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全球變暖,為各國北極活動創造條件,美國眼睛一亮,有了新布局。美國《國家利益》發文稱,美國應當搶在俄羅斯之前,與中國達成合作,很顯然,共同開發北極,已經成為擺在我們眼前的新機遇。本文將闡述北極的重要性,分析開通北極航道對中國的意義,探究接下來中美俄三國會作何選擇?
1、100萬平方公里!美行動起來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國務院正式宣布,將單方面對北極與白令海峽大陸架擴大主權要求。
雖然《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北極域外國家並不享有對北極的領土主權,但其完全可以在北冰洋公海等海域,進行航行、捕魚、鋪設電纜以及勘探開採資源活動。
評論員表示,北極常年被冰雪覆蓋,但隨著技術發展以及氣候變暖,越來越多國家有能力隨意進出北極。
一方面,這些國家能在北極地區部署防空系統,二來可以開通北極航線,以更好地推動經濟發展與能源布局。
就拿美國來說,其近年來不斷發展電動車電池與可再生能源所需要的礦產,在此背景下,北極已經成為美國未來擴張的必選地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國務院在發布聲明之前,還公開一張新地圖。
地圖上顯示,光美國提及的大陸架面積,就達到加利福尼亞州2倍以上,高達100萬平方公里。除此之外,美國還需要對美加、美日之間主權主張重疊地區進行重新劃定。
簡單來說,美國已經下定決心要強行擴張,在中俄等其他國家到來之前,搶佔更多北極與白令海峽區域。
2、俄不慌不忙,做了兩手準備
換言之,一旦美國新布局成功,其極可能在一夜之間新增百萬平方公里領土。見狀,俄羅斯方面第一時間發聲,強調該決定「不可接受」。
那麼,俄羅斯將如何反制美國的勃勃野心?
據環球時報報道,俄羅斯宣布組建一支「混合航空軍團」,其將隸屬於北方艦隊,目前已經進入整裝備戰狀態,隨時可執行作戰任務。
俄方還介紹說,通過細分,該軍團又分為殲擊航空團、混合航空團、直升機團、無線電技術團與防空導彈團。
其主要用來保護俄羅斯北極航道和北方島嶼,避免遭到敵人海陸空等層面的攻擊。未來,其還有可能被劃分給新成立的列寧格勒軍區。
在「混合航空軍團」中,我們能看到熟知的安-12、安-26、伊爾-38n、卡-27、米格-29kr、蘇-33等飛機。
俄羅斯軍事專家表示,北部邊境長期遭到北約船隻、飛機的監視,隨著世界局勢不斷變化,這種監視現象只增不減,因此,北方艦隊有必要靠航空軍團來增強防禦能力,甚至是在必要時刻,對北極航道進行封鎖。
更重要的是,組建「混合航空軍團」,只是俄羅斯採取的其中一個舉措,其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預料到美國如今的擴張,並做出兩手準備。
3、北極航道合作,中國選美還是選俄?
一個積極信號:不管美國還是俄羅斯,其打通北極航道的舉措,對中國而言,都是有利的。
北極航道連接著北大西洋與太平洋,全球變暖之後,海上冰層逐漸融化,船隻航行起來更加便捷,通航時間也隨之增加。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主要出海通道是馬六甲海峽,其連接印度洋與南海,在地緣政治影響下,中國船舶進出口受到很大限制,運輸成本大幅增加。
等北極航道開通後,中國就能直接從北極航道進入,用更短的時間抵達目的地,減少航油消耗量。
總而言之,北極航道對於中國而言,意義重大。
當下,美俄目光都已經看向中國。
2021年時,美國《國家利益》發文稱,即便美國在開發北極問題上,佔據更多優勢,可一旦中俄達成合作,對美國而言將是一個壞消息,因此,拜登政府有必要搶在俄羅斯之前,與中國合作。
俄羅斯比美國更為直接,其早已向中國發出「邀請函」,希望可以雙方共同開發北極航道。
俄羅斯有著相當長的北極海岸線,有著全球最大破冰船船隊,只是局限於經濟發展,而無法繼續開發北極航道,中國擁有雄厚經濟實力,若是加入,自然能互補。
4、100年前的部署,今天用上了
面對俄羅斯拋出的眼神,中國自然默契配合。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國願意與俄羅斯共同開發北極的各領域合作。
而提到北極,我們就不得不說到《斯瓦爾巴條約》。
該條約於1920年簽訂,1925年時,中國、德國、西班牙等幾個國家紛紛加入,總締約國數量達到33個。
斯瓦爾巴群島,由此成為北極地區頭一個非軍事區。按照規定,締約國可以自由進入斯瓦爾巴群島、熊島等地。
這無疑為中國賦予了進入北極地區活動的合法性和法律依據。
簡言之,100多年前的一份協議,中國今天終於派上大用場。
可以預見,等北極航道開通後,中國將能夠進一步促進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同時,也能夠通過合作獲得更多穩定的能源供應。
結語:對於中美俄在北極地區的發展,大家還有什麼了解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