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中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2023年10月末,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因一場歐盟峰會的召開而氛圍凝重,此次峰會的主題,依然是持續不斷的俄烏衝突,以及對烏克蘭的援助事宜。
然而就在如此嚴肅的場合,一個不和諧之音再度響起,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又一次站在了俄羅斯一方。
於是人們紛紛議論,匈牙利作為一個北約成員國,為何這麼親中俄,不怕被踢出去嗎?
信源:匈牙利外長:與俄羅斯的合理合作符合國家利益 2023-12-18 中國網
匈牙利與美歐的分歧
其實要想理解匈牙利的「特立獨行」,就必須追溯其與美歐之間由來已久的衝突和分歧。
早在2019年1月,北約就提醒成員國加強軍事倉庫的安保,以防恐怖分子襲擊,並暗示這些武器未來可能用於支援烏克蘭。
這背後自然是美國的授意,美國不僅公開支持烏克蘭,加劇俄烏之間的緊張關係,還在歐盟會議上施壓,要求成員國疏遠俄羅斯和中國,推行其「制俄制中」的陽謀。
然而,匈牙利對美國的做法並不認同,它認為中俄的快速發展對歐洲並非壞事,歐洲國家應該尋求合作共贏,而非一味對抗。
面對匈牙利的反對,美國故技重施,試圖通過支持反對派來顛覆匈牙利政府。
但這一伎倆被歐爾班一眼識破,並在集會上公開譴責美國的干涉,強調匈牙利的命運應該由匈牙利人民自己決定。
匈牙利的強硬態度,使其與美國的關係進一步惡化,2019年,美國駐匈大使和國務卿蓬佩奧先後訪問匈牙利,試圖對其施壓,但都碰了一鼻子灰。
匈牙利外長西亞爾托更是直言不諱地批評西方的「極度虛偽」,並質問匈牙利為何不能有自己的選擇。這些「貼臉開大」的舉動,充分展現了匈牙利不畏強權的姿態。
此後,匈牙利繼續在多個場合挑戰美國的立場,與華為合作發展IT事業,反對歐盟干涉中國內政的涉港決議等等。
這些舉動都讓匈牙利成為了歐盟中名副其實的「刺頭」,美國也開始對匈牙利採取一系列「懲罰」措施。
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後,匈牙利與美歐的分歧進一步加劇,匈牙利不僅拒絕制裁俄羅斯,反而增加了對俄天然氣的進口。
這一舉動,再次激怒了歐盟,歐盟甚至威脅要對匈牙利進行經濟制裁。
2022年9月,歐洲議會投票通過決議,不再將匈牙利視為「完全民主國家」,並計劃暫停對其經濟援助,這相當於變相地對匈牙利進行經濟「制裁」。
2023年,匈牙利繼續堅持其「親俄」立場,並公開質疑歐盟對烏克蘭的援助,在10月的歐盟峰會上,歐爾班因直言「看不出繼續給烏克蘭送錢有何意義」而再次被孤立。
那麼面對歐盟和美國的壓力,匈牙利為何如此堅定地選擇與中俄合作?難道他們真的不怕被踢出北約和歐盟,最終孤立無援嗎?
匈牙利「親中俄」
其實匈牙利的「親中俄」立場並非一時衝動,而是基於多重因素的深思熟慮,這些因素既有歷史和地緣的考量,也有經濟和政治的驅動。
經濟利益是匈牙利「親中俄」的重要驅動力,與中俄的合作,為匈牙利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中國在匈牙利的IT建設、基礎設施投資,以及俄羅斯提供的石油、天然氣和核電站技術,都為匈牙利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這些合作項目,不僅提升了匈牙利的基礎設施水平和能源安全,也為其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同時,匈牙利在歐盟和北約中的「二等公民」地位,也是其尋求與中俄合作的重要原因,作為後加入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匈牙利在這些組織中缺乏話語權,常常感到被邊緣化。
為了提升自身的國際影響力,匈牙利積極發展與中俄的關係,以期在國際舞台上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和討價還價的能力。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匈牙利對歐洲的未來走向有著深刻的擔憂,歐爾班認為,一味追隨美國將損害歐洲的利益,使歐洲淪為美國的附庸。
他主張歐洲應該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與中俄等國加強合作,擺脫對美國的依賴,構建更加多極化的世界格局。
匈牙利是「背叛者」?
在一些人看來,歐爾班的「叛逆」行為是對歐洲的背叛,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歐爾班或許並非歐洲的「背叛者」,而是歐洲的「拯救者」。
他的「特立獨行」,並非出於一己私利,而是為了喚醒歐洲,提醒歐洲各國不要盲目追隨美國,而應該以更加獨立自主的姿態,維護自身的利益。
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下,匈牙利採取了一種獨特的平衡策略,它既是北約和歐盟的成員國,又積極發展與中俄的關係。
這種「腳踏兩隻船」的做法,雖然充滿風險,但也體現了小國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智慧。
匈牙利深知,在大國博弈的背景下,小國必須審時度勢,靈活應變,才能維護自身的利益和獨立性。
通過與不同陣營的國家保持良好關係,匈牙利可以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避免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歐爾班的「特立獨行」,並非簡單的「親中俄」或「反美歐」,而是一種務實的平衡策略,他試圖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儘可能地爭取更多的發展空間。
這種策略,或許正是匈牙利在複雜的地緣政治格局中,找到的一條生存之道。
筆者認為
不管怎樣,匈牙利的「親中俄」立場,並非一時衝動,而是基於歷史、地緣、經濟、政治等多重因素的綜合考量。
歐爾班的「特立獨行」,並非是對歐洲的背叛,而是一種務實的平衡策略,旨在維護匈牙利的國家利益,並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中,找到一條生存和發展的道路。
那麼他的做法是否明智,還有待歷史的檢驗,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在當今世界,小國必須擁有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