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曬「旗袍照」遭譏諷,女子怒懟:你們知道什麼是「古典美」嗎

2024年04月23日17:02:42 國際 7053

引言

旗袍被稱為「旗袍文化」。

有資料稱,在民國之初,帝制被廢除,而隨著帝制的廢除,「剪辮髮,易服色」成為了一種潮流,在當時的城市女性中,開始出現了一種「文明新裝」,而這種「文明新裝」就是「旗袍」。

資料中還稱,在民國初期,旗袍曾經被定為「國服」,但當時的旗袍並不盛行,直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旗袍開始流行起來了。許多有知識的女性認為:旗袍追隨著時代的發展,承載著文明的進步,旗袍以其流動的旋律和瀟洒的畫意,為時代創造出了一幅美麗的圖景,旗袍不但能夠連接起過去和未來,而且,還能夠連接起生活與藝術,能夠將美的風韻灑滿人間。

一位研究服裝的學者稱,在解放後的五十年代,旗袍曾有過非常燦爛的一瞬 。在那個年代,人民當家做了主人,旗袍的流行轉向了平民。一時間,無論是城市的女性,還是農村的女性,都紛紛穿起了旗袍。但從一九六六年開始,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旗袍文化便開始被冷落。在中華大地上,幾乎已經不見了旗袍的蹤影了。

這位研究服裝的學者接著稱,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的思想被逐步解放,旗袍便又開始流行了起來,尤其是在一些旅遊城市,穿著旗袍的靚女們已經越來越多了,從而使人們再次目睹了女性們的風姿綽約和秀美體型。

這位研究服裝的學者繼續稱,原則上來講,旗袍能夠表現女性的曲線美,非常適合身段窈窕的女子穿著。當然,並不是說身段並不怎麼窈窕的女子就不適合穿旗袍,只要那些身段並不怎麼窈窕的女子願意穿旗袍,也是可以穿著的呢!

然而,在現實生活當中,當那些身段並不怎麼窈窕的女子穿著旗袍時,就容易被有些人譏諷了呢!

這不,女子周某就因為曬了自己的「旗袍照」而遭到了某些人的譏諷呢!

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接下來,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件事情。

女子曬「旗袍照」遭譏諷,女子怒懟:你們知道什麼是「古典美」嗎 - 天天要聞

事件

今年54歲的女子周某是一位服裝愛好者。由於周某的家庭條件比較好,因此,但凡市面上流行什麼服裝款式,周某必然會買上幾件向他人「大秀一把」。

近幾年來,女子穿旗袍的風潮漸起,藉助這股風潮,女子周某也買了好幾件旗袍。

女子周某穿上旗袍後覺得:自己穿上旗袍的氣質與不穿旗袍的氣質相比,明顯要優於不穿旗袍的氣質。在這種情況下,心裡感到非常高興的她便拍了多張「旗袍照」以便供好友欣賞。

4月6日晚,也許是因為心血來潮了,所以女子周某便將她的多張「旗袍照」發布到了社交平台上,但令周某沒有想到的是:當他發布了幾張「旗袍照」後便立即引起了一些人的譏諷。有人譏諷周某:身材渾圓渾圓的,怎麼可以穿旗袍呢?難道周某都不看看自己的身材適合穿旗袍不適合嗎?還有人譏諷周某:玷污了旗袍的美,旗袍就不是給你這種上下身體一般粗、沒有體型的人準備的。總之,什麼樣的譏諷語言都有。

而當周某看了有些人的譏諷後,便瞬間惱怒了,周某發文怒懟:「別人能穿,我怎麼不能穿?你們知道什麼是「古典美」嗎?我這身材,怎麼就不適合穿旗袍了?我覺得:我穿旗袍很美!如果你們沒有發現我穿旗袍的美,那就說明你們是戴著有色眼鏡的呢!」

周某在發文的最後稱:任何人都有穿旗袍的權利,我穿旗袍,容不得別人干涉!

