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樊偉宏
淄川請回了一眾特殊的客人。他們是生活和工作在外的「淄川老鄉」。
10月20日—22日,淄川舉行「般陽英才家鄉行」系列活動。其間,60位淄川籍在外優秀人才接受邀請,參加了這場誠意滿滿的「家鄉行」活動。
「情系般陽 智匯淄川」,這是本次活動的主題。而圍繞這個主題,淄川官方一口氣策划了參觀考察、高質量發展懇談會、重點產業推介會、科技創新論壇和物流與供應鏈論壇等系列活動。
「激發在外人才的愛鄉之情、哺鄉之心、興鄉之志,做推動家鄉高質量發展的宣傳者、參謀者和參與者。」這是淄川官方的意圖所在。
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懇談會上,「老鄉」作為關鍵詞,在淄博市政府副市長、淄川區委書記田兵兵的致辭中至少出現了7次。不僅如此,他還用三個「懇請」,向與會的淄川老鄉發出了「共商淄川發展大計」的邀請。
在轉型發展的爬坡期、過坎期和攻堅期,淄川老鄉能成為官方倚重的對象嗎?
誠意
「歡迎回家!在這個金秋時節,千年般陽迎來了最親近的親人。」田兵兵的開場致辭,直抒胸臆。而四大班子及淄川各級黨政領導班子的悉數到場,足見對此次活動的重視。

來自淄川官方的統計數據顯示,恢復高考以來,有10.5萬餘名淄川學子步入高等學堂,其中有300餘名高層次人才奮戰在科技、教育、醫療等各行業,200餘名企業家在外拼搏,成就了一番事業。
根據淄川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說法,此次60位淄川籍來訪嘉賓中,有三分之二左右此前與淄川都有過交集。
比如,今年3月24日,青島理工大學校長譚秀森一行到家鄉淄川調研。1963年9月出生在淄川區一個偏遠的小山村的譚秀森,通過高考走出了大山。在這次調研中,他表示,希望與淄川在更多領域、更高層次開展合作,助推淄川經濟高質量發展。
比如,今年6月,淄川區政府一行人赴合肥開展招商時,安徽省半導體行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厚亮,就出現在與淄川官方一行人的座談交流場合中。
從淄川走出的王厚亮,長期深度參與推進安徽及合肥市電子信息特別是集成電路和新型顯示產業規劃、重大項目引進、建設與管理,曾榮獲中國開發區協會「開拓者」、安徽省推進引進重大項目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另一個關注點是,田兵兵在致辭中一連用了三個「懇請」:
懇請大家積極宣傳推介家鄉,把優質的項目落地在淄川,把前沿的信息反饋給淄川,促進更多客商到淄川考察投資,更多人才到淄川工作生活;懇請大家繼續發揮好優勢特長,在科技研發、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與淄川開展深入合作;
懇請大家發揮「鄉賢」作用,幫助我們察民情、聽民意、解民憂,紮實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按照正式公文常用的辭彙語句習慣,「懇請」一詞多用於上行文,作為淄川區委書記,田兵兵以這樣的表述與「淄川老鄉」對話,其中誠意可見一斑。
而面對來自家鄉的誠意,歸來者們也給出了積極回應。
比如,青島淄川商會會長、青島光大國際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大光就表示,「淄川良好的營商環境讓人安心、放心、有信心,我們本來就是一家人,青島淄川商會也會尋找更多機會,積極為家鄉發展尋找更多支點。」
成果
事實上,淄川官方對此次「淄川老鄉」的家鄉行,也做了細緻的安排。
與會人員先後到潭溪山旅遊度假區、七河生物智慧工廠、曜華小學、魯聯新材料有限公司、雷達汽車淄博工廠、淄博師專進行實地參觀考察,感受家鄉變化,實地了解淄川區經濟發展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在淄川區高質量發展懇談會上,田兵兵還分別為6位「淄川區高質量發展顧問」、6位「淄川區招商大使」頒發了聘書。
官方對「高質量發展顧問」和「招商大使」的職責定義是:積極發揮橋樑紐帶作用,主動為政府決策、產業發展建言獻策,主動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牽線搭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發現,獲聘的6位「淄川區高質量發展顧問」,一位來自於央媒新華通訊社,一位來自半導體行業協會(曾任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另外四位皆來自山東省內高校。相較之下,招商大使則要「統一」許多,6位獲聘者全部來自各省市商會。
「高質量發展顧問」和「招商大使」的安排,無疑是一次精準對接。
