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是實體經濟的「脈絡」,江蘇作為經濟大省、物流大省,如何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2025年1月3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重點舉措新聞發布會。現代快報記者從會上獲悉,江蘇提出6方面22項重點舉措,明確到2027年,江蘇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力爭降至12%左右,努力把江蘇建成物流成本低、運行效率高、安全韌性強、服務環境優的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引領區。

物流業「提質增效降本」,江蘇發展水平如何?
根據中辦、國辦印發的《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到202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力爭降至13.5%左右。
目前,江蘇物流業正處於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蔡劍峰介紹,近年來,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工作,多次作出專門部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江蘇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5.4%降至目前的12.9%,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但離世界先進水平尚有一定差距,仍有下降空間。
據介紹,在多次開展專題調研和座談,認真聽取有關部門、物流園區、企業的意見建議,逐個領域、逐個環節分析,分領域、分環節測算挖潛的基礎上,江蘇提出6方面22項重點舉措,明確到2027年,江蘇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力爭降至12%左右,屆時這個目標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努力把江蘇建成物流成本低、運行效率高、安全韌性強、服務環境優的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引領區。
推動重點港口打通集裝箱海鐵聯運堵點卡點
水路運價是公路運價的1/7,鐵路運價是公路運價的1/5……作為水運大省,江蘇綜合交通運輸優勢明顯,大宗貨物「公轉水」「公轉鐵」成效顯著。據介紹,2024年1-11月,全省水路、鐵路貨運量累計11.9億噸,同比增長3.8%;其中水路貨運量佔比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約21個百分點。
《重點舉措》從放大江蘇水運優勢、推廣多式聯運、推動數據開發利用等方面,提出務實管用舉措。
蔡劍峰介紹,比如,圍繞暢通物流運輸通道網路,全面推進「水運江蘇」三年行動計劃,到2027年建成二級(准二級)及以上航道里程超1100公里,三級及以上幹線航道里程達到2800公里。圍繞推廣多式聯運「一單制」,提出積極推動南京、蘇州、連雲港等重點港口打通集裝箱海鐵聯運堵點卡點。到2027年,集裝箱多式聯運貨運量年均增長10%左右。
降低物流體系運行成本,增強物流樞紐輻射帶動力
據悉,截至2024年底,江蘇共創建9個國家物流樞紐、4個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8個國家級示範物流園區、4個國家糧食物流核心樞紐。同時,江蘇還開展全省物流園區上雲行動,實現106家園區統一接入全省物流園區信息服務雲平台。
為了進一步提升國家級物流樞紐能級,《重點舉措》提出,加快推動納入規劃的12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儲備並滾動實施一批支撐性物流項目,研究並推進物流樞紐經濟區建設。
在提升國際物流通道能力方面,加快推動開闢至重要地區的國際海運航線,增加面向重點國家的全貨機航線;積極推動徐州、連雲港聯合打造中歐班列集結中心。
接下來,江蘇將加快南京陸港型、商貿服務型、南通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謀劃,儘快納入國家建設名單。綜合城市發展和產業需求,積極爭取有條件的城市納入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名單。按照「項目跟著規划走,資金跟著項目走」的要求,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國債、地方專項債券等資金,優先支持標誌性、支撐性、基礎性物流重大項目。
到2027年,新增省級重點物流企業80家
江蘇是製造業大省,物流在供應鏈管理上的關鍵作用進一步發揮,培育了一批現代化、專業化的供應鏈管理企業,物流與產業融合發展能力持續增強,但依舊缺少國際競爭力強的綜合物流企業。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張欣坦言,調研情況顯示,當前物流單一環節成本並不高,但全鏈條運行成本卻沒有優勢,物流資源配置效率和流通循環效率也是影響物流成本的關鍵因素。因此,應抓住調整運輸結構、優化物流發展環境等關鍵點,不斷打通物流堵點卡點,從單一環節降本向系統性降本、結構性降本轉變,從單一降低運輸成本向產業鏈綜合降本轉變。
對此,《重點舉措》聚焦領軍企業培育、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物流標準化水平提升,提出引領性發展舉措。
比如,培育物流領軍企業,提出到2027年,新增省級重點物流企業80家;支持省內大型遠洋航運企業打造自有海運戰略船隊。加快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提出支持物流行業與先進位造業、現代農業、商貿流通業等高效銜接、深度融合,推廣應用綜合性供應鏈解決方案。提升物流標準化水平,提出圍繞數字物流、綠色物流、即時配送、多式聯運等領域,力爭率先形成一批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
加快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南京蘇州將開展低空物流試點
「低空經濟」是近年來的熱詞、熱門產業,《重點舉措》明確,未來江蘇要前瞻布局這類新興業態,推進物流智慧化綠色化發展,提出先行先試的創新舉措。比如支持南京、蘇州等地開展低空物流創新試點工作,重點在即時配送、醫藥物資配送、區域聯程接駁等領域打造一批低空物流應用場景。
聚焦物流智慧化發展,《重點舉措》還提出推動智慧倉儲、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園區、智慧分撥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到2027年,江蘇全省規劃布局10家左右新質物流園區。
不僅如此,未來江蘇的物流企業還會變得更加「智能」,《重點舉措》鼓勵企業集成應用自動導引運輸車(AGV)、巷道堆垛機等智能倉儲設備。
此外,到2027年,全省規劃布局10家左右近零碳物流園區,支持物流樞紐、園區等綠色化升級和更新改造,推動物流綠色化發展。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進出4大港口通行費打五折
發布會上,蔡劍峰介紹,全省減稅降費工作落實取得實效,2023年,全省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共減免稅額7279.3萬元、高速公路累計年度優惠金額達56.5億元,年度優惠車輛達6.3億輛次。
為進一步提升行業治理能力,《重點舉措》聚焦公路治理改革、降低車(船)通行成本、推進物流領域「放管服」改革,提出一系列改革探索舉措。比如,圍繞公路治理和改革方面,提出優化城市貨運網路規劃設計,對不同類型貨車城市通行實施精準化、差異化監督。
圍繞落實車輛通行費優惠政策方面,提出對進出連雲港港、太倉港、南京港、南通港的國際標準集裝箱運輸車輛,執行通行費五折優惠政策至2027年12月31日。
圍繞持續降低水路通行成本方面,提出對集裝箱貨運船舶實行免收過閘費和優先過閘政策;加強「直進直靠、直離直出」綠色通道服務。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強化要素保障支撐
為持續加強資金、土地、人才等保障支撐,《重點舉措》提出一系列惠企減負舉措。比如,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專項資金引導作用,支持符合條件的物流樞紐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加強倉儲物流用地保障,重點保障規劃明確的國家物流樞紐、骨幹冷鏈物流基地以及省級園區(基地)等重大物流基礎設施項目用地指標。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持續開展「一鏈一策一批」中小微企業融資促進行動;鼓勵銀行機構依法合規開展重點領域大宗商品供應鏈金融服務。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王益 李娜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