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笛音樂節,這次在南陽舉辦,堪稱一大盛事。
要知道,這麼大規模的搖滾音樂節,原來只有北上廣之類的大城市,才有機會舉辦,南陽能夠承接,足以說明背後下了大功夫。

天公不作美,音樂節舉辦期間,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
一開始還擔心會影響到大家的體驗,誰知年輕人的包容心真是強,他們絲毫不覺得有問題,反而還在泥地狂歡,哪怕身上被泥水濺臟,也不肯離去。
只要音樂響起,素不相識的年輕人,就手挽手跳起舞,這份狂熱也只有年輕人才懂,畢竟作為圈外人,看到那麼多青年站在泥水裡搖頭晃腦,多少有點尷尬。
比這更尷尬的是,他們的東西丟了。
有網友爆料,說音樂節結束,收拾東西準備離開,親眼看到有村民進來搜刮東西,對方啥也不說,直接就把物品往包里裝,把他都看呆了。

還有網友發帖,說自己去上衛生間回來,東西被盜,連內褲都丟了,還好數據線當褲袋用,給保存了下來,他實在不理解,偷鞋子也就算了,拿褲衩幹什麼?

隨著網友的曝光,我看到了更多的帖子。
有人說自己幾十個帳篷、行李還有酒,就連桌子和椅子,也都丟了,真的很無語。

還有人調侃,說自己沒有丟東西,但整個露營車被偷走了。

一開始還真不敢相信,掃盲普法了那麼多年,都什麼年代了,居然還有這麼離譜的事情發生。

直到看了「迷笛音樂節組委會」的通告,才意識到這是真事。
組委會表示,當地成立了專案組,正在全力偵破,也抓住了一些人,並且找到了一些失竊的物品。

據知情人透露,這次盜竊事件不是偶然,而是有人在背後煽風點火。
這些人在村裡散播謠言,說音樂節結束,很多東西沒人要,讓村民去揀。
村民一聽,撿東西可不能錯失機會,於是,上到七八十的大爺大媽,下到十幾歲的孩子,都跑去了,他們中的很多人還開著農用三輪車,大有去零購物的架勢。

有蜀黍到現場維持秩序,詢問他們是怎麼進來的,因為音樂節的場地有圍擋,不理解為什麼一下子鑽進來那麼多村民?
有村民就指了指小洞,原來他們私自把圍擋扒開了個口子,然後從口子鑽了進來。

問題來了,既然知道不能光明正大,難道就不懂是違法嗎?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是老祖宗的古訓呀。
南陽作為文化古城,曾出過張衡、諸葛亮、姜子牙等聖賢,這些村民的舉動,真是把老祖宗的臉都給丟光了。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人性的惡真的不能被縱容。

我們不妨分析一下,村民為何如此大膽?
用簡單的被誤導,顯然是難以服眾的,估計連他們自己都不信,只是掩蓋問題的遮羞布罷了。
真實的原因,是愛佔便宜的心理起了主導作用。
稍微有點理智的人,都應該能明辨是非,參加音樂節的年輕人還沒有離開,你怎麼知道對方東西不要了?
可見散播謠言的人其心可誅,他們就是想利用亂象,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去的村民多了,性質就變了,大家為了拿東西,而丟失了基本做人的底線,甚至看到有人在帳篷里,居然當面就搬對方的東西,被質問還不放手,這是什麼性質,不是偷,而是搶?
所以說,這些被抓的人一點都不冤,他們不管年齡大小,都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這件事給我們的深思,是不要低估了人性的惡。

心理學家勒龐曾寫過一本書叫《烏合之眾》,他研究發現,人到群體中就會降低智商,不自覺跟隨別人的行為,失去對事物的判斷。
這個認知放到迷笛音樂節也能解釋得通,這些村民並非不知法,只是在群體中,他們抱有僥倖心理,甚至還有不拿白不拿的佔便宜心態,一哄而上,造成了被全網嘲諷的鬧劇。
可以預見,這一次,河南又要被罵了。
但我依然想說,這些村民只是極少數,我們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因為這些人的行為,而對南陽這個城市有偏見。
你要明白,每個地方都有極個別的敗類,但大多數人都是好的,願這次能對做壞事的人嚴懲,不能讓一片烏雲遮住了青天,還大家一個公道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