「合肥作為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汽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產業是優勢,我將利用好自己的人脈關係,為淄川企業牽線搭橋,促進雙方合作,為家鄉發展助力。」獲聘「淄川區高質量發展顧問」的安徽省半導體行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厚亮說。
聘任「顧問」和「大使」之外,包括高比能鋰電池關鍵材料研發與產業化、污泥無害化處置及綜合利用、淄川區大健康產業基金、互聯網大數據全域營銷解決方案、青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實習實踐基地等5個項目,也在此次活動過程中籤約。
從簽約項目上看,5項成果背後,與淄川目前發展路徑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按照淄川官方的思路,當下,淄川正不斷加快新能源汽車及配套裝備、新醫藥、新材料、新基建「四新產業」倍增,緊抓建材建陶建築、商貿物流電商、紡織服裝高端化「三大優勢產業」集群化轉型提升,以打造「聊齋故里、水韻瓷都」品牌,叫響「說聊齋、向雲端、周末游淄川」的文旅名片,推動文旅產業有效突破,加快形成「431」現代產業體系,力求讓淄川好車、好衣、好葯、好品逐步成為工業淄川的新名片。
項目參照之下,有電池研發技術為新能源汽車賦能,污泥無害化處置有利於節能減碳和資源再利用,大健康產業基金助力新醫藥發展,互聯網大數據全域營銷為打響「好品淄川」帶來無限可能,實習實踐基地則讓更多優秀青年人才有條件深耕淄川。
這也就意味著,此次活動背後的成果,或將在未來不斷放大。
意圖
打出「老鄉牌」,是否還有更深的意圖?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淄川區累計完成省外到位資金55.2億元,新引進過億元項目39個,完成率在淄博各區縣中名列前茅。
正是嘗到招商引資有效助力的「甜頭」,今年以來,淄川區招商引資工作不斷發力,逐步形成了招商引資為民營經濟注入活力,民營經濟促進招商發展的開放型發展格局。
淄川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圍繞「431」產業,淄川組織實施了重大項目招引和落地服務「春季攻勢」專項行動,聯合鎮辦積極「走出去、請進來」招大引強。
此外,通過實施《頭部目標企業》行動,淄川區梳理匯總了頭部目標企業清單,建立了涵蓋16類產業類型的頭部目標企業56家名錄庫,採取叩門招商、依託鏈主企業以商招商等方式,聯合各產業鏈招商專班和有關鎮辦「走出去、請進來」開展延鏈招商,精準招商,切實提高招引成效。
據統計,今年以來,淄川區共開展外出招商活動41次,拜訪企業及科研院所130餘家,邀請100餘家有意向的投資商來淄考察。
不僅如此,在產業招商、親情招商等方式基礎上,淄川還加強內外聯動,搭建招商促進平台,積極與北京淄川商會、青島淄川商會、四川淄博商會等建立常態化聯繫,加速資源嫁接,在主攻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常規化招商區域的基礎上,拓展了成都、重慶、合肥等地區資源。
以會招商,也是淄川區強化的重點。依託第十四屆全國激光大會、第十六屆百名專家淄川行、首屆國際香菇大會、雷達汽車供應鏈夥伴大會等平台推介宣傳,擴大城市知名度,淄川區舉辦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集中籤約活動,加速打造「雙百工程」(新能源汽車及配套裝備產值100億元和汽車零配件及服務企業100家)。
讓招商引資成為「拼經濟」的抓手,這在淄川官方的工作思路中,已顯露無疑。
「希望大家投資淄川、推介淄川,當好家鄉的招商引才大使。今天的淄川,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大項目、好項目的支撐,更需要各行業、各領域人才的助力。」田兵兵的話語處處透露著急切。
急切之聲,來自急切之情。
此前的9月20日,淄博市委書記馬曉磊到淄川區調研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時強調,淄川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加速轉型跨越、加快振興騰飛,努力在推動淄博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中挑重擔、當主力。
定位越來越高,期望越來越高,要求越來越高。這種情況下,淄川的急切之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