以上所述,就是這一事件的一個大致過程了。

當眾多網友知悉這一事件後,網友們便紛紛地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女子曬「旗袍照」遭譏諷,女子怒懟:你們知道什麼是「古典美」嗎 - 天天要聞

網友聲音

網友嘰嘰歪歪:我覺得周某說的很對!她也有穿旗袍的權利,雖然說周某的體型是胖了一些,但並不妨礙她穿旗袍啊!

網友你來我往:我覺得旗袍是不挑體型的。只要自己願意穿,無論自己的體型如何,都是能夠穿旗袍的呢!

總之,網友們的議論有很多。

女子曬「旗袍照」遭譏諷,女子怒懟:你們知道什麼是「古典美」嗎 - 天天要聞

老胡觀點

一位裁縫師傅稱,雖然說旗袍對於女子體形的要求極高,適合身材高挑的女子穿著,但並不代表體型比較臃腫的女子不能夠穿旗袍,畢竟,旗袍也是可以根據女子的體型靈活設計的,只要那些體型比較臃腫的女子願意穿旗袍,設計師就能夠給她們設計出適合她們體型的旗袍呢!

老胡覺得:位裁縫師傅的說法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也許,周某所穿的旗袍就是特別定製的旗袍,有些人何必要譏諷人家周某呢?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熱浪席捲歐洲,法國政客就裝不裝空調吵起來了 - 天天要聞

熱浪席捲歐洲,法國政客就裝不裝空調吵起來了

【文/觀察者網 王一】今年首場熱浪正「炙烤」著歐洲大陸,多國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導致山火、學校停課、停工等。而在酷熱侵襲之下,政客們還在圍繞「是否應該推廣空調」爭論不休。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政客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eu)等外媒7月2日報道,本周以來,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發布了高溫預警...
重慶城科組織黨員座談會 傳承初心使命 - 天天要聞

重慶城科組織黨員座談會 傳承初心使命

7月1日,在重慶南川區太平場鎮河沙村,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城」聚南川鄉村振興促進團師生精心組織了一場「七一」座談會,聚焦「憶崢嶸歲月·話初心傳承」。活動特邀河沙村當地60餘名黨員、村民齊聚一堂,分享奮鬥歷程,共話初心使命。活動現場,黨員同志們莊嚴重溫入黨誓詞,鏗鏘誓言響徹會場。在交流座談環節,老黨員們講述...
重慶市兩名幹部被查處 - 天天要聞

重慶市兩名幹部被查處

央廣網重慶7月2消息(記者陳靜)7月2日,重慶市紀委監委機關公眾號「風正巴渝」發布消息,重慶市兩名幹部被查處。...
牛約堡被曝後廚「髒亂差」,多隻蟑螂到處爬行,涉事門店否認,官方回應:正在核實 - 天天要聞

牛約堡被曝後廚「髒亂差」,多隻蟑螂到處爬行,涉事門店否認,官方回應:正在核實

7月2日,據福建電視台第一幫幫團報道:記者探訪福建廈門牛約堡林後店後廚時發現,有多種食材裸露,多隻蟑螂到處爬行。過道處的兩箱未開封麵包胚箱體標籤顯示,這批麵包胚生產日期為2025年6月1日,標註「常溫保質期10天」,而當日已為6月13日。牛約堡禾祥西路店在多個外賣平台月銷量均超1000單,號稱「堂食餐廳」,但記者在...
不懂「兔死狗烹」,馬斯克陷入困局 - 天天要聞

不懂「兔死狗烹」,馬斯克陷入困局

馬斯克的困局:是功高震主還是不懂明哲保身?總之,是他不懂中國傳統文化,才導致今天的局面。 近日,關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要驅逐「擁立第一功臣」馬斯克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這一事件背後的複雜糾葛,實則映射出美國政商關係的微妙與緊張。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國新辦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她的一句話,讓全場動容 - 天天要聞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國新辦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她的一句話,讓全場動容

「除了看不見,我什麼都能做。」在6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武漢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應急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黃鶯的這句話,讓全場動容。兩歲那年的一次高燒,讓黃鶯成為了一個雙目失明的女孩。2015年6月,她作為寧夏首位參加普通高考的盲人學生,以高出當地理科一本線85分的成績被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