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來到2月13日,俄烏衝突第1086天,距離戰爭打滿三周年僅餘10天
這一天,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是:在普京與特朗普通話、美烏即將達成協議之際,烏專家卻疾呼:千萬別簽,這是糟糕的協議。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普京與特朗普通電話,美防長發表了重磅講話,烏克蘭或已然迎來了嚴峻考驗
不出預料!
隨著特朗普上台,俄美果然開始了恢復接觸與對話,烏克蘭似乎迎來嚴峻考驗:
畢竟,明眼人都知道,鑒於當前的地面現實,而若想要結束衝突,那麼烏肯定是需要正視現實,做出一些讓步的——實際上,也確實如此,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就曾多次明確表示,必須結束衝突,俄烏雙方都需要做出讓步!
換言之,某種程度上而言,面對特朗普方面持續輸出的外交等壓力,俄烏雙方可能都有點頭疼
而相對而言,手中籌碼更少,更急於收復失地的烏克蘭可能會更加焦慮,特別是擔憂美俄直接通話或談判,進而損害或忽視烏方利益(最近澤連斯基甚至在採訪中公然表示,如果美歐不拋棄烏克蘭,他願意與普京進行任何形式的談判)......但是呢,話說回來,烏克蘭這種擔憂或焦慮,顯然不會影響美俄基於自身利益考量而決定恢復接觸的選擇......
事實,也確實如此!
這不,就在當地時間2月12日,據央視新聞報道,普京同特朗普通電話,時長近一個半小時,雙方就中東和平進程及俄美雙邊關係展開討論。普京邀請特朗普到訪莫斯科,同意特朗普通過談判解決烏克蘭問題的觀點,並表示願在俄接待美方官員。但同時,普京強調必須消除衝突產生的根本原因。
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則稱,與普京進行了長時間且富有成效的交流,討論了烏克蘭、中東、能源、人工智慧、美元等多話題。特朗普希望結束俄烏衝突並緊密合作,包括互訪,雙方同意讓團隊立即談判,並將先聯繫烏總統澤連斯基告知通話內容。特朗普還請求國務卿、中情局局長、國家安全顧問和中東問題特使領導談判,堅信談判會成功。
更引人注目的是,當天,美防長赫格塞斯在對烏援助聯絡小組會議開幕式上表示,美國確信烏克蘭衝突到了「關鍵階段」,特朗普想結束衝突。
他直言,烏克蘭無北約成員資格,烏想恢復 2014 年邊界是幻想,無美軍和北約部隊在烏,歐洲國家可派兵但不能以北約名義,也不在北約第五條保障中。
現場
分析認為,特朗普與普京通話及表示開啟談判,或許未讓烏歐特別失望,但美防長表態更清晰表明特朗普政府在俄烏衝突的立場。
說白了,美防長表明烏加入北約不現實,收復克里米亞也無望,美國不想在烏戰場擊敗俄,戰後也無意派維和部隊,只想儘快結束衝突,還強調歐洲派兵無北約保障。
顯然,特朗普不是拜登,有自己執政思路和戰略規劃。或許烏克蘭在拜登心中重要,但在特朗普為首的美國精英眼中,烏非核心利益,可讓歐洲挑援烏大梁,美擔任次要角色——但關鍵問題在於英國+歐盟與美國相比,在軍事方面仍然有明顯差距,這也導致烏克蘭軍政要員和外界普遍認為如果美國真的開始烏克蘭,那麼烏克蘭局勢有可能會迅速惡化。
那麼,這個觀點有道理嗎?接下來,烏克蘭又會如何應對呢?
二、引人側目!美烏即將達成協議之際,烏專家:千萬別簽,這是糟糕協議,否則烏會被特朗普掠奪
當地時間2月12日,據美國方面消息顯示,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交了一份關於關鍵礦產的協議草案,並由財政部長轉交。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會晤後表示,烏方將在審查文件後作出決定。
澤連斯基這樣說道:「就我而言,我將竭盡全力確保我們的政府官員團隊在接下來的兩天內開展工作,以便我們有機會在慕尼黑正式簽署該協議。」
與此同時,必須指出的是,據環球網2月11日則稱,特朗普在10日播出的採訪視頻中表示,希望美國援助烏克蘭的資金得到保障,方法之一是烏克蘭向美國提供價值5000億美元的稀土資源,但這一說法遭到質疑,有專家指出,若其他援烏國家效仿,烏克蘭將損失慘重。
更重要的是,就在2月12日,關於「特朗普希望用烏稀土換援助」,烏專家發表重要評論,認為美無真正結束衝突的計劃,目前的提議是讓俄保留侵佔領土並獲制裁解除,烏則會被掠奪。
近日,央視新聞:烏總統想重獲核武器,美特使「這不可能發生」
而他給出的依據或原因則主要有點:
第一,根據特朗普總統的直接聲明,烏克蘭將「償還」 5000 億美元的資源。但這並不是用新武器換取資源,而是還要翻舊賬
第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表示,歐洲將對烏克蘭的安全負全部責任,稱安全保障「完全」是歐洲的問題。美防長皮特·赫格塞斯則證實,美國不會向烏克蘭派地面部隊。
第三,烏克蘭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步兵短缺、組織效率低下以及美國武器過於昂貴。這使得擬議的協議對烏克蘭來說很糟糕。而且美國的紙面保證毫無價值,正如《布達佩斯備忘錄》已經表明的那樣。
那麼,面對烏專家提醒,澤連斯基如何抉擇?
有觀點指出,基於當前局勢,澤連斯基不太可能拒絕簽署,美也不會改變戰略布局,俄不好說,歐洲可能效仿。
從這個角度來看,烏有明白人,專家看得透,但關鍵在解決問題,清醒有時是痛苦。
當然了,話說回來,美雖然表明烏入北約、收復失地無望,也不派維和部隊,但並不代表會出賣烏。何況,美烏協議未知,也有可能是雙贏式的共同開發。
總之,凡事還看結果。若烏付出多卻失更多人口、領土和資源,那麼,此事便值得深思。
結語
總之,期待早日結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