並非通俄。
同時,在美國國內,曾經反對加巴德的民主黨成員,包括一些共和黨內部人士,也紛紛三緘其口,不敢公開反對特朗普。
俄羅斯對此反應積極,認為特朗普的舉動非常巧妙,事後他們紛紛表示這一舉動做得非常漂亮。
圖為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卡利姆·汗
第三,在國際層面,就在特朗普和普京通話的當天,美國正式制裁了國際刑事法院的首席檢察官卡利姆·汗,正是他在全球範圍內對普京發出了通緝令。
這算不算一次神助攻?特朗普上台後所做的種種決定,讓許多人認為,這實際上是在幫助普京。
甚至在歐洲人看來,特朗普還沒開始談判就已經亮出了底牌,公開表示烏克蘭不可能收復這些領土,烏克蘭不可能加入北約。
如此一來,烏克蘭和歐洲國家都感到難以接受。
如果不能接受,那烏克蘭該怎麼辦?於是,烏克蘭開始準備b計劃。
澤連斯基透露,b計劃就是:「好吧,如果你們都不幫我,那就天助自助者,我自己幫助自己。」
具體來說,烏克蘭計劃將徵兵規模增加一倍,但這還需要美國繼續提供資金支持。美國是否願意提供資金?
面對特朗普,出錢行,但你們能拿什麼來換?」
圖為澤連斯基和美國財長貝森特
就在普京和特朗普通話後的幾天,美國派出了兩位高官前往歐洲,其中一位是財政部長貝森特,直接前往基輔,與烏克蘭官員商討資金問題。
美國方面盤點了過去提供的援助,並討論了未來可能的援助,同時要求烏克蘭提供抵押。
就像銀行貸款一樣,借款人必須提供抵押,否則無法獲得貸款。
那麼,烏克蘭有什麼可以用作抵押的呢?它擁有礦產、稀土、鋰礦等資源,估算其礦產總值達到5000億美元。
圖為俄烏前線的烏軍士兵
如果未來的援助與烏克蘭的礦產資源掛鉤,特朗普顯然不會做虧本生意。
然而,對烏克蘭來說,僅有資金支持遠遠不夠。
即使獲得資金支持,依靠增加軍力來抗衡俄羅斯,依然面臨極大的困難和壓力。烏克蘭的軍力有限,要與俄羅斯對抗非常艱難。
當前,圍繞美國、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博弈,形勢錯綜複雜。
正如《紐約客》撰稿人蘇珊·格拉瑟所言:「特朗普用了24小時就出賣了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