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埃爾多安時期,土耳其與美國、歐盟的關係一直不是很好。
埃爾多安堅決反對外部干預,而美歐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長臂管轄,干預他國和其他地區的事務。
由於和歐美不是一條心,而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又非常關鍵,埃爾多安甚至差點被推翻。
包括今年的大選,西方就深度參與,支持反對派,不過最終未能將埃爾多安拉下馬。
雖然大選之後雙方的關係有所緩和,但中東地區的一場戰爭,又加劇了美土之間的糟糕關係。
由於土耳其高調反對以色列,美國再次發出了制裁警告。
(布萊恩•納爾遜)
美國扣了兩頂大帽子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美國《華爾街日報》稱,拜登政府制裁行動負責人警告土耳其,該國助長了兩大洲的暴力,因為土耳其是哈馬斯的金融港和俄羅斯軍事裝備的貿易樞紐。
這兩頂帽子不可謂不大,土耳其本就是橫跨亞歐大陸的國家,現在美國直接指責土耳其助長了兩個大洲的暴力,不知道的還以為土耳其把歐洲和亞洲全搞亂了。
這番話說的,比對美國的敵人還要狠。
那麼土耳其到底幹了什麼事,以至於遭到美國如此狠毒的攻擊?
美國財政部負責恐怖主義和金融情報的副部長布萊恩•納爾遜在訪問安卡拉的時候,當面列出了土耳其的「罪行」。
納爾遜表示,如果未來哈馬斯的任何襲擊與土耳其的資金或支持有關,那將非常糟糕。
美國官員聲稱,土耳其允許投資公司、控股公司和其他與哈馬斯有關的企業在該國開展業務。
至於和俄羅斯的合作,就更多了,涉及能源、電子產品、消費品等西方不準與俄羅斯交易的商品。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土耳其做錯了什麼?
美國方面列出的這些「罪行」,很多都是捕風捉影的,並沒有什麼實際證據。
況且即便土耳其都做了,也輪不到美國指手畫腳。
美國總是把「自由」掛在嘴邊,那麼土耳其與其他國家或實體合作,那是土耳其的自由,美國無權干預,何錯之有?
美國總是在這兩件事上找土耳其的麻煩,無非就是因為土耳其沒有配合美國的制裁措施,而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一個北約國家不配合美國,美國自然要找麻煩敲打警告一番。
拜登專門讓負責制裁行動的官員去土耳其,意思也非常明確,還不聽話就制裁你。
(土耳其國旗和北約旗幟)
土耳其或退出北約
前文說過,埃爾多安最看不慣的事情就是長臂干預,美國一再干預土耳其的內部事務,很可能促使土耳其退出北約。
關於土耳其退出北約的聲音,一直都不絕於耳,雖然美土都沒有表達過相關的意向,但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畢竟無風不起浪。
土耳其退出北約是有現實可能性的,雖然雙方都有用得著對方的地方,也需要繼續互相利用下去,但現在西方倒行逆施,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廣泛不滿。
當這個不符合時代潮流的軍事組織無法繼續給土耳其帶來實質性利益的時候,土耳其退出也就退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