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專家:美國示好不值得印度歡呼

2023年06月29日18:46:04 國際 1526
印專家:美國示好不值得印度歡呼 - 天天要聞

參考消息網6月29日報道印度快報》網站6月26日發表題為《出於戰略原因,美國願意忽視印度人民黨政府的違反民主行為》的文章,作者是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的顧問桑賈亞·巴魯。全文摘編如下:

15年前,當風雨抵達新德里上空時,曼莫漢·辛格總理的政府面臨著動蕩的政治氣候。印度人民黨共產黨聯手在人民院提出不信任動議,尋求推翻辛格政府並阻止他簽署印美民用核能協議。這是一項真正具有「歷史意義」的協議,象徵著兩國之間「戰略夥伴關係」的開始。

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上周印度人民黨熱情慶祝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在推動這種夥伴關係方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諷刺並不只在於這一事實。這項後來被稱為「核協議」的協議不僅是對印度國內科技能力的認可,也是對印度全球核大國地位的認可。從賈瓦哈拉爾·尼赫魯阿塔爾·比哈里·瓦傑帕伊,印度無視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國,追求獨立的核能力,並憑藉自己的權利和條件成為核武器國家。這是一個讓整個國家感到非常自豪的時刻。

另一方面,莫迪總理上周達成的國防和技術協議是印度尚未有能力本土化製造急需的國防設備的結果。它象徵著建設國內製造和技術能力的更大挑戰。在世界所有主要大國中,印度仍然是最依賴進口武器和技術的國家之一。與原子能局(DAE)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不同,國防部及其工業附屬機構對莫迪總理達成這些數十億美元的交易不會感到自豪。

儘管人們必須慶祝印度和美國之間不斷深化和擴大的戰略夥伴關係,但印度作為一個大國的崛起將不得不更多地取決於其國內和自身的能力。從美國購買更多的東西,同時從俄羅斯購買更少的東西,並不是什麼偉大的民族自豪感的問題,只不過是美國以更高的價格提供了更好的技術。

印度知識經濟基礎建設仍在進行。美國政府和企業熱衷於保護知識產權(回想一下其最近不願分享新冠疫苗技術的情況),更喜歡「交易」而不是「夥伴關係」。因此,關於聯合製造計劃的實施效果如何,以及印度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將能夠獲得什麼樣的技術並使之本土化,仍然存在疑問。

同樣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印度政界人士、外交官和媒體經常慶祝美國放寬向印度人發放簽證。美國自由的簽證制度非但沒有促進美國支持印度成為知識型經濟和社會,反而進一步助長了我所說的「成功者的脫離」。已經有數十萬富有技能的印度人移民到美國,而且這一趨勢還將繼續,為美國的知識經濟做出貢獻。目前還沒有什麼證據表明這種「人才外流」有任何逆轉。

因此,印度人民黨與美國接觸的諷刺之處在於慶祝印度人向外移民。很多人都說印度裔美國人以慣常的「莫迪!莫迪!」的口號衷心歡迎莫迪總理。諷刺的是,他們對印度、印度傳統文化以及莫迪的文化民族主義的自豪感,並沒有鼓勵他們回國為建設「自給自足的印度」做出貢獻。相反,他們正通過建設「自給自足的美國」而獲取成功。

那麼,莫迪對華盛頓特區「國事」訪問的盛況和國會山的熱情接待代表什麼呢?這是美國實力和全球影響力衰落的證明。美國如此渴望獲得印度的支持,以維持其全球主導地位,而這一地位日益受到中國和俄羅斯組成的歐亞聯盟以及新興經濟體崛起的挑戰,以至於美國願意無視印度國內普遍存在的侵犯民主自由的行為和日益專橫的治理,以示對莫迪的支持。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章某雯跳橋輕生,警方公布監控畫面 - 天天要聞

章某雯跳橋輕生,警方公布監控畫面

安徽女子章某雯在湖北黃石失蹤一事,近日引發廣泛關注。5月27日晚,黃石市公安局黃石港區分局發布警情通報,披露了章某雯跳橋前的行動軌跡。通報顯示,章某雯今年17歲,安徽太湖縣人,2024年被診斷為「焦慮抑鬱狀態」。2025年4月10日晚,她隨嬸嬸在廣場跳舞,後步行到黃石長江公路大橋,20時32分翻越護欄,20時43分跳橋墜江...
俄方為何威脅稱緩衝區將覆蓋烏全境 - 天天要聞

俄方為何威脅稱緩衝區將覆蓋烏全境

最近,俄方威脅稱緩衝區將覆蓋烏全境,為啥俄方會放出這樣的狠話呢?據相關數據顯示,俄烏衝突以來,烏克蘭方面的一些軍事行動對俄羅斯的邊境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專家分析指出,俄羅斯此舉可能是為了增強自身的戰略防禦縱深,以應對潛在的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