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亂局勢、借刀殺人、坐收漁翁之利」是美國和北約的一貫伎倆,並且屢試不爽,但是偏偏總有一些人和國家願意當作棋子。就拿最近的「俄烏戰爭」中的烏克蘭來說,真的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
5月3日,俄羅斯克里姆林宮遭烏克蘭無人機襲擊,兩架無人機均是從不同方向飛來,均遭攔截,僅在克林姆林宮上空爆炸。而且,此次襲擊的時間距離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只有6天。
烏克蘭有多大的膽子敢在俄羅斯勝利日前後動俄羅斯?此次克里姆林宮襲擊事件,表面是烏克蘭策劃,而實際的幕後黑手極大可能是美國和北約。
現在最希望俄羅斯「跌落神壇」的就是美國和北約,從而策划出對他們有益的「克里姆林宮襲擊」事件。
有一部分人認為:美國和北約是為了對俄羅斯實施「斬首」行動,因為在美國和北約眼中,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是第一威脅。
一個國家元首出事,那麼內部就會有短暫動蕩,更何況普京的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出事,那麼對該國家的打擊將是不可忽視的。
到那時的俄羅斯可能又會和前蘇聯一樣再次分裂,特別是現在看起來百依百順的車臣到那時將可能是隱患。
對於這部分人的想法,我不太敢苟同,總感覺這件事沒那麼簡單。以俄羅斯這個國家的個性,如果普京被殺害,其人民不會答應,其政府更加不會答應,否則將勢必摧毀烏克蘭,甚至與美帝開戰,更有甚者,「核武大戰」也將會一觸即發。
如此後果,美國斷然不會做出「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
此次克里姆林宮襲擊事件,烏克蘭無人機能精準的飛到指定地點,和美國的衛星絕對脫不了干係。烏克蘭出動的兩架無人機均是小型的,航程很短,想要以此暗殺普京是不可能實現的, 但只要在克林姆林宮上空炸開花,讓全世界看到這件事就已經達到他們的目的了。
而且,當時普京並不在克里姆林宮, 而是在距離莫斯科不遠處的新奧加廖沃官邸中工作。以美國的情報,肯定是知道普京不在克林姆林宮的。
總的來講,美國和北約這招「借刀殺人(美指使烏克蘭發動對俄羅斯的襲擊)」事件的政治意義遠遠大於實際軍事價值。兩架無人機輕輕鬆鬆飛到總統工作地,並且爆炸了,你想想看,這會對俄羅斯國內的社會造成多大的心理衝擊?
5月9日,俄羅斯一如既往的舉行勝利日閱兵,普京照常發表講話,絲毫沒有受到襲擊事件的影響,俄羅斯此舉是在正告那些別有用心的國家,俄羅斯捍衛祖國的決心不可動搖,若有人敢犯俄羅斯,那麼俄羅斯將越挫越勇,同樣也是在安撫自己國家的人民,平穩襲擊事件對社會的影響。
同時,希望烏克蘭不要再執迷不悟,不要再甘願受人指使,澤連斯基也該清醒清醒了,要儘快迷途知返,一味的迎合美國和北約,烏克蘭遲早會嘗到苦頭